大厂怎么突然间都在裁员
最近的新闻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好像以前大家羡慕的那些大公司突然间翻脸,然后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
前期也没多想,第一个想法当然是和大家一样的,今年的经济压力是一件无可置疑的事,除了体制内,估计谁都感受到了,除了核酸公司,估计都在酝酿裁员,最搞笑的是搞疫苗的那个公司也在裁,而且裁了70%。
而实体萧条,自然会导致推广费用下降,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广告公司,他们营收自然会明显下降。收益不行,自然得做调整。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年轻人为什么焦虑》里提到的,各个公司都在腾笼换鸟,也就是用性价比较高的年轻人,把年纪大效率低的老人换出来,短期内效率会下降,但是长期活力会增长。这事看着很暗黑,大家都在市场上狂飙,对手采用了某个优势策略,你如果不跟,可能很快你就出局了,中国人力资源充沛这个现实,既是优势也是诅咒。不过裁到现在这种程度显然已经不正常了。
今天通过大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给大家分析下另一个原因。一般公司都有三种类型业务。
首先是他们的主业,比如提起腾讯,那就是微信和QQ。
提起百度,那就是搜索;比较搞笑的是美团,它有这么个名字,是因为以前是干团购的,现在主营业务早就变成了外卖。
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主营业务其实并没有太上心,那些部门基本已经进入了自动驾驶的状态,想持续扩张也费劲,想衰退也比较难,因为都有强大的护城河,别人想进来几乎不可能。
可是公司想长久,关键其实就是扩张,向天边进发,赶在挑战者出现之前占领新阵地,不断扩展出来新产业,所以各个公司都有一个“重点突破”方向。
最成功的应该是腾讯,他的主营业务早就变成了游戏。阿里现在一个主要分支是他们的云计算。当然了,几乎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借贷业务,包括360,我现在经常已经想不起它主业是啥了,第一反应经常是“360借条”。还有百度,这些年基本all in自动驾驶,可是效果不太好。
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大公司真正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也就是并不知道将来的主增长业务在哪,最担心的事,是把资源全部投入某个领域后,后来发现方向错了,那可就哭都来不及了,这种事更常见,很多显赫的公司,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都是在错误的战略方向上消耗过量资源,导致错失了未来。
想真正意义上“占领未来”,一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企业领导近乎疯狂地对赌未来,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人,偏执狂到令人发指,其次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群氓策略”。这玩意是上世纪NASA搞出来的,他们想往火星上发一个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巨复杂,最后的效果是,耗资离谱,搞出来一个特别大的玩意,看着挺高级,但是这个机器每走一步思考好半天,而且由于涉及到的部件太多,每个部件的可靠性是99%,上万个部件叠加起来可靠性跌成0了,走几步就得宕机。
于是他们有个大佬提出来,与其搞个这么牛逼的玩意,不如搞一些小成本的东西,弄一堆,就跟蚂蚁似的,又蠢又廉价,一起发出去,就算坏一半,不是还有一半能用嘛,每个“小蠢货”都功能单一,都各自突围,谁搞定事算谁的。
后来NASA自己没搞小机器人发往火星,因为冷战结束后,太过耗钱的太空计划基本都被叫停了。但是这种思想慢慢浸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比如现在的马斯克就是在玩这个,疯狂地向天上发卫星,以量取胜,那些卫星都特别小,而且服役时间也比较短,好处是特别便宜,就算掉下来也不心疼。
后来这种思路对现在的世界影响很大,不止商场,哪怕现在的乌克兰战场,也出现了这种模式的变形。
现在乌军经过美军这几年的训练,也把大兵团拆分成一个个的小团队,每个团队都是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有对付坦克和装甲的反坦克手,有狙击有价值单位的狙击手,还有负责火力压制的机枪手,每个团队作战目标都不是上层给下达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需要总部支持,就打电话呼叫炮火,总部再根据优先级给予支持。
也就是说,决策链反过来了,以前是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下发到基层,各个基层单位去实施。现在是上层通过下边的进展来做决策,下边甚至不需要向上反馈就可以操作。这倒是应了任正非那句话,让听得到炮火的人做决策,本质也是“自下而上”的决策系统。
至于仗打的咋样,我这段时间也没关注,显然美国就跟西班牙内战似的,在乌克兰测试新战术,他们之前也在阿富汗搞过,不过那边可没有几十万人级别的混战,测试不出来效果。
现在大公司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既然不知道未来的盈利点和增长点在哪,那干脆搞点“小蠢货”去挨个试,各自突围,公司决策层再通过他们试出来的结果进一步做资源调整。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从原来的有过成功经验的项目组抽调骨干,让这些骨干再招几个人,成立一个小项目组,先搞个产品“原型”出来,也就是比较粗糙的原始版本,去市场里测试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就追加投入,如果持续没效果,就砍掉这个分支,人员并入“主线”重新分配。
这方面最成功的,应该就是头条系的抖音团队了,这个团队最早也只有8个人,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迭代,加上不断追加投入,硬是搞成了现象级的产品,而且也是中国极少数几样能推广到全世界的重磅级产品。事实上当时头条系搞了好几个这种视频类项目组,各自独立突围,谁突围都算,不断竞争演化后,只剩下了抖音。
现在的苹果其实也是这么玩的,一方面苹果内部经常好几个团队各自不同方向搞一个项目,另一方面苹果大量购买美国市场上小公司的专利,然后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现在各个大厂都积累了大量的这种项目组,甚至大部分公司的主营业务的人已经很少了,绝大部分资源都用在了“四处突围”上。
以前经济好的时候,绝大部分项目一直不出效益,甚至已经走入死胡同了。这种情况下,按理说是要被砍掉的,但是基层领导往往会“向上管理”,做好PPT,让上边觉得这个项目还有救,要不再看看。叠加经济情况好的时候,上边对“不盈利”这事也比较看得开,觉得继续做也没啥,万一将来活了呢。
但是到了今年叠加疫情和经济下滑,各个公司都开始过冬,于是一轮又一轮审计所有项目,把线压了再压,最后没啥前景的项目全被干掉了。以前干掉的时候往往是把人员并入主线,但是今年实在没地方安排,干脆辞退了。
更关键的是,以往裁员大家是有负担的,因为“裁员”这事传到社会上可能会导致舆论上的巨大压力,所以公司往往能不裁就不裁。到了今年不一样了,大家都在裁,社会上也就不再把裁员这事当新闻,各个公司开始放心大胆地裁。这也是为啥大家这段时间想必看到了,裁了一轮又一轮,经常是整个部门砍得只剩下几个领导和HR。
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一个产品主要是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的人,一旦进入运维阶段,用不了几个人,如果一旦准备收缩,裁员空间极大。我之前参加过那种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见过那种大型项目开发过程中投入上千人,但是一旦平稳运行,只有7个人在维护,问题是这7个人还同时维护其他版本。也就是说极限情况下,公司只需要这7个人就可以运转了。
大家这两天看到整个部门地裁,那就是“试探类项目”;如果是单次15%左右,那大概率是主营业务。对,一轮裁员里,有的部门只裁15%,有的直接部门都没了。
问题是我说的这种情况并不仅存在于互联网,应用到其他行业也差不多,可能本来在研发一些多年以后才能见效的产品,因为这次打击也停了。
这两天看到一堆奇葩事,比如各种985毕业生去面试基层网格员,这些工作固然也是为人民服务,可是谁听了都有点唏嘘,其实想想也正常,这个时节,各个公司最先砍掉的就是研发经费以求度过寒冬,无比投入的每一块钱都有产出,不然可能撑不到冬天就倒下了,很多研发型人才真不如一个快递专业对口。
不仅如此,现在这种情况是由实体扩散到了互联网,实体更惨烈,我随便找了一段,大家感受下: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4月30日A股共有4650家企业公布了员工变动人数,其中有1697家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裁员总数为909993人。从裁员数量来看,2021年共有新希望等14家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减少超1万人以上。中国天楹是员工人数减少最多的上市公司,裁员数量为44898人,裁员比例为74.55%,裁员人数居上市公司之首。此外,有3家国有企业裁员人数也均在10000人以上,实属罕见。
就我所见,整个系统进入了一种循环下降的状态。最后落实到居民不敢消费,企业不再投资。
问题是居民不消费,企业也活不下去,只好进一步裁员,这种环境下谁都不敢追加投资,可大家的工作就是投资出来的。如果信心恢复不了,大家也不愿意投资,工作岗位可能进一步收缩下去。正好这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标题是这样的:
@高校毕业生,国办喊你到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
可以看出来,国家还是很在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过有一说一,杯水车薪,而且这些工作本身不创造价值,属于用财政支撑,等财政告急了,问题还是没解决。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问,那博主你对未来怎么看?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是相信接下来几年内,所有的灰暗都会过去,等低谷过去了,大家对未来的信心重新恢复起来,停止内耗,聚焦到经济发展上来,很快就能彻底恢复并且超越之前。这是我对咱们国家一直以来的信心,我们之前也经历过很多困难,反正最后肯定都会扛过去,这次也一样。
我们这个国家吧,在漫长历史里形成一个很明显的毛病,处于困难的时候,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反而在大家都觉得前景不是小好是大好的时候,容易出问题。所以我觉得,可能长期看来,现在的这些困难,并不是坏事,经历这么一次低谷,从上到下都会有一轮反思,可能对于长期还是有好处的。
写文章的本意还是分享,同时也是记录,希望能尽快走出阴霾吧。
文章不开评论了,最近可能都不开了,大家有想法可以给我发私信。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