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陈代谢走向常态化 财务类退市潮起
新证券法实施后、全面注册制改革下,A股迎来首个退市潮。
2022年5月25日,*ST厦华、*ST环球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述两家公司股票将于6月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3日。其中,前者系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者则因2022年度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低于1亿元且扣非净利润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告,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也就是说,*ST厦华与*ST环球分别触发了财务类与规范类退市指标。
5月26日晚间,*ST金刚、*ST绿景、*ST猛狮和*ST晨鑫也被交易所决定强制退市。
近一周内,还有*ST科迪、*ST新光、*ST腾邦、*ST丹邦、*ST圣莱均公告被交易所终止上市。此外,德奥退、东电退被交易所摘牌。
从数据看,年内A股市场有42家上市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创出历史新高;42家中,有37家至少触及财务类一项退市指标,占比近九成。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2022年A股将全面实施注册制,而退市制度是注册制成功实施的必要配套制度。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
数据显示,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成为此轮退市潮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共42家上市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其中37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占比达到88%。
根据沪深交易所于2020年末发布的“退市新规”,将原来按照退市环节规定的体例,调整为按照退市情形分节规定,即按照退市情形类别分为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等4类强制退市类型以及主动退市情形,并按每一类退市情形分节规定相应的退市情形和完整的退市实施程序。
退市新规下,财务类退市指标取消了原来单一的净利润、营业收入指标,新增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的组合财务指标,同时对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下一年度财务类指标进行交叉适用;交易类退市指标则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同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规范类退市指标方面新增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数以上董事对于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且限期内不改正两类情形,并细化具体标准;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方面,在保留原欺诈发行、欺诈重组上市、根据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公司实际财务指标已经触及退市标准的条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并明确重大财务造假退市量化标准。
根据上交所退市制度内容,财务类退市指标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三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年报显示,*ST厦华2021年实现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1691.69%;净利润-473.76万元,扣非净利额-623.77万元;此外,其2020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0,触及到财务类退市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ST厦华即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以电子通讯产品的小额供应链贸易为主营业务,但其2021年年报却显示其主要业务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业务。历年年报显示,*ST厦华迟至2018年年报中才提及农产品为公司主要业务。2016年至2020年,*ST厦华营收分别为3.73亿元、0.17亿元、0.31亿元、0.28亿元和0.09亿元;也就是说,在2017年业绩骤降之后*ST厦华才将农产品作为主要业务。2021年,也就是退市新规实施后的第一年,*ST厦华营收大涨近17倍达到1.52亿元。
2022年1月28日,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ST厦华说明其2021年进口冻牛肉等相关业务收入是否属于《营业收入扣除》规定的“本会计年度以及上一会计年度新增贸易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并请会计师发表意见。*ST厦华对此予以肯定答复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则称因未能完成全部审计工作,审计意见尚未形成,无法发布最终意见。直至4月24日,*ST厦华所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最终审计意见,将其冻牛肉的营业收入列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由此,*ST厦华退市成为定局。
除*ST厦华外,*ST昌鱼等也曾尝试突击做大与主页无关的业务以寻求避免退市,但是最终因该部分业务收入被认定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而失败。
华南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经济观察报,此前,审计机构面对上市公司客户较为弱势,往往倾向于配合后者;但随着监管层逐渐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尤其是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中会计师事务所被判处承担100%连带责任,极大地震慑了审计行业及从业人员,并促使其真正发挥出“看门人”的作用。监管压力下,会计师事务所也会更加注意客户甄别,拒绝为不诚信的企业背书。
相关公告显示,沪深两市分别有18家、24家上市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合计42家;其中,*ST艾格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ST环球触及规范类退市指标,*ST新亿、*ST济堂与*ST易见等3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其余37家至少触及财务类一项退市指标,占比近九成。
长期以来,A股市场退市不畅的问题备受诟病。不过,自2019年以来A股退市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A股退市数量分别为10家、16家和20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0%、60%和25%。随着年报季结束,2022年触发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将达到42家,创出历史新高。
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退市制度匹配全面注册制,加快A股新陈代谢。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经顺利实施,A股IPO明显加速,2021年IPO数量达524家,同比增长20%,募集金额达5427亿元,同比增长13%。在此推动下,2021年底A股上市公司总数升至4697家,同比增长12%,明显高于2005-2020年的复合增速7.7%。同时,截至2022年3月24日,A股尚有181家公司已通过IPO审核但尚未发行,预计募资额超过2000亿元,上市公司扩容压力较大。
其称,经过一系列的试点与制度改革,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条件已经逐步具备,“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推进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市场生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上市公司发行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Wind数据显示,自1999年至2021年3月,A股共有147家上市公司退市,且吸收合并、连续亏损和私有化为主要原因,此三种退市类型数量分别为39家、29家和9家,占比分别为27%、29%和6%。海通证券研报认为,过去A股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标设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长且低效,导致本应退市的公司无法有效出清,这些公司逐渐被边缘化而产生大量小市值公司,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
参照美股市场,1990年至2000年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市共有IPO公司近6500家公司,其中,截至2020年仍然存续的公司仅1180家,近5300家公司已经退市,整体退市率达到82%;而在退市的公司中,总体因为财务问题、市场流动性差、破产清算等情况被交易所强制退市的数量占九十年代全体IPO公司的25.7%。此外,港交所在退市方面并不从经营业绩的角度来评定,退市制度相较A股和美股而言更为宽松。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程翔表示,退市制度是注册制成功实施的必要配套制度,优胜劣汰才能发挥注册制优化标的质量结构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形成资本市场健康的内生循环,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环节。
他表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监管发力
前述华南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至今,监管层多次出台规定,着力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成效已现;且康美案与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事件也令审计机构更加认识到监管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决心。
2022年4月28日,*ST新亿存在虚假记载与重大遗漏的违法事实,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
证监会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堂堂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终采取“没一罚六”的行政处罚,相关主体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公安机关;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后,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开出的最重罚单。
2021年末,堂堂会计师事务所发布公开信,就证监会处罚提出异议。
证监会彼时表示,一贯欢迎有意愿、特别是有能力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资本市场执业。证券服务业务特别是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执业风险大、违法成本高等特点,需要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胜任。会计师事务所进入资本市场执业前,要全面、深入了解资本市场法律、监管、市场主体等各方面情况,充分评估自身专业胜任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审慎承接证券服务业务。
至于退市常态化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中银证券非银分析师林媛媛表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将长期利好券商。退市通道的畅通有助于优化“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生态,是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基石。利好政策步履不停,券商仍然面临广阔发展空间,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低估值下更加坚定看多券商未来走势,若海外局势缓和、市场估值修复重新带动交投活跃,将有望助力板块估值修复。
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托现有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为退市板块,按照“顺畅衔接、适度监管、防范风险、形成合力”的原则,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堵点、风险点进行优化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强化退市程序衔接,畅通交易所退出机制,完善主办券商承接安排,简化确权登记程序,优化退市板块挂牌流程,推动退市公司平稳顺畅进入退市板块等。
此外,财通证券分析师李美岑还指出,退市制度完善同时注意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信息获取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权益容易受到损害。目前的退市整理期和《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为中小股东提供了时间来应对,也为后续股份转让做了保证。同时,上市公司由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民事救济或赔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