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八年亏掉百亿,前置仓长不出新模式
全文共4696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前置仓只有为多家服务才有价值,比如蜂巢、驿站是共享模式,但每日优鲜根据周边社区订单量建立线下站点,租场地、雇人员,“生鲜的利润怎么可能支持?”
电商实现的是渠道互联网化,但今天的农产品,需要的是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互联网化。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责任编辑|冯叶
截至2022年6月1日,“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MF.US)已连续28个交易日股价跌破1美元。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2021年6月25日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但股价在一年时间里从11美元跌至0.162美元/股,市值由25.9亿美元缩水至3814.31万美元。
按照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若每日优鲜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将被视为低于合规标准并收到相关通知。从通知之日起将有180个交易日的修复期,看股价能否回归1美元。
每日优鲜一位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过几天公司会发布公告,里面会有具体回应。但公司不会退市,会有修复期。现在正常运营。”
据天眼查,5月27日,每日优鲜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532.95万元。财报显示,2018—2021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超百亿。
拖欠供应商货款
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公司与超过2300家供应商合作。现在,供应商们正密切关注着每日优鲜的资金情况。据被采访的供应商反映,每日优鲜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拖欠货款。
“当时觉得每日优鲜这个平台相对挺大的,其次2021年上市了,我们就很看好。”来自内蒙古的供应商王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从2020年开始为每日优鲜提供羊肉产品。
王兴保持着每个月50万—80万元区间的供货量,占他公司收入约1/10。
“2021年10月份,每日优鲜开始拖欠我们的费用,一直到2022年1月份,四个月的钱一直没有回款,总计超过300万元。”王兴说。
随后,他停止向每日优鲜供货,并开始寻求拿回自己的货款,多方沟通后,每日优鲜向他提出分三步走的解决办法:“等这一轮疫情过了,分三笔还钱,每笔100万,间隔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给一次,年底还完。”
但王兴依旧感到焦虑,不知道最后是否能拿回自己的货款,并考虑起诉每日优鲜。
同样感到焦虑的还有来自江苏的周萍,他的公司从事水产养殖。从2021年8月开始成为每日优鲜的供货商,提供水产品。
这时候的每日优鲜,刚刚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
“合作以后,每日优鲜就没正常结过几次账,然后就开始拖欠了。”周萍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每日优鲜拖欠他的货款超过100万元。他也开始追讨自己的货款,但“没人处理”。
“我找了采购,采购让我找北京总部,北京总部理也不理,说不行你就起诉去吧。”周萍叹口气说,于是他起诉了每日优鲜。经法院协商,每日优鲜给出的解决方案与王兴类似,同样是分三次还款。
“这100万9个月之内给,每三个月还一次,但第一次的还没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周萍说,按照双方约定,距离每日优鲜还第一笔货款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周萍还记得,2021年8月,每日优鲜来找供应商时,他觉得这是个上市公司,应该不会有问题,“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每日优鲜的投诉有3092条,其中拖欠货款的有三条,最新一条来自2022年5月16日,内容显示,“从去年一直到现在,货款不给结,保证金不给退,原来的每日优鲜联系人联系不上,打电话总说24小时给回复,也没有人员回复,联系十几次,都没有解决。”
天眼查上,每日优鲜被起诉的开庭公告共有122条,其中买卖合同纠纷超过10条。
对于公司是否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问题,上述每日优鲜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只是表示公司经营正常。
由于每日优鲜上市仅一年时间,公司在推迟2021年年报披露的情况下,可参考的财报数据只有2021年6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自2014年成立以后,每日优鲜每年都会出现净亏损和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人民币、29.094亿元人民币和16.492亿元人民币。2021年,公司预计净亏损超过37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的流动负债呈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7亿元人民币、24亿元人民币、29亿元人民币、27亿元人民币。
开创前置仓模式
每日优鲜创始人为徐正。据《晚点LatePost》报道,徐正15岁考入中科大数学系。据招股说明书,2014年创业做每日优鲜前,徐正曾先后担任联想笔记本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和联想佳沃水果事业部总经理。
在对生鲜产品上游有所积累后,徐正想解决“供需两旺、流通不畅”的生鲜行业弊端,2014年11月,他成立每日优鲜,想要打造一个链接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台。
生鲜电商领域的参与者并不少,但徐正开创了这个领域的前置仓模式,也被称为DMW(Distributed Mini Warehouse)模式。这成为每日优鲜过去八年间最吸引市场的地方,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简单来说,前置仓模式即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建立200—300平米的小型仓库,内设冷藏设备和分温区。这样就可以将种类齐全的商品储存在消费者身边1—3公里的地方,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
要送到消费者手上还要借助快递。在每日优鲜官网上,极速达服务从2015年的2小时,到2017年的1小时,再到2021年招股书中的平均39分钟内送达。
从北京开始,徐正将前置仓扩展至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地。2019年,每日优鲜在全国近20个城市,拥有超1500个前置仓,北京地区达到300个,上海地区超过200个。商品覆盖3000SKU(最小存货单位)。
这给当时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好的用户体验,货物充足,用时较短,便利。
“每日优鲜是最早送上门的买菜小程序,比美团买菜至少早了两年。”北京东城区一位消费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是一个生鲜食品80%通过线上购买的消费者,几乎用遍了所有电商平台。
作为每日优鲜的老用户,她的感受是送达时间越来越长,“现在送到我家,要超过2小时,别的平台20分钟就送到了,并且价格几乎一样。”
“线上买菜这个事儿,要不就特别便宜,性价比高,我自提、次日到都行;要不就用户体验好,送达速度快,价格贵一点我也能接受。”在她看来,两边都不挨的平台,吸引力为零。
此外,“同样时效、同样产品价格时,每日优鲜的免运门槛是49元,而有的平台29元就送。去年有的平台买根葱甚至免费送。”她坦言,用户的选择不言而喻。
变化背后,是每日优鲜将上市前超过1500个前置仓降至2021年6月招股书中的631个前置仓点,减少超过一半。同时,20个城市也缩减至16个城市。
汉森供应链董事长、农特总裁黄刚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前置仓只有为多家服务才有价值,比如蜂巢、驿站是共享模式,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只是为自己服务,根据周边社区订单量建立线下站点,租场地、雇人员,“生鲜的利润怎么可能支撑?”
一位生鲜行业的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直言,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激活了社区消费,每日优鲜也许上市都困难。
曾有券商指出,前置仓模式盈利难在于其毛利难以覆盖履约费用。履约费用包括与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有关的费用、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旧费用等。
据每日优鲜招股书,履约费用为公司运营费用的最大头。2018—2020年,公司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人民币。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一度达34.9%,占营业费用最高达59.6%。
每日优鲜在过去八年间,吸引了腾讯、老虎环球基金、华创资本、中金、工银国际以及青岛等多地国资委的投资,融资额累计达到114亿元。但据财报,2018—2021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108亿元人民币。
每日优鲜也曾尝试走轻资产的社区团购模式,于2019年3月推出了“每日拼拼”。 (视觉中国/图)
没有抓住裂变机会
黄刚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每日优鲜的创始人并非农业出身,只是在互联网时代选择了这个赛道,老板的职业背景决定了他做生鲜的方式和方法。
农产品属于非标产品,同时属于低毛利、高风险行业。运营风险在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量是很高的。农产品单个、单价的利润并不高,因此需要多SKU,满足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能买到所有东西的体验。
其中的痛点是,一旦SKU少了,用户黏度就没有了;一旦SKU多了,供应链的运营风险会成倍增加。“单位农产品利润不足以支撑整个供应链的损耗。”
黄刚认为,早期,电商平台可以通过融资支撑低价以吸引用户,但当社区电商兴起后,每日优鲜没有抓住裂变机会,没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流量来源。
“从上游来看,每日优鲜的模式很单一,只有买卖关系,没有和产地实现深度捆绑。”黄刚表示,电商实现的是渠道互联网化,但今天的农产品,需要的是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互联网化。
他举例称,盒马推动了盒马村,实现订单农业,高效的供应链供给;美团优选跟每一个产区和基地都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同。
亏损的不止每日优鲜,另一家以前置仓为核心的平台叮咚买菜2021年净亏损64.29亿元。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自己并不认为前置仓模式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或者是终极模式。
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此前对媒体表示,并不认为前置仓能让自己盈利,这种烧钱换流量的模式永远也不会赚钱,除非它能长出另一个新模式。
每日优鲜也曾尝试走轻资产的社区团购模式,于2019年3月推出了“每日拼拼”,定位于社交拼团电商平台。
“电商思维是平台卖货,社区平台是孵化团长创业,带动末端的商业裂变。”黄刚认为电商思维和社交商业思维并不相同,也没有看到每日优鲜在孵化团长创业上的大动作。
在每日优鲜招股书中,没有找到关于每日拼拼的相关经营信息。其中写道,2020年下半年,公司推出了智能生鲜市场业务,2021年启动了零售云业务计划等。
但对于如王兴、周萍等每日优鲜昔日合作方而言,他们目前最为焦虑的问题或许是,自己的钱,能拿回来吗?
(应受访者要求,王兴、周萍为化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