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大学生之死:拨打120求救8分钟无果,接线员犯了什么错?
▼点击“预约”行动派琦琦直播,
6月06日14:30场,小白也能转型成文案高手。
这是我近期听到的最令人愤怒的对话:
5月17日,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的大二女学生彭新君,在寝室忽然头疼,于是拨打了求救电话120。
此时的彭新君大概还以为,连线成功就是踏上了求生通道。谁也想不到,这通电话开启的是死亡之门。
在对方接起电话那一刻,彭新君粗重的喘气声与艰难的吐字无时不在透露一个关键信息:这人有危险!
而理应比一般人更加专业的120接线员,在对方明确说出自己“头疼”的情况下,光是一句多余的“要不要救护车”,就问了三遍。
头痛欲裂的彭新君无暇应付对方的无用追问,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虚弱地说出一句:河南大学。
对方冒出一句:河南大学在哪?
到此为止,这段对话,仅仅过去20秒。
但这个问句足以令我内心“咯噔”一声:接线员询问地址看似正常,但她此时面临情况有三:
求救人员有危险,有可能无法准确顺畅说出信息。
当得到“河南大学”的信息时,即使不确定,也基本可以判断求救者的大概位置,因为120调度遵循就近原则。
接下来的询问要尽量从简,避免求救者情绪激动以及给出错误信息。
而接线员此时的语气依然是不疾不徐,没有丝毫的紧迫感,更像是一个正优哉游哉跟朋友煲电话粥的普通人。
在她的询问下,彭新君大力地喘着气,说出了“郑州、711宿舍”。
这时的接线员,却只顾着指导彭新君:不要用嘴巴出气、用鼻子呼吸,而遗落了极为关键的信息。
在彭新君无比清晰地说出“郑州校区”后,接线员竟然还在纠结!
要知道,河南大学在郑州就只有一个校区,位于龙子湖。
这是拿出导航就能查到的信息,而根据120调度原则,也能判断出女生应该就在附近。
可接线员依旧不舍地追问:“在啥路上呀?”
女生听完后,忍不住痛苦地呻吟了一下,又不得不继续重复。
然而她此时已经被接线员绕晕了,再加上身体不适,她把“郑州校区”说成了“明伦校区”,而“明伦校区”在开封(其实根据调度原则仍然能够排除明伦校区的可能性)。
光听声音,已经可以感受到女生的痛苦,她孱弱地喊道:我头好疼啊!
而接线员还在慢悠悠地询问:明伦校区在哪个路上,我只知道龙子湖校区。
到这里,这段对话才持续了1分多钟,可已经把人听得急不可耐,恨不得跳进电话里怒斥接线员:详细地址基本有了,你能不能先派个车!
然而接线员下面的操作才真正教会了我,什么叫做“绝望”。
她非但不采取紧急措施,还在那瞎出主意乱指挥,并时不时地指责、呵斥、嘲讽求救者。
她让女生叫宿友帮忙(如果宿友在身旁,怎么会亲自打电话?),叫了两次。
彭新君再度告诉她:河南大学郑州校区。
她视若罔闻,又问:你看看宿舍有室友吗?
在彭新君准确告诉她“没有”后,她又让彭新君加微信发送位置。
到此时,彭新君的情况已十分不妙,她没有办法及时回应接线员的询问了。
接线员竟然还在重复那句:不要用嘴巴呼吸,同志。
面对无止境的询问与要求,遭受着极大痛苦的彭新君,开始哀嚎,闻者惊心。
对面的接线员十分冷静:你不说地址我没法帮你。
本着希望的彭新君坚持说道:文苑北路。
接线员追问:什么路?声音大一点!文苑北路?是还是不是?
就这样,确认了6次“是文苑北路吗”后,彭新君那边开始传来砸东西的声音。
时间过去接近5分钟,接线员不但还没进入状态,还继续训斥道:请你配合我好不好?你一直都不配合在那,这都上大学,也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你平静一下。
然后再一次,陷进了“询问地址”的自我循环中。
在接线员“你打开微信发位置——你会不会发微信位置——你能听到我说话不——我加你微信可不可以——你说话呀”的机械询问下,彭新君那头已没有任何回应了。
此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出现了:我感觉你没什么事呀。
我听得是寒毛直竖,但接线员大概没有这种感觉,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十分尽责,因为她还在追着彭新君要加她微信。
得不到回应的她有些恼怒,冲着电话嚷:你究竟在干嘛,乌拉乌拉的,你能听到我说话不能!
这通电话最终结束在接线员这句略显气急的呵斥声中。
医院再次接到求救电话,已经是两个半小时后——彭新君的室友回寝室后发现她没有意识,陷入深度昏迷,赶紧拨打了求救电话。
那辆彭新君盼望已久的救护车,终于来了。
而在两个半小时那通长达8分钟的电话后,接线员没有安排任何救援。
此后,彭新君被送往郑大一附院东院区,诊断结果为急性脑出血。在重症监护室抢救14天后,于5月30日不幸去世。
据说,班长在到达彭新君宿舍时,发现她昏迷不醒,浑身抽搐成一团,不断呻吟。
我无法想象彭新君在失去意识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绝望。
我唯一能体会到的是,一条年轻的生命在我耳边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殆尽。
听过那段对话的人,都无视忽视彭新君的痛苦。
可每听到她的呻吟,接线员就又开始重复那句的:不要用嘴巴呼吸,用鼻子呼吸!
在这句建议后,又是一轮询问追问,仿佛是个出了bug的机械人,如果没有得到标准答案,就无法绕过这个槛。
在得到彭新君的回复后,她还要重复一次答案,再给出建议,整个人似乎就没在线过。
接线员每提出一个不靠谱的建议,彭新君的情绪反应和身体不适就加剧一层。
这每一个建议,都在浪费宝贵的黄金求助时间,把女生一点一点地往死神身边推。
而这个女生,年轻,优秀,美好。
爱好广泛,多才多艺。钢琴十级,口琴、吉他、书法、绘画、散打、舞蹈、游泳,样样精通。
在这通莫名其妙的电话中,女生失去了如花的生命,她的父母失去了心爱的女儿。
在舆论为这件事感到震惊之后,另一段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电话在线急救指南”的录音传遍全网。
事发台湾新北市,一位先生拨打急救电话,表明他太太昏倒在地,需要救援。
接线员反应迅速,听到“濒死呼吸”,立马连线救援。
首先问道:是男生女生?大概几岁?
得知病患是40多岁的女性后,又询问昏迷程度:是完全没有反应吗?昏迷有呼吸吗?施打疫苗了吗?
接着又叮嘱对方别挂断电话,有人处理。
在对方报完地址后,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并告知,给对方吃定心丸,随后了解现场情况,下达指令,让家属先做急救措施。
接着用非常明确的指令,一步步指导家属进行现场确认,实施救援。
她先让家属走到患者旁边,大力捏住其肩膀,测试患者的疼痛反应,并给出了“是否呻吟”和“眼睛是否打开”的判断标准。
得知患者对疼痛没有反应后,她又询问道:胸口是否起伏?就是“一上一下”。
家属给出反馈:她好像呼吸久久会吸一次很大口这样。
她连忙发出警告:这样很不好!告诉我她呼吸起伏的频率!
家属告知:患者没有起伏。
接线员立刻指示:没有起伏就是没有呼吸!手机开扩音!放在地板上,让你太太躺在硬地板上,不要垫任何东西,动作加快!要救她,就要赶快!
虽然语气严肃,却还不忘安抚家属:平躺脸朝上,我会教你一切动作,不要担心。
接下来就是指导家属实施救援,她的指令极为清晰,几乎不存在任何理解障碍:跪在她胸口的左边或者右边,跪好后,你双手掌上下交叠。手掌根,放在她两个乳头的连线中间。
找到位置了?手打直哦!
手肘不要弯,用力向下压!速度会有一点快,你有听到这节拍器吗?
堪称“神来之举”的一幕出现了:只听接线员那边传来一个有规律的滴滴声,那是辅助家属控制节奏的节拍器!
她告诉家属:一秒钟两下,用力地压,继续压,压到救护车的人到!或者是她的手会把你的手拨开!
接着,又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操作。
接线员对家属说:你边压,我边告诉你为什么。
简直令人击节赞叹——这么做,既能让实施抢救的家属做得更好更准确,又能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过分关注抢救的难度,更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不因自己不是专业人员,又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
“你的两只手就是等于她的心脏,压下去,她的心脏才有作用,会把血液打出去,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帮她撑一下,两只手一起用力压,她刚刚倒抽一口气是无效呼吸。超过6秒,这呼吸是没有效益的,所以你要帮她心脏做点用”
果然,很快,家属便说:我没力了。
接线员连忙说道:没力赶快换旁边的人帮忙!压胸不要中断,赶快找人帮忙压。继续压,救护人员到达你旁边之前,都不可以停止压胸哦。
就这样,患者在身边人不间断的“生死接力”下,终于捱到了救护车到达的那一刻。
“哔卟哔卟”的声音响起时,我跟着他们松了一口气。
而这时的接线员完全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强烈地催促:继续压,继续压,继续压,继续压……他们还要准备器材,你做的很好!继续压。
直到患者那边传来救援人员的声音:不要压了。
一场紧张的急救这才作罢,患者顺利得到抢救,后成功出院。
整个过程,接线员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为了方便家属理解和操作,还给出非常多的辅助信息。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患者家属从着急茫然无助到逐渐拥有信心的变化。
身为局外看客,我不仅能感受到患者家属在遇到不负所托的专业人员时,那种心中的希望与信心,还能体会到身为被寄予众望的专业人员,那种不愿辜负每一份期待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这通录音听得我心潮澎湃,肃然起敬,一点不假。
如果接线员够专业,够负责,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也能化身白衣天使;而如果专业人员不靠谱,不尽力,病患再配合也无济于事。
在彭新君不幸去世后,除了铺天盖地的骂声和谴责声,还有依稀的为接线员申辩的声音。
这类观点认为,接线员收入不高,门槛也低,不应该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
这种论调,何其熟悉啊。
5年前,国内某知名品牌幼儿园出现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全国震怒之余,有人也是拿同样的理由为它们开脱:
幼师门槛低,收入低,不能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
的确,这句话正着读似乎找不出什么破绽。
但反过来想,就能轻易看出其荒谬之处:合着工资低就能虐待儿童?工资低就能无效接线?
什么时候,薪资低成了不负责的理由?
端午假期的第二天,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传来:贵州开往广州南的D2809动车在贵州榕江站撞上泥石流脱线。
事故发生后,伤亡确定前,现场传来的图片视频忧心不已:列车车头横跨几条轨道,穿到了站台上,车头已完全撞烂撞毁。
有旅客拍下一团乱的车厢:小孩放声大哭,大人惊魂甫定。
见此情景,广大网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问责司机:怎么回事,你在哪里?跟你有关吗?
因为大家知道,他是对这场事故负有第一责任的人。
再然后,悲痛消息传来:一名司机不幸身亡。
他叫杨勇,正是他的勇猛跟果断,车上旅客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当时列车行驶至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内,杨勇发现线路异常,立刻在5秒钟内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突发坍塌侵入线路的泥石流,滑行900多米后在榕江站脱线。
杨勇在危急时刻果断停车,把住最后一次闸。
从质疑到敬佩,杨勇用自己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担住了人民的托付与厚望。
杨勇告诉我们的是,一份工作,除了薪资,还有责任。
司机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育负责,接线员要对病患的求救负责。
薪资低绝不是不负责的借口。
再者,什么叫过高的要求?
让一个连接120与患者的接线员为救人而尽力,这是本分的要求还是过高的要求?
任何一个岗位,如果在职者嫌工资低,可以不做。
但一旦选择做了,就应该肩负起它的职责。否则,请把职位让给有职业素养和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彭新君去世后,她的父亲曾哀恸地呼嚎道:我从小就教导女儿,求救就打“120”,可她信任的学校与医院,最后辜负了她。急救电话无法救命,我们还能信任什么?
在其位司其职,医疗行业以救死扶伤为天职,需要的未必是全世界最聪明、最杰出的人,但至少应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
那位接线员,不聪明,不机智,这些并非大问题。
真正让人心寒的,是她没有责任心,缺乏对职业和生命的敬畏。
她那机械般的发言带给大众的伤害,不知道要多少医护的悉心付出才能弥补。
一个尸位素餐的人,给全行业带来的损失,是难以评估的巨大,尤其是大众信任感尤其重要有尤为稀缺的医疗行业。
那些用“收入不高”为她开脱的人也不会明白,如果每个人都在做与工资绝对匹配的事情,不增一分,不减一毫,那么这个社会只会不断恶化,而丧失所有美好的希望。
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所能达成的成就,往往不由其能力或薪资所决定,而是由其愿意承担多少责任而开始。
但愿新君的逝去,能为行业带来一点好的转变,让更多的病患在需要救助时,能得到专业负责的指导与帮助。
原创:昭昭
编辑:盼盼
设计:小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