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失了销冠的比亚迪,逼近「万亿宁王」

失了销冠的比亚迪,逼近「万亿宁王」

汽车




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 崔秋阳

编辑 | 王   妍



连续经历了两个月的低谷后,5月的车市终于有了回暖的迹象。
6月9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增长29.7%,5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其中,5月全国新能源市场在生产、零售、批发量分别为43.2万辆、36万辆和42.1万辆,同比、环比均有较大增长。
整体来看,1-5月累计零售731.5万辆,同比下降12.8%,同比减少107万辆,其中4-5月同比下降86万辆影响较大。新能源乘用车1-5月国内零售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来源:乘联会
虽然5月的车市还未完全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过来,但乘联会表示,随着以上海为首的全国各地逐步解封,结合国内对于物流运输堵点的专项纾危解困措施,车企产能有望得到充分释放,预计6月“产销同比可以实现10%,甚至20%以上的增长。”


自主发力,比亚迪继续进击



在市场分析说明会上,比亚迪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及最多的车企。
从市场表现来看,继4月以绝对销量优势坐上国内汽车厂商销冠宝座后,5月的比亚迪依然表现的相当强势。销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大涨152.8%,环比增长8.25%,这也是2022年以来比亚迪连续第三个月月销过十万辆。
其中混动、纯电车型几乎是齐头并进,5月DM混动车型销量6.08万辆,EV纯电车型销量为5.33万辆。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破50万辆,同比增长348.11%。
不过比亚迪并未问鼎销量榜,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TOP10榜单中,一汽大众以高达15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一。
而比亚迪之所以能在相对低迷的大背景下,一路高歌猛进,主要和其订单交付节奏有关。6月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透露,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超过50万辆,交付周期需要5到6个月。
事实上,受疫情以及供应链短缺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交付周期普遍都被拉长。作为对比,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热门车型Model 3的后轮驱动版和高性能版的预计交付日期分别长达20至24周、16至20周。
为此,比亚迪也抓紧扩产布局产能。随着比亚迪第五座整车制造基地抚州产业园开始量产,预计年底还将有210万辆的产能释放,届时比亚迪将实现340万辆的年产能。
国泰君安分析师庞均文分析称,比亚迪后续单月销量还将继续保持环比提升之势,全年新能源销量有望达到160万辆以上。
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电动化的进程在加速,需要以“快”制胜,能否赢得更大的市场,比拼的是资源、供应链和产品优势。“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而比亚迪的高销量也得益于其几乎全面的自主供应链体系。以电池业务为例,今年4月比亚迪电池仅靠自供就首次超越LG新能源夺得亚军,装机量仅次于宁德时代。

6月8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证实比亚迪马上会为特斯拉供应电池。受此消息影响,今日宁德时代股价出现大跌,截至收盘报431.35元/股,跌幅达6.23%。

比亚迪刀片电池

来源:视觉中国

亮眼的产销数据,再加上与特斯拉牵手合作的利好消息,比亚迪的股价也创下新高。凭借近万亿元的市值,比亚迪超越大众集团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品牌,仅次于特斯拉(7424.26亿美元)和丰田(2278.24亿美元)。
不过在比亚迪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其他自主车企也开始发力。
5月自主品牌零售6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9%。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6.3%,同比增长9.8个百分点。1-5月累计份额46%,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8.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6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增长24%。
具体来看,长城5月零售销量5.4万辆,吉利和长安则均取得月零售7.3万辆的成绩,三家环比均为上升态势。崔东树表示,自主车企于5月份全面发力,表现出强势姿态,正在“全面占据主力地位”。
而在新能源市场,共有13家新能源厂商的月批发销量过万。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1万辆,同比增长111.5%,环比增长49.8%,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6.9%。
值得注意的是,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6%,较2021年5月11.6%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0%。


特斯拉满血复活,车市将强势反弹?



从最新数据来看,身处上海受到严重疫情冲击的特斯拉已渐渐满血复活。
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5月批发销量为32165辆,环比增长超200%,其中主要为出口,达到22340辆,占比近70%。今年1-5月,特斯拉累计交付量为215851辆,同比增长超过50%。
虽然较4月惨淡的销量相比已经实现大幅增长,但对比疫情前的3月表现,特斯拉中国销量达到65814辆。
当前根据特斯拉官方消息,其上海工厂自复工以来已经累计生产整车超4万辆,产能利用率恢复至100%。此外,根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将从6月11日退出闭环生产模式。
一位特斯拉超级工厂内部员工告诉未来汽车日报,从明天下班开始,工人们可以自由地往返于小区和工厂,“这也是复工以来第一次离开公司。”
这也意味着继5月23日由单班生产提升至双班生产后,特斯拉上海工厂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三班制生产”。正常情况下,其平均日产量超过2000辆。不过即便恢复了产能,对于接下来既要供应国内市场,又要兼顾出口的上海工厂来说,压力着实不小。
复工后生产的特斯拉汽车准备出口

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1月份,乘联会曾表示此前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80万辆,应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而截止5月份,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量171.2万辆,批发量189.2万辆。
2022年即将过半,完成这一目标看起来道阻且长。不过从5月开始,为了刺激陷入低迷的消费市场,一系列激励政策相继出台。
5月31日,工信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覆盖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四线城市、县区。
其中,宏光MINIEV、宝骏KiWi EV、长城欧拉好猫、哪吒V、零跑T03等共计26家车企旗下的70款新能源车型均在列。
同一天,财政部、税务总局也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与此同时,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也陆续发布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发购车指标、新能源及燃油车购置补贴。
多项政策叠加影响下,汽车终端市场预计将迎来反弹

来源:视觉中国

乘联会分析,目前各地积极出台地方性车市刺激政策,对车市复苏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中,上海作为自去年9月至今年3月连续霸占全国城市新能源月销量榜首的“老大哥”,从6月1日进入全面解封阶段,各大线下渠道也结束闭店状态。
随着上海这一重要终端市场得到释放, 以及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6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批发量也有望进一步回暖。
除此之外,崔东树认为此次购置税减免相关政策,将有利于燃油车市场和新能源市场共同发展,尤其将带动自主混动车型的销量增长,“面对购置税减免政策带来的潜在消费市场,本田产能有限,而对于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而言则是拉动销量的机会。”
乘联会预计,减免购置税政策叠加各地促消费政策将集中在6月开始发力,消费者群体3月-5月的延迟消费需求应该有一定的释放,各大厂商的销量也会进一步好转,“引导、促进汽车生产和消费回归正常水准是6月份的重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打败包子和油条,它才是早餐店销冠!喧软喷香,1口解决肉蛋菜「恶意关联」比亚迪,「善意造谣」特斯拉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车的潜在赢家巴菲特“大韭菜”上身,抛售万亿比亚迪?重磅!"宁王"高层突变,发生了什么?10万亿赛道突围,美国再下黑手?韩国巨头或受冲击,影响几何?比亚迪破万亿VS特斯拉暴跌40%,新能源到底该贪婪还是该恐惧?新能源大时代,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万亿级别的龙争虎斗,谁将胜出?春天里的故事:花色、天色、菜色、猫色。。。三度上市遇阻,被困住的比亚迪半导体除了比亚迪,上半年哪些车企最受资本青睐?销冠小鹏,越来越像理想?零跑巧夺销冠,姿势却不佳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万湖会议」,「平庸之恶」只是假象一季度利润只有8亿,比亚迪靠什么撑起万亿市值?20万的比亚迪干翻特斯拉?就俄罗斯侵乌事件,简单比较一下川普与拜登的特点销冠零跑 ,「老大」难当跌跌不休的「宁王」,还能重回万亿市值吗?狂飙的比亚迪,撞上50万订单暗礁这个烘焙店的销冠,在家也能做出来!学会这1招,孩子连着夸3天比亚迪:距离万亿只差一个大涨为什么第一个万亿自主车企是比亚迪?我在读一个AMISH人的故事。「神秘鞋王」再当首富股民人均血亏55万,「宁王」重回万亿之巅靠储能?销冠的背后,都在磨练这5点基本功食堂小锅 - 甜椒牛肉丝 蚂蚁上树 莴笋木耳肉片29万员工的比亚迪追赶特斯拉仍需努力都还没进世界500强,比亚迪凭什么市值万亿?突发!比亚迪股价重挫,巴菲特动手减持?最新回应来了!宁王也遭外资套现!全球最大资管公司唱空股市九个月来首次!木头姐减持“股神”巴菲特重仓的比亚迪强烈反对!刚刚德国急了,四大品牌新能源销量加起来干不过比亚迪,问题在哪儿?上贴是个实验,总结在此。感谢各位参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