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越忙越穷,还不开心?职场本质是无限游戏

越忙越穷,还不开心?职场本质是无限游戏

财经





撰文 | 曹欣蓓

责编 | 彭海燕



人类学家项飚曾以“悬浮社会”描述当代:人人都忙着工作,就像悬在空中的蜂鸟,疯狂震动翅膀却不敢放松,可正如蜂鸟的目的只是为了在空中保持静止,现代人的当下也被悬空了,现在失去了意义,只是指向未来的过渡工具。

这也成为了焦虑、压力与内耗的根源,每个人都在向“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而努力,过程中充满了“应该”,却没有“快乐”。这也让人们对工作的态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当新老人还在寻找下一份工作,年轻人却想着提前退休,或是从事自由职业。

但自由职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那不是大部分人职场的“避难所”,只是内心幻想中的“锚点”,是职场不如意时,自我安慰的乌托邦,让人们短暂地逃离现实,龟缩于对“另一种活法”的憧憬中。

可残酷的现实是: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的人,辞职后也很难找到快乐。快乐不是外在环境的恩赐,只要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快乐就能从天而降;快乐是一种内在可修炼的能力,是王阳明口中的“身之主宰便是心”。

越是无限游戏,越需要可修炼的内在能力。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在过程中产生众多输家,并角逐出最后的赢家,而无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人生就是一场无限游戏,占据生命最好年华的工作也是一场无限游戏。

在名为“职场”的无限游戏中获得快乐,是一项重要的竞争力。




大势所趋下的工作美学


快乐与意义高度相关,但对蜂鸟而言,悬停的现状是对于意义感的缺失。


在个性主义并非显学的时期,缺乏意义感可以靠道德感来填补,在“工作即正义”“不工作即罪恶”的前提下,工作伦理可以创造一种道德优越性,不需要过问意义,因为那是“正确且应当”的事,就像蜂鸟必须靠着疯狂振翅,从而悬停空中。



在“正确”与“应该”的背后,是被刻意忽略的自我感受。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指出,从历史而言,工作伦理的推进激发了许多布道,尽可能灌输正确的规则和价值观。


但时代变了,如今人们身处于消费社会,消费意味着吃穿用度,以及各方面都满足自己的欲望。消费主义的兴盛将工作伦理祛魅化,社会更强调以审美趣味为导向,而不是道德规范为导向,唤醒的是个人内在的情感。



这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工作的态度,无论再如何强调正确性,人们依然会从工作中追寻意义感与获得感,一味强调“必须”与“正确”只会让原本紧绷的劳资矛盾持续加重,打工人试图“精神离职”,管理者则感慨下属不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一不留神还会被冠以“黑心资本家”。


在个性化时代,工作美学成了大势所趋。


齐格蒙特认为,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不是自我构建和身份的轴心,不再是道德改善和忏悔救赎的必由之路,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一样,工作受到美学的审视,对于工作的价值评判标准必然包括了愉悦体验的能力。


可就像每场恋爱都是开始之前,对方才是完美情人,每个工作也是开始之前,才是一份完美事业,想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并不容易,而“干一行,怨一行”最大的输家,其实是自己。


在工作美学不可避免影响每个人情感与价值判断标准的当下,有哪些接地气的方法,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建立自己的世界


想要做到快乐,厘清快乐的定义与边界是第一步。


“与工作相互成就、能在工作中感到幸福快乐的人很少,很多管理者都做不到。就像有些老板颐气指使,或是坐在老板椅上数钱,又或者持续把自己搞得很忙,但那真的是快乐吗?我认为不是,那更像是填补空虚,顶多属于一种满足感。” 94届宝洁校友、思码管理咨询创始人王烈说道。



满足感与快乐的最大区别在于“后劲”。满足感就像是刷短视频,刷了整整一个小时,或是熬夜追了整部电视剧,虽然在追剧的当下会跟着情节乐一乐,但这就像暴饮暴食,只是填补当时内心的空虚感,可等结束之后,过几天再回味,并不会觉得快乐。


快乐不是对时间的被动消磨,而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冷等,那他大概率是靠别人获得快乐的。那些让自己很忙,排满所有日程表的管理者,就像是健身房里把肌肉练得很大块的人,”王烈打了个比方道。


“他们很努力、很勤奋,玩命健身,但当你问他们都在做什么,会发现他们给不出答案。如果你再观察一下,会看到健身房里还有一类人——他们只是在做拉伸,可整个状态就非常舒展。”


玩命练大块肌肉的人,最终成了职场中的蜂鸟——他们长期忙碌而紧绷,明明看起来很努力,可走着走着却找不到状态,只是持续消耗能量,而且缺乏成长,他们将日程填得更满,以忙碌寻求安心。


但有少数成功且快乐的人,他们并不是紧绷的,而是整个人温润如玉,在一言一行中都展露出温暖、舒服与松弛感。他们的快乐并不是向外寻,而是由内生,正如王阳明反复强调的“心之本体”,快乐是依靠自己获得的,要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寄托于他人或他物。




置身事内,跳出事外   


可即使再坚固的内在世界,也难免受到外部的冲击。


在网络关于职场内耗的讨论中,曾有一个高赞评论引发众多共鸣:“职场中内耗的来源不是做事,而是来自背后牵扯的复杂人际关系。一个人安静做事其实不辛苦,但想到事情背后,还要处理一大堆人情世故,沟通各方利益诉求,那就很辛苦。”



总有人斗志昂扬,踌躇满志,想要在职场做出一番事业,结果发现内部氛围乌烟瘴气,深陷各种情绪内耗,只能感慨“人际太过复杂”“与公司氛围并不合拍”。


人并不是活在际遇和缘分里,而是活在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与看法中。太过纠缠于情绪,只会看不到更远的未来。


“遇到不喜欢的人,不要总置身事内,越想越陷进去。我一直开玩笑说,我就是来这个地球体验生活、观察不同人类的,我就是个旁观者,总有一天,我要建立一个‘人类博物馆’记录不同人,其中肯定会碰到不好的人,那是我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好时机。”王烈表示。


“心态决定成败”虽然听起来玄乎,但自有道理。一定程度上,态度是比能力更重要的,积极的态度能不断拓宽能力的边界,把一个人向前推得更远。


可人性的特点在于,人们总会更关注自己。当个体遇到委屈时,如果旁人劝说“做人要保持积极心态”“遇到不开心,那就多想想其他开心事”,无论劝说者的出发点再好,对那名正经历低谷的个体而言,听起来都过于轻飘飘,犹如隔岸观火。


更好的建议是:不妨试着换个视角,跳出事外,假设自己就是个观察员,遭受的不公只是替人世间走一遭积累的素材,这不是“今天太倒霉,又经历了个糟心事”,而是“没事,又增加一个观察样本,体验一种新经验”。


置身事内,因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眼前事;跳出事外,因为眼前事终是眼前事,人生还有更大的格局,不该被小事而蒙蔽。




Work Smarter不是空话  


“我碰到过一个女孩工作很痛苦,她是做设计的,可设计这行很难有标准,每个人都能发表几句意见,”王烈回忆道,“所以每次她老板有了修改意见,她回去就是一顿狂做,C4D都用上了,结果老板又要改,又是一通做,天天熬夜,没完没了。”



这并非职场中的个例。总有乙方抱怨“甲方要求表达含混不清,反复变来变去”“‘差点感觉’这句话最恐怖,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差的是哪一点感觉。”


“我后来跟那个女孩说,‘下次你老板提完意见,你先别做那么多,而是先花5分钟,在纸上画个草图问老板,这是不是他要的?’”王烈回忆道,“等修改结束后,还可以做个复盘,把重点要素和思考方向理出来,以后再碰到同类问题,就按照模板框架来做。”


苦干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苦干是基础,但在此之上,还要有方法地工作、聪明地工作,把有限的子弹用在最关键的事项上。毕竟,工作能产生的快乐,往往是来自于完成某项艰难任务,而不是来自反复修改与内耗。


一流的企业建立SOP,一流的个人做复盘。


想要在职场这个无限游戏中长期保有竞争力,靠的不是单次的辉煌,而是在过去的一次次修改中进行精华提炼,让每个项目不再是单次割裂的,而是可总结、可复用、可以走向未来的经验沉淀。




张弛有度,青山不改  


大部分职场人的思维模式是在有限游戏的规则内所形成,要以打卡来证明上下班、以996表明工作态度积极、以放弃年假佐证对工作的热情。


但正如晚上10点下班与白天摸鱼并不冲突,放弃休假的结果可能是陷入更低效的工作模式。休息是一种主动行为,主动休息能滋养身心,持续无限游戏,而被动休息只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疲惫感依然真实存在。



白岩松曾说:“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大家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有限游戏是在界限内的游戏,需要攫取资源,所以不允许低谷,更不能有丝毫放松,而无限游戏玩的就是边界,需要创造资源,休息就是对身心资源的再造。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主动休息。


“有些同事喜欢把假期攒到一起,比如过年集中休假,但过年一路奔波回家,四处走亲戚,这些事其实不轻松,还有些人平时不休假,离职时候集中休假,这些都是被动休息,”一名资深管理者说道。


“一个效率不高的组织把时间都浪费在冗长的开会上,浪费在各种沟通琐碎上,所有人都在加班,没有人敢提休假,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没有节点的,都在被动接受老板安排的工作,缺乏主动调整状态。国外的工作模式是主动休假,比如工作一段时间,或是完成了某个项目之后,那我休假充个电,然后再开始下一段。”


不要吝啬主动休息的时间,在漫长的无限游戏中,该做事时就勤勉,状态不好时就休息,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产品经理,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负责。


迈向远方的征程中,记得要让心灵跟上脚步。


毕竟,无限游戏追求的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那不是一鼓作气、从此不敢放松的蜂鸟,而是张弛有度、自在自洽的人生。



 

主动性与“甜头”


作为咨询公司的创始人,王烈组建了个微信群,名叫“老王和他的朋友们”,成员包括了一部分现有同事和离职同事。这是个高度活跃的微信群,离职的同事们依然会在群里唠嗑,热情分享彼此近况。


王烈把这个群称作俱乐部,入群的标准很简单——能够以工作为乐,具有主动性的人。“我特别喜欢人的主动性,这是最珍贵的礼物,你可以不聪明,但你要有主动性,”王烈说道,“公司里还有同事来了很久,一直猫在自己工位里,也没有加过我的微信,也可以,但这类人不会加入我的俱乐部。”



能在工作中长期保持主动性的人,往往尝过“甜头”。“甜头”能让人保持好奇心,“甜头”能让人跳出舒适区,能在外人看来辛苦的工作中甘之如饴。


“打个比方,如果一名奥运会运动员退役之后,去从事另一项非脑力型的体育运动,他大概率做得也很棒,因为他知道,当努力到某个阈值后,会像烧开水一样,‘砰’地发生改变,”王烈表示。


如果一个人经常登山,见识过顶峰的美景,也清楚沿途的险峻和拐角的数量,他就不会将坑洼又漫长的层层石阶视作痛苦,因为他清楚大概还剩多少石阶,也知道巨大的突破和美景在前方等待,所以沿途的坎坷并不会转化为负面情绪。


但更多时候,那些抱怨“工作看不到希望”“越来越没有盼头”“身心状态都在变差”的人,是因为没有完整地走过这条山路,他们永远都卡在半道,从没有见过顶峰,更不清楚究竟还剩多少坎坷要经历。


当他们抬头仰望时,所谓的“顶峰美景”实则充满了未知;扭头回首时,所有的已知却都是疲惫山路。压垮人的往往不是事,而是事情造成的情绪。如果没有经历过阈值,就会觉得每个阶段都累得不行。


“例如读书时,一个人曾经数学倒数的,但努力后考上了名校,这就是‘甜头’,”王烈说道,“凡是尝过‘甜头’的人,往往能自动消解沿途的不快。


人的思维是可以转换的,可以把读书时的心态复制到工作中,想想当时挑灯夜读和取得的成绩,再看职场经历的坎坷时,自然会换一种想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有限资源,如何经营无限游戏不是吧?港漂在香港月薪5万还不开心?王后的英文--Queen Consort为什么人越忙碌反而越焦虑?导筒现场本周末10城放映活动汇总教育本质是善业,也可变成恶业,取决于老师说什么04月11日:“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为啥你不恋爱只搞钱,还越来越穷自律的本质是减小波动书评 |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新著:“科学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西雅图生活成本是多少?多少年薪才生活得开心?(下)重磅对话!风云变幻,如何洞察市场本质? 资深投资老将为您揭晓市场攻守之道......澳洲人越来越穷,国际巨头却“幸灾乐祸”!大量本土品牌,或只剩10年“寿命”……政治极限游戏:两党债务上限谈判的绝密内幕揭秘!南卡之旅: 南玉兰种植园 (Magnolia plantation)周杰伦悉尼演唱会被罚款!周董回应:罚钱哥是无所谓,歌迷开心就好!实力宠粉真是羡慕哭了...当投资是一场“无限游戏”时,确定风险承受能力更是关键因朋友的私事去了法庭急救课上老师讲的故事:真假羊角疯。。一出手就是无限次!PP权益要雄起梁实秋:人越穷,越暴露一个人的本性赵建:注册制的本质是什么“裁员潮”何时了?职场招聘龙头也宣布裁员?!如何自救?!为什么我总是不开心?|测一测你的思维模式气质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收到订婚大钻戒能有多开心?”塞尔达之我爱发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了不起的亚裔明星杨紫琼+文城奥斯卡影评可以直接来加拿大当管理层拿身份吗?职位分数详解尹建莉:婚姻的本质是什么?火车一天出轨三四次:表层是基建,本质是霸权上班太烦?职场典型问题需要“反向思考”运动让人开心?也可能让人极度疲劳“鬼畜”“童年阴影”的《天线宝宝》,你小时候为啥看得那么开心?导筒现场本周末八城放映活动汇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