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着眼宏观、把准中观、聚焦微观,40万亿工行善谋善作善成!

着眼宏观、把准中观、聚焦微观,40万亿工行善谋善作善成!

公众号新闻
文:郑鑫屏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2023年3月30日,工商银行公布2022年经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增长12.6%至39.6万亿元,即将成为首家迈入40万亿门槛的银行。
营业收入高达9180亿元,净利润增长3.1%达3610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43%,保持较优水平。不良贷款率1.38%,保持在稳健区间。资本充足率增至19.26%,拨备覆盖率209.47%,稳定在较好水平。
2022年末,工行各项贷款232123.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450.67亿元,增长12.3%。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214829.64亿元,增加25530.39亿元,增长13.5%。
3月31日,工商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传递出稳中提质的信息:工商银行按照境内境外机构、表内表外业务、商行投行业务和其他业务、线上线下、总行和下属机构“五个一本账”的风险管理要求,迭代升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货币、外汇、债券、股票、商品等五大市场及总行、分行、境外机构、子公司四大板块的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全年各类风险平稳可控,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2022年,工商银行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升处置效率,使整个资产更加洁净。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700多亿元,同时根据审慎的原则,严格拨备计提管理,年末拨备覆盖率209%,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2年,工商银行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强优大”经营特征持续彰显,体现了工商银行对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的统筹平衡,彰显了稳健经营特质和强劲发展韧性。
这“韧性”,意涵颇为丰富,既涵盖有弹性的调适力,又体现步入新发展路径的转型力。
(一)着眼宏观,强化全局意识,稳中求进
2022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召开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会议号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到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商银行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1、做实党建引领,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互融共进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中国工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理: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治理有效性。
董事长陈四清撰文透露,工行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党委议事规则和公司治理决策机制的有机衔接,优化董事会架构,提升监事会履职成效,修订执委会工作规则,使各治理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提升了决策科学性。
决策的科学性,既是业务持续推进的保障,更是公司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党建与业务工作内在契合,耦合共进,为新时代中国银行业标注了清晰的历史坐标。
《工商银行2022年度报告》显示:该行持续优化以党的建设、公司治理、股权管理为核心的综合化子公司治理模式,统筹推进综合化与国际化战略协同,集团管控与协同机制不断完善。
工行的生动实践和勃勃生机,展现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
2、强化全局意识,持续对标对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22年,工行持续强化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持续对标对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下大力气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工行深化金融科技赋能与数据应用,打造一系列让用户满意的精品服务。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深耕金融科技体制改革,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基础,激活释放全行科技创新活力。数据显示,2022年,工行金融科技投入262.2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3%,数据分析师超7700人。
服务乡村振兴,推进服务下沉触达乡村,是工商银行的一大亮点。工银“兴农通”APP,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丰富产品能力和生态场景,上线办卡、贷款、缴费等12大类基础金融服务,部署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工行专属通道,融合“数字乡村”农村政务平台、“兴农撮合”助农销售平台,引入“兴农讲堂”等涉农生产生活场景。
(二)把准中观,聚焦主责主业,引领行业变革
守正创新盯“主责”,做强业务要“看主业”。主责主业是一个单位职责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履职尽责的主攻方向。守正创新,必须建立在深耕“主责”的基础上,建立在心系“国之大者”的基础上,聚焦在引领行业变革的基础上。
1、加快改革转型,持续聚力行业变革
改革是根本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改革,就要勇于拓荒、敢于冒险、不避风险,在“雷区”“盲区”“难区”中勇敢前行。创新,也需要不断迭代、持续演进,使得“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工商银行深化机制创新,健全监督考评体系,优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提升ESG管理效能,促进形成平衡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深化服务创新,推出新市民系列服务方案,首家上线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持续拓展政务、医疗、养老等高频民生服务场景;深化渠道创新,加快“云工行”建设,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丰富“工行驿站”惠民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网点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数字浪潮呼啸而至,数字经济如约而至。工商银行与时俱进,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新动能,加快数字工行(D-ICBC)建设,推动业务、产品、服务等数字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增长引擎。推出手机银行8.0和工银e生活5.0版本,搭建开放式财富社区。数据显示,个人手机银行客户5.16亿户,移动端月活超1.74亿户,均保持同业第一。
改革,离不开技术赋能。工商银行升级ECOS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不断夯实技术底座。当年新增和累计专利授权数均居国内银行业第一位,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引领同业。
据悉,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是国内银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发展特等奖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第五代银行信息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延展性进一步提升。去年,在日均交易量高达8亿笔的情况下,全行信息系统可用率保持在99.99%以上的高水平。
工商银行骄人的成绩背后,技术的力量居功至伟。
2、善谋善作善成,用好存量资源,营造更丰沛的增量资源
全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是顺利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
众所周知,绿色是人类生存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关乎文明演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绿色,也理应成为中国发展图景的主色调。
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工商银行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据悉,工行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中国工商银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试行)》。通过印发年度行业投融资政策,配套绩效考核、FTP、经济资本占用等各维度差异化管理,引导全行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布局,积极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货币政策。
不宁唯是。工行还在全行全面开展自身运营碳足迹管理工作,在国内金融同业中首家实现碳足迹数据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数字化填报、标准化审批、自动化汇总。
2021年9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
《意见》为工行发力绿色金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中国工商银行从组织架构、政策制度、管理流程、业务创新、自身表现、品牌宣传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产业投融资快速增长,绿色贷款规模位列大型商业银行第一,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绿色债券、理财、基金等全产品投资加快创新。投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有效防控。绿色金融前瞻研究、对外合作等成果突出。
2022年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中国银保监会口径)39784.58亿元,总量与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
工商银行全面支持国家ESG转型战略,主承销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各类ESG债券1457.13亿元。
工商银行还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碳中和绿色金融债,为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也是境内首支引用了新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标》的绿色债券。此外,工商银行通过香港、新加坡、伦敦、迪拜四家境外分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凭借在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和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中得分第一,并荣获国内外媒体机构颁发的“2022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GF60绿色金融奖-最佳金融机构奖”等多个奖项。
(三)聚焦微观,持续提升“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社会实践中,在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或许更在意程式化的办事流程转化为自然舒适的个体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常识之智”。这种“常识之智”,绝非刻意迎合上级或机械服从规则,而是稳住心神,正心诚意,倾听民众呼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找准民众需求点,进而提升“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聚焦个性需求,细化服务颗粒度
数字经济的语境下,金融和科技深度耦合,必须迭代传统金融的理念和认知,在更细“颗粒度”上重新认知金融和技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民、便利于民。
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与内涵,彰显了工商银行的使命担当。
2022年,工商银行深入推动结算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流程优化和作业模式智能化变革,建立涵盖大中小微个全量客户的结算金融场景生态营销服务新模式;扎实推进“GBC+”基础性工程深化发展,以场景金融建设和数字化营销为核心手段,以线上线下渠道优化融合为有效支撑,并以三农、代发、商户等客群为重要突破口,完善“大中小微个”相协调、“老中青幼”相均衡的客户生态,持续优化D-ICBC数字生态、ECOS技术生态建设,畅通资金内循环链路,有效推动了2022年各项存款高速增长。
以更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供给和更优质的综合服务水平,持续夯实全量客户基础,提高资金承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在重点场景G(政务)、B(产业)、C(个人服务)三端拓户成效显著,不断增强客户精准触达、精准服务能力,提升客户覆盖面、活跃度,机构和公司客户资金承接率、行外目标客户拓户率、代发资金留存率全面提升。
于消费者而言,更关注的是个人权益是否得到重视和保障。
2022年,工商银行在高管层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研究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客户投诉管理重点问题。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考核指标纳入分行经营绩效考评、专业条线评价和总行部门考核中,不断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风险提示的事前防控预警能力,持续推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融入营销宣传、信息披露等关键业务环节,着重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
积极做好特殊时期减费让利、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工作,有效提升全行客户服务体验,也彰显了工商银行一以贯之的担当与温度。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悉,2022年末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503.16亿元,比年初增加4513.04亿元,增长41.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01.6万户,增加22.1万户;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84%。涉农贷款余额33001.96亿元,增加6489.76亿元,增长24.5%;全年新发放涉农贷款平均利率3.86%,比上年下降27个基点。小微金融业务中心355家。
坚持以创新转型为驱动,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工商银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最优级。
2、积跬步以致远,不断丰富服务场景
通读《工商银行2022年度报告》可发现:“场景”是一个高频词,一共出现40次。
网贷通方面,创新推出“e抵快贷”在线抵押服务,实现抵押类业务全流程、纯线上不落地办理;丰富“e企快贷”基于厂房、商用房等非标准押品在线评估功能。经营快贷方面,打造结算、税务、用工、跨境等全国性场景,以及种养殖、专业市场等区域特色场景;推出基于收单信息的“商户贷”,有效支持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长尾客户。
数字供应链方面,工商银行积极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搭建产业链场景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定制化线上融资产品,有效满足产、购、销多元化金融需求;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广平台定制开发和全场景融资服务。
工商银行不断丰富数字投行服务场景,打造ISP融慧“智能+”、融智e信“平台+”、融安e信“风控+”、融誉e信“财管+”等品牌。
工商银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安居、出行、教育等高频生活场景以及各地特色生活场景,将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提升服务的适用性和可得性。
3月31日,工商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传来“好声音”:工商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深入推进在业务营销、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各领域的应用,目前无论在技术能力还是在应用场景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技术实力看,工商银行已建成自主可控、功能完备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打造了“看、听、想、说、做”全感知智能服务,初步实现全领域、全场景、规模化智慧赋能。工商银行的人工智能平台已通过工信部的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评估,并且是最高等级。
嘉言懿行,最能打动客户,最能增强用户粘性。
2022年,工商银行持续构建产品优选体系,加强与工银理财协同,稳步扩大行外理财产品代销。全面升级家族信托业务专属权益,举办两期企业家研修班,搭建场景提升客户尊享感与体验度。“企业家加油站”已揭牌420家,覆盖全国超280个重点城市和地区。与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华慈善总会等行业权威协会组织机构合作,建立“君子伙伴慈善信托”,汇聚资金助力科学研究及公益慈善事业,促进财富向善。
《中庸》有言,“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人们深信,以“择善而固执之”的精气神,在漫漫征途上一路前行,工行必然会在新时代展现更大担当和更多作为,持续释放出体现未来增长的深厚潜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气球武器:美国得三思!他能把准备三明治这个动作演绎成你所见过的最恐怖的事手机玩转微观世界~400倍放大!随时随地观察拍摄!【宏观市场】内外需分化—3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4月政策前瞻以人为本 善数善成——乌卡时代•绿城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探索一波两折的米其林之约 (上)乱语【宏观市场】既乐观,又客观—解读政治局会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汽车销量改善【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沿海八省煤炭日耗达到5年同期最高A股年度大数据揭晓!去年营收近72万亿,净利超5.2万亿,研发投入逾1.6万亿,发放2.14万亿巨额"红包"【宏观市场】资金面稳中趋紧—2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3月政策前瞻薛定谔的胖猫:当微观与宏观的边界消散……​全行业聚焦微短剧,组局人快手想要带领行业讲出新故事美中观众将在“三体”世界相逢 浩渺宇宙拉近距离盯上未成年人、把网吧搬到房间,电竞酒店下的阴影【宏观市场】上调2023年GDP预测至5.7%—宏观经济季度展望刚刚,40万亿工行业绩出炉!如何打好"强优大"经营组合拳?最新回应【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建材库存去化放缓【宏观市场】疫后复苏:哪些行业更具弹性?—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任职两年超额收益逾100%,怎么做到的?华夏基金李彦:政经结合、中观入手,力争轮动致胜十月的微旅行, 秋阳秋雨之Porto【宏观市场】复苏交易的“三段论”—宏观FICC月度观点【宏观市场】二手房回暖:秋老虎还是春渐浓—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破50万亿!占GDP四成!主打数字经济 | 另类投资气象第359期经济学人财经 || 宏观对冲基金发展受抑,但宏观交易员不会退出舞台4万多人围观,100分钟大辩论,知名宏观大咖"怼"了啥?【实习招聘】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市场部宏观研究实习生【宏观市场】宏观一周:10城地铁客运量超2019年同期金瓶梅里潘金莲的悲剧,被红楼作者写进了袭人的命运里【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房市交易回暖网传北大教授被举报诱奸女学生、聚众淫乱,本人回应六大行绿色金融:工行绿色信贷规模近4万亿 中行绿色债券规模第一【宏观市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可能的完善方向绿研院日报 | 陈东升谈企业增长:短期看宏观,中期看结构,长期看人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