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视角下,接纳承诺疗法(ACT)的本土化应用|祝卓宏公众号新闻2023-04-06 14:04作为CBT 的第三浪潮中的佼佼者,接纳承诺疗法在应用范围及治疗效果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虽然,当前国内对于接纳承诺疗法(ACT)的熟知度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但也已被逐步证实此疗法对于各类临床问题的解决都是卓有成效的,包括肥胖的管理、慢硬疼痛、癌症患者术后的化疗期间的应用、对痴呆患者的照顾及面部烧伤等等,知网上有关这类临床研究的文献约有300 多篇。祝卓宏老师作为国内接纳承诺疗法(ACT)的推广者之一,从2015年起在各个领域开始推动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应用,包括戒毒机构、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心理培训、企业绩效管理、公务员心理灵活性提升等等。2023年2月17日简单心理Uni也特别邀请到祝卓宏老师与大家分享ACT承诺接纳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以下内容来自直播)01ACT与中国文化接纳承诺疗法(ACT)创始人,海斯教授曾在书里面明确的表达过:ACT 的哲学更符合东方哲学。他在 2002 年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比较了佛教和ACT。他在这篇文章里面明确的提到,佛学和 ACT 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虽然它们的理论不同,操作不同,组织也不一样,但是二者确实是有很多的相似性。从六度和六盖的角度来与接纳承诺疗法(ACT)进行比较的话,佛学里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或者是烦恼,均来自于六大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和我执。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了贪嗔痴慢疑和我执,他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将会层出不穷,而这六大根本烦恼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各种各样的其他烦恼。而ACT 中也有 6 个方面来解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可以说 ACT 是用 6 个维度来解释各种心理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它不是抑郁谱系,也不是焦虑谱系,也不是强迫谱系,而是跨谱系的解释,它的核心就是人心理的僵化。导致心理僵化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规则,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地遵循语言规则而忽视了语境的改变,而这种过度的遵循规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问题。想要解决,我们可以使用ACT的治疗模型,从某种维度上来说,也可以是佛学中的六度——沉淀、忍辱、持戒、般若、布施和精进。ACT 的治疗模型这 6 个维度之间什么关系?应该说六度它是解除人类痛苦,帮助人们从痛苦的此岸渡过烦恼之河到达彼岸的 6 种方法,ACT也是通过 6 个维度提高人们的心理灵活性,从而化解各种各样的压力,应对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之间可以是对应的关系:沉淀对应接触当下;忍辱主要是接受、悦纳,或者是接纳放下;持戒对应认知解离。为什么持戒对应的是认知解离?持戒是指做应该做的,不做不应该做的。做应该做的意味着要遵守规则,而不做不应该做的意味着遵守戒律。按说遵守规则和戒律应该是属于一种认知融合,但是这种认知融合要真正要做到是不容易的。比如戒酒,有的人喜欢喝酒,每当想喝酒的时候,头脑里面会冒出一些冲动或者想法,如果这时候想持戒,首先就要能够和头脑里面的声音或者一些冲动拉开距离。所以我们如果要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和头脑里面产生的欲望、冲动、想法解离。但持戒并不是简单的认知解离,持戒实际上是认知融合和认知解离两套动作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因为它包含了认知融合的内容。另外三个方面,般若、布施和精进。般若的大智慧是指佛性或者人的自我觉察力和观察性自我是一致的;布施,在佛教里面主要是指利他利群的行为,包括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都是给予他人,是很明确的行为规范,或价值导向,所以和澄清价值、明确价值是一致的。虽然东西方文化有些差异,在西方文化下,以个人主义为主导,首先就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包括我们的健康、学习、事业、财富、休闲、婚姻、亲密关系等等,而不是像佛教这种完全追求一种利他的,有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样的价值导向。但如果一个人能实现自身价值,而这个过程往往也是需要能够利他。最后就是承诺行动和精进,这两个维度非常的一致,精进指你相信自己的信念,或者坚定自己的信念,能够去努力的修行。它体现在行动上和态度上。承诺行动也是一样,当我们澄清了价值以后,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努力的前行,这个过程也是行为态度的维度。所以这两者也是一致的。👇创始人亲授+祝卓宏教授本土应用课,扫码了解更多👇02ACT的阴阳动态平衡模型东方文化强调健康是一种平衡和灵活,即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特别是道家的太极图,代表了一种事物间的对立、统一和互相转化,非常符合东方文化。从道家文化来看,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不好,也没有绝对的好,要结合语境和程度来进行判断。同样的,ACT模型没有绝然的病理的,也没有决然的治疗的,一旦过度都可能导致问题。比如,像接触当下这个概念,如果你过度的脱离了其他方面,只是一味的借助当下而没有明确自己的价值方向,是不能够很好的行动的。所以现在我们在练习正念的时候,越来越强调慈悲。事实上慈悲带有人际的价值导向,比如自我慈悲、人际关系的慈悲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需要对他人、对自己有一种关爱、同情或支持。包括价值维度,如果过分僵化的遵循自己所谓的价值,而不知道灵活改变,那么当外界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或是人生的阶段发生变化时,还不能够灵活的调整自己的价值方向,则很可能导致问题。价值就像一个方向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情境、文化、性别下,都可能使我们的价值方向发生一些改变。比如在学习阶段,你可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恋爱、生子放在第二位;当毕业之后,有的人就把恋爱放到第一位,有的人把事业放到第一位;当结婚以后,有些人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些人则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澄清价值并不是一定要固定一个价值方向,而是能够在澄清价值的情况下,灵活的调整价值方向。而我们把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型整合在一起时,也在强调说,无论是接纳还是回避都不能过度,无论解离还是融合也不能过度。就像融合它有好处,我们在看电视、电影、小说时候我们的认知融合非常有用,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深切的感受电影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但是你也不能够一直融合下去,不能够丧失现实。所以我们还要能够解离,但是解离也不能一直解离。就好比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不能一直处于解离的状态,不能什么都只当做是一种说法,不相信。所以实际上人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是融合和解离两种状态的。这种交叉混合、变化动态的过程,我们要达成一种平衡,才是健康状态。当前简单心理Uni联合ACT疗法创始人史蒂文·C·海斯,推出课程《接纳承诺疗法(ACT)——从入门到实践》,这也是中国大陆独家引进的ACT官方课程。理论+技术+案例+创始人答疑,助力学员熟练掌握ACT的核心理念和技术,并能整合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解决不同来访的不同议题。课程同时搭配祝卓宏教授带头研发《ACT中国本土化应用课》,课程结合中国本土国情,以及常见来访问题,将ACT理论的实际应用以更加落地贴合的方式展现出来,确保大家全面落实掌握课程内容。👇创始人亲授+祝卓宏教授本土应用课,扫码了解更多👇👇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