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放下这个执念,你会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放下这个执念,你会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公众号新闻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悠乐朗读音频

音乐:Ozymandias-Marina

歌曲:John Legend & JID-Dope

作者|周梵

来源| 周梵(ID :zerofield0)


父母总会在孩子身上体验无力感,这份无力感往往源于对子女抱有某些执着的期望,这份期望里总有潜意识里要弥补的东西。


有这么一位爸爸因为儿子腼腆内向的性格操碎了心,他在线下课的时候问我:


周老师,我们家的孩子是个男孩,胆子特别小,不太善于跟别人交往。


不管怎么跟他说,他都胆子很小很腼腆,就是不愿意主动去跟别的小朋友或者是成年人开口说话和玩耍。


他为此很是忧心,还试过把孩子送去演讲训练营“练习说话的胆量”;


平时也总是鼓励孩子去主动和小朋友玩耍,但孩子反而越来越内向了。


他问我:“周老师我该怎么办?怎么可以让我的孩子变得大方开朗一点?”


这个时候我就问这个爸爸:“你自己呢?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开朗外向,善于交际的人吗?”


然后这个爸爸说:“我不算,我是学理工的,属于那种比较典型的理工宅男。我的朋友就那么几个,我不太善于进入比较陌生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


后来我问,孩子的妈妈对孩子内向这件事是什么态度,爸爸说:“她觉得孩子这样没什么,这个年龄这样很正常。”


我就明白了,我说:“让我猜猜看,这个孩子的妈妈应该和你不太一样,她是不是比你要更外向,更擅长社交?”


他说确实是这样,孩子的妈妈比较外向,人缘也很好,很容易交到朋友。


我提醒这位爸爸:其实孩子这种腼腆内向的部分和你很像。


你之所以很希望孩子的这个部分能够改变,是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不善言辞不太能够接纳。


你很希望自己能够改善,但是因为你目前很难做得到,所以你把对自己的期待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这位爸爸因为接纳不了自己腼腆内向的部分,因此也接纳不了孩子的这一部分。


而很多孩子也接纳不了,他们最抗拒父母身上的那个部分自己身上也有,尤其是在他们成年以后。


所以我经常听到有来访者这么说:


为什么我越长大,却发现和父母越像,尤其是那些让我讨厌地方?


我讨厌妈妈的唠叨,可现在我却成了一个唠叨的妻子和妈妈。


我讨厌父亲的冷漠和疏离,可我在亲密关系里却成了一个冷漠、疏离的人。


我从小就恨我爸出轨,可现在我更恨出轨了的自己。


人格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其成长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而父母就是孩子最直接的环境。


而人格深处对生命的态度、对关系的态度、对自我的态度……都是经由在成长环境中感受观察而来。


然后要么「认同」,要么「反向认同」。


认同就会传承和模仿。孩子会模仿父母身上自己所认同的部分。


比如,


一个雷厉风行的父亲,有个做事很讲效率的孩子;一个谨慎认真的母亲,孩子做事也会小心。



但有人会好奇,父母身上那些令我讨厌的特质,我怎么也传承下来了?


我有一位案主小安,在小的时候,妈妈总喜欢催她,命令她,让她赶快洗澡、写作业、叠被子……


但凡她没做,妈妈就一直催促她。为此,她一直都很讨厌妈妈的急躁和催促。


但奇怪的是,她生孩子之后,也用同样的方式催促老公。她常常觉得老公是猪队友,不给力,为此经常吵架。


小安自己也知道自己有时候很急躁,但就是忍不住。


最初小安觉得自己跟妈妈完全不一样,因为小安从来不催孩子,但我们咨询过之后,小安发现其实自己只是把焦虑的情绪投射在了老公身上。


小安讨厌被催促,也知道被催促的感觉很不好,小安自己就是被催促的受害者。


虽然小安不认同催促孩子这个行为,却认同了妈妈所传递的关于时间的匮乏感。


内心深处认同:时间是有限的,把事情按时做完是最为重要的,迟到或误点就会发生很糟糕的后果……


所以当小安压力不大的时候,她能提醒自己避免催促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和自己当年一样的烦躁。


但当要承载的事务、责任太多的时候,压力更大之后,她其实承担不了时间可能延误的失控感。


但又想保护孩子(其实是保护当年的自己),于是焦虑和匮乏就让她不由自主的去催促老公了。


所以小安虽然讨厌妈妈的催促,但内心依然选择了认同和传承,只是做了个变体而已。


如果我们不进入潜意识的深海中,不向更深处去探索,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我的真相。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越说越生气。


突然你说出一句很伤人的话,而你发现这话和当初爹妈说自己的话一模一样。


我们曾经那么痛恨被自己的父母那样对待,但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也用和父母一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那种掉进宿命轮回,无法挣脱的感觉非常令人绝望。


但好在我们可以用更深的自我觉知,去探索了解我们是如何陷入这样的轮回。


当我们能看清内心深处的动力原理,就是解除命运之轮的禁锢,找回自由人生的第一步。





除了这些相似之处,还有一些孩子在性格特征和行为上,却表现得与父母完全相反。


他们就像南极和北极的两个极端。


比如,一个抠门的爸爸,儿子却特别大手大脚,甚至赌博。洁癖的妈妈养了个超级不讲究的娃娃等等。


这就是「反向认同」——


孩子会呈现出与父母相反的特质,补偿父母特质的另一极。


想必大家一定很好奇,在什么情况下孩子会选择认同且传承,什么情况下孩子又会选择抗拒而补偿呢?


其实,即使是同一对父母养出来不同的几个孩子,也会有孩子选择传承,有孩子选择补偿。


比如,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有两个儿子——


哥哥认同父亲的这种简单有效就能获得权力,让他人听从自己的方式,于是成为一个性格和父亲非常相似脾气暴躁的人。


而弟弟可能更认同总在受欺负,不断退让的母亲,抗拒厌恶父亲的暴力。


觉得这样的父亲伤害了家人,极度痛恨这种攻击性的力量,暗暗发誓绝对不要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人。


在往后的成长中,在任何事情上都绝对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儿攻击性,会压抑自己不断地隐忍退让。执着于关系要呈现和谐宁静,避免冲突。


但所有的愤怒和情绪并不会消失,要么压抑进身体形成疾病,要么会在某个临界点以惊人的极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出来,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


补偿看似跟自己的父母不同,但并没有真的超越父母,只是从同一个意识维度的一极去到了另一极。


因为补偿里面只是「抗拒」,而超越这个意识层级是需要「接纳」的。


比如对攻击性,超越父母的孩子就能明白攻击性是有价值的,是关于守护边界的力量。


但像自己的爸爸那样滥用暴力攻击性则是不对的。


我能看到爸爸的攻击性的价值,虽然我自己或家人被这股力量所伤害,但我知道这股力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使用它的人自身的限制造成的问题。


我能看清这一切,并超越我父母给我示范的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进化,更合适的、有节制的使用这股力量。



在没有超越之前,除了传承和补偿,还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既有传承也有补偿,以组合套餐的形式出现。


比如说一个控制欲很强、非常强势暴躁的妈妈,她的孩子可能在父母面前,在老师面前,表现得特别的乖顺听话。


可如果这个孩子遇到了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比如更小的孩子、小宠物时,或者进入到压力状态时,他又会表现得比妈妈还要控制欲强、暴躁。

  

其实表面上很强势的人,内在基底大多是虚弱,不稳定的,真正强大的人是不太会用强硬的,发脾气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


一个控制欲强的暴躁妈妈,她所有的强势其实都是为了自我掩盖她内在很虚弱的部分。


于是她的孩子在父母这里收到的就是双重信息:底层的虚弱和外部的强势。


这时候,如果孩子传承了妈妈的强势,那么两个强势的人之间势必就会频繁地产生冲突。


在孩子10岁左右之前,一般会是妈妈赢,妈妈会想尽办法控制孩子,保持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地位。


但如果孩子补偿了妈妈的强势,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小心翼翼的,很会察言观色,听话的乖顺的孩子,家里就会没有冲突了吗?


不会的。


这个强势的妈妈看到孩子表现得唯唯诺诺、胆小没主见,往往会更来气。


这种无名火——


表面上,是她不能接受软弱无力的孩子,

本质上,是她不能接受软弱无力的自己。


当这个妈妈不承认自己内在的虚弱,不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时,无论孩子是传承了她的性格,还是补偿了她的性格,他们之间都会出现矛盾。


只有当妈妈能够通过察觉看清这一点,试着接纳自己,承认和看到自己内在的虚弱时,才能表达真实的感受。


这时她就有力量对孩子说:


“有时候妈妈那样凶你,是因为妈妈自己很害怕和担忧。妈妈也有很多做不好和做不到的事情。”


当她能够走出这一步,她就卸下了身上强势又厚重的盔甲,能够敢于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脆弱和无力。


当孩子看见了妈妈真实的表达,也就不会再接收到妈妈身上分裂的信息。


那么孩子也能够在妈妈面前表达真实的自己,更不需要在关系中让自己来承担那个表达无力怯懦的人了。


这样妈妈也能理解孩子的恐惧,不会再一看到孩子小心翼翼讨好胆小的样子,就忧虑或愤怒。


当妈妈能接纳孩子这个部分时,没有那种看到孩子就暴躁的能量时,孩子也就慢慢地不会再那么惶恐或小心翼翼,他也会成长得更阳光,更自信。


这时,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和能量,才能够在彼此之间顺畅又真实的流动。





经常有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


周老师,不是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吗?


为了做好孩子的榜样,我工作认真,还用业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


但我的孩子怎么就特别贪玩,一点儿都不像我,我是不是要多花点时间陪ta学习才行?


孩子不是认为父母不够认真、不够勤奋,而是孩子心里是不是真正认同你的认真、勤奋是好的,是有吸引力的?


很多父母对自己过于苛责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懈怠,整日苦哈哈地工作学习。


整个人活得僵硬紧绷,要么没耐心总在发脾气,要么生活寡淡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


也许是有些工作成就,但整个人所传递的生命状态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当孩子看到这样的父母时,又怎么会认同父母所传递的价值观——要认真,要勤奋。


不是认真勤奋没吸引力,而是承载这些特质的人没吸引力。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载体即信息”,父母嘴巴说什么没那么重要,父母本身的生命状态就是最直接的生命教育。


孩子是有自主意志的,父母就算能强迫孩子学习,但不能强迫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是和父母最亲密相处的人,能看到父母在外面不会呈现出来的最隐秘的一面,包括父母两个人互动的样子。


孩子接收到的关于父母的信息,远远要大于父母有意识让孩子看到的信息。


孩子性格中的急躁、拖拉、讨好、隔离、情绪化、胆小、畏难等等。


如果父母不去深度的探索,而是只停留在碎片化的行为层面上去管控——


孩子拖延了就催促;

孩子打人了就惩罚;

孩子急躁就讲道理。


这样是没有办法触及问题核心的。


父母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的应该是自己。


只有父母从本质上看清自己作为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并通过自我成长做出改变。


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引力,根植在家庭中命运的齿轮才得以逆转,从而在根源上慢慢发生改变。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


去不断觉察,分辨出其中的妄念,逐步把它去掉,改变自己被情绪操控、驱使的行为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见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正在逐步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你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轻盈和谐。


作为父母,还有比和孩子拥有亲密而深度的联接,陪着孩子一起真正成长更美好的事吗?


每位家长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周全的养育方式

可总是被各种育儿难题搞得精疲力尽

当我们感到难以独自面对和承受时

需要心理知识来治愈自己


推荐

《彭凯平:心理学家的30个锦囊》

清华心理系主任彭凯平
为你破解情绪密码

30节精品音频课

20+情绪测量量表及解读
10种常见负面情绪的应对技巧
16种积极情绪的培养方法
50+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助你练就强大的情绪智力

收获“心花怒放”的人生


你不必上清华
也可以收获清华教授带来的
心理学专业课程
收获高质量幸福指南

《彭凯平:心理学家的30个锦囊》

原价129元
限时钜惠79元
仅限3天!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订阅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好妈妈优课,
点击底部菜单栏:已购课程
即可永久收听课程。


作者介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作者:周梵,幸福心理学家与关系教练;资深沟通训练专家;著有畅销书《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主播介绍




悠乐:尹建莉父母学堂主播。无痕养育理念践行者,相信声音同样可以传递温暖、理解与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高质量幸福指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对话小土大橙子:孩子畏难,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抗压能力?你会把ta葬在大海还是花园?| 故事邮局父母坚信人类只靠阳光就能活,拿亲生孩子做实验,把孩子活活饿死… 这?!放过对于高度自律的执念,以5%的努力改变生活课程 | 有了小宝,大宝行为倒退怎么办?二胎家庭如何让孩子相处得更好?从文科生到硅谷大厂,你们所认为的成功转型,也许是一场执念为什么你的孩子经常会把鞋子“穿反”,并不是孩子笨!看完就知道了!你把孩子丢垃圾堆里,就没资格怪孩子不成才改革开放几十年迷外驯化入骨髓如何放下焦虑,更好地成为自己范冰冰没复出的这5年,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好。到了一定年纪,放下这4种心态,避免社交内耗COSTCO的佛跳墙,牙痛的始末10年前,那个执意嫁给黑人拳王的香港女孩,后来怎样了?自从选对了这件单品,我所有衣服都变得更好看了婚后不孕,我放下了成为母亲的执念被困在家暴中的她:“等我把孩子喂完了,你再打!”你正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还是一件有用的工具?你会把你女朋友的私密照卖了还赌债么?女子把孩子扔在车上进店“零元购”!结果汽车着火孩子险被烧死,而她居然跑了……印象奥巴马父亲节精彩演讲:男人真正的本事并非拥有孩子,而是把孩子培养好!(附视频&演讲稿)别的简报|瑞典研究:活得更久等于死得更慢孩子有这3种表现,暗示你把孩子教坏了……放下对法签的执念!葡萄牙和荷兰也很香孩子没手机就不知道玩什么?心理师5方法,教孩子玩得愈多,学得更好陌上花开942 一个执着于自由灵魂的女孩 | 华政,开朗大方,喜欢跳舞5%应是留有余地的,今年中国经济完全可能表现得更好你把孩子丢垃圾堆里,就没资格怪孩子不成才(深度好文)没有科技与狠活,美国的中餐馆如何变得更好?TED演讲|那些限制你的执念,才是你不幸的根源!美国西部乡村音乐剧《I love Bandits》(1)【我村排长】老人有种说法生擒貓头鹰衰运到他家不帮助孩子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就算你再努力也容易把孩子越鸡越笨当年那个执意嫁到印度的厦大女孩,如今怎样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