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源于武志红老师的一段微博——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即便这个挫败对结果影响不大,但脑海里却总有个声音在说:普通人经历挫折,容易沉溺在失落的情绪里,一蹶不振;而高手却可以享受挫败,并且从中找到更好的前进之路。这也是高手和普通人之间,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的区别。武志红老师在《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课》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孩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考试,考了三年都没过。每次计划提前半年备考,却拖到考前一星期才复习,实际就两三天。这么短的复习时间,她虽无法全部通过(及格即为通过),但每次却也能过1、2科(一共3科)。换句话说——她不是没能力考过,而是拖延的习惯,导致了无法全部考过。
在考试这件事上,她一直将考试成绩跟个人价值捆绑在一起:而一旦做不到,她就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甚至一文不值。也就是说,她的拖延,是在为将来可能的失败找台阶下。理解了这一点以后,她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目标、克服拖延。她对武老师说,虽然没有考到很高的分数,但她感到好像足够了。后来,她学会了从一些普通级别的、琐碎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比如看灯展、逛超市等。目标主义者之所以无法享受做事的过程,源于对过程中挫败的恐惧。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好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大脑往往会对负反馈加深印象,这是“吸取教训”的本能。目标主义者常常习惯把事情结果与个人价值捆绑在一起。一旦出现负反馈,他们就会遭受一次自恋的打击,并由此质疑自己的能力。“我真的能把这件事做好吗?后面再出问题,我能不能应付好?”即便这个困难来自于外界,他们的大脑也会将挫败归咎于自己:就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女孩,她在复习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而抄答案,则可以帮她规避挫败,维持着虚假的自恋,一直坚持下去。目标主义者常常喜欢给自己定制一些高大上的目标,渴望一蹴而就。为了回避挫败带来的痛苦,他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防御机制。就像案例中的女孩一样,既然没法达到理想的成绩,那索性不全力以赴了;等结果出来,就自我安慰说:我还没全力以赴呢,本来也不期待高分。长此以往,人会变得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脆弱,不敢尝试,不敢挑战,最终真的变得一事无成。我从以下3个维度,去解释目标主义和过程主义的区别。目标主义者做事情,会混淆“我”和“我做事情”的界限,并严重地把自恋覆盖在结果和目标上。就像案例中的女孩,她将考试成绩和个人价值完全混淆在一起。比如孩子考试差了,劈头盖脸指责孩子“学习能力怎么这么差!?”其实,这是父母将“孩子成绩不好”,等同于“我教不好孩子”。
他们能诚实地区分:我做事情 = 我 + 事实 + 我跟事实的关系。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能力上,可能是他用错了学习方法——一旦孩子学习方法用错了,他再刻苦再用功,也是枉然。这时候,他们就会着手去帮助孩子优化学习方法;帮孩子和知识之间,建立深度关系。如果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那就可能是考试技巧没有掌握——孩子不熟悉考试答题的技巧和思路,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在考卷上呈现出来。如此一来,既维护了孩子的自恋,也促进了孩子与学习、考试建立深度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感。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过度执着于目标,就会忽略过程,无法与事物建立深度关系。过程主义者不会为目标暂时无法达成而焦虑,也不会把负反馈当作对自身的否定,而是从关系和事实之间寻找问题的根源,探索和调整使这个过程变得更有价值。只有在做事成功时,才感受到这是快乐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但一个人过度关注结果和目标,被思维牵着鼻子走,就会压抑了做事的感受,无法沉浸其中,更无法体验到过程的愉悦。现代社会是竞争性和效绩主导的,我们越需要成功的结果来“鼓励”自己,就会在各种目标上拼命冲刺,忽略了过程本身的意义。这种“积极性”看似充满正能量,其实我们会给自己施加更多压力,导致焦虑和歇斯底里。
他们在做事时非常注重体验与感觉,并且遵循着内心的感受去摸索下一步。他的创作往往不从故事情节出发,而是先就着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把想要表达的场景画出来。举个例子,《千与千寻》中千寻坐的列车这一幕,被认为体现了宫崎骏式的美感。其实在宫崎骏的印象中,他第一次独自坐列车专注于旅程本身,也不记得车外风景的样子,因而决定处理成水天相接的画面。“我会深入潜意识,在某一时刻,纷繁的创意与构想自行涌现。凭着这些,我才着手投入创作。”对普通画师来说,创造一个动画故事,只需按剧本推演就可以了;但对像宫崎骏这样的大师而言,他要先摆脱思维惯性,寻找体验。也由此,我们在看宫崎骏动漫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直击心灵的感觉,忍不住潸然泪下。就像有人上台演讲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避免出错、哪些常犯的口误、容易忘记的台词等等。一碰上意外,比如演讲忘词了,他们就觉得完了,目标即将死亡。最后被逼急了,还会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干了”,这是在制造死能量。
对他们来说,任何反馈只是一个信号,提醒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当做一件事得到好的反馈时,那就重复它,来加强自身对这件事的良好体验。如果遇到问题,那只需要去接受这个负反馈,并从中修正做事方法。它并不是堵死了去向,而是告诉我们,绕过去或先退一步而已。虽然它可能会影响进度,但通过时间的累计、空间的调整,最终仍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此做事情的人,是充满创造力的,也是在制造生能量。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做事的过程上,在过程中持续反思、改进、创造,到这里,突然想起纪录片《回到太空》中,有这样一句话:但事实上,挫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本身的恐惧与焦灼。做事的目标固然重要,但不妨碍我们沉浸在过程中,并享受它。用体验去感知事情的正/负反馈,才能不断从中建立深度关系。愿我们都能拥抱挫败,在做事情中,活出高价值感的自己! END
作者:梁脊;武志红对本文亦有贡献。责编:天雅,陈沉沉。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推荐课程
武志红老师说: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磨难和关卡,其实也是生活出的考题。
常遇挫败并非能力问题,而是没有看到自己习惯之外的方法。
为此,诚挚邀请你进入 武志红 2022年度大课《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课》。
武志红年度心理课上线
武志红原声 |60课时| 无限回听
提升做事水平,建立深度关系
现在仅需199元!
识别二维码,立即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