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说这句话,父母一定要小心,TA可能抑郁了
前两天刷到一条短视频,小女孩一边吃东西一边随口说了句:“世界一点都不漂亮。”
她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扎着可爱的双马尾,小肉手拄着下巴,正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满面愁容。
说这话时她的眼睛转了转,说完又低下头继续吃饭,不以为意的态度好像刚刚只是说了句“今天天气很好”一样……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拿不到第一就不值得被爱?
这是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的一幕,女孩小名优优,网络平台上随便搜一搜,几乎全都是她在节目里“情绪崩溃”的瞬间:
男女生比赛输了以后她忍不住大哭,结果被老师说“要哭就出去哭”,老师拿手指着她说:“我不相信你在班级上课也是这个样子的。”
年轻的男老师在旁边开玩笑:“只怪男生太强了!”优优立刻瞪着他,生气地跑过去,男老师嘻嘻哈哈地跑远,边跑边说:“我没错!我有什么错!你追我干嘛!”
跑了两圈,男老师不耐烦了,一把拉过还在大哭的优优:“说话!怎么了?有话说!再哭出去!听明白了吗?我不跟你闹!”
不仅如此,她还因为作业太多而“情绪崩溃”过。
刚打开书包她就说“今天肯定写不完(作业)”,老师试图安慰她,先是说今天还有好多时间,又让孩子想象一下马上放假的快乐,优优眉头皱得更紧了:“我想象不出来!”
老师继续鼓励地说你做了你就有可能是第一名,优优又丧气地说:“(我)肯定会是最后一名!”
眼看着旁边另一个孩子也要被优优带得丧气起来,老师更努力地劝慰道:“(很多个失败)叠加在一起才会成功。”
优优仍然不为所动:“失败叠加在一起,那就是失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这哪里像个八岁小孩,俨然一个被社会捶打到没了脾气的失意中年人,不抱希望,没有斗志,得过且过。
节目请来的教育专家张敏指出优优这是非常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由于对某些事件的多次控制失败而将无力感泛化到所有情境中的消极心理状态。
再加上得失心重、自尊心太强,好像突然就理解一些优优的“丧气”了,可这“丧气”到底从何而来?
节目组的老师们给出的答案是:“没有爱,感受不到爱。”
优优父母常年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节目组的老师问过优优会怪父母吗,优优想都没想就说不怪,老师夸她,却被优优反问道:“有理由怪吗?”
优优是爷爷带大的,在爷爷心里,小孙女儿聪明懂事,稍加调教日后必成大器,所以爷爷对待优优一直是高标准、严要求。
小孙女儿一旦稍有泄劲,或者有什么让他不满意的地方,爷爷就会立刻表达出自己的失望和愤怒。
而这“不满意”可能只是优优考了第二名、没拿到满分……可想而知孩子的生命状态是多么紧绷。
当优优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爷爷的要求时,习得性无助就出现了,她会觉得无论自己多努力,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生活条件而不停奔波的父母、尽心尽力照顾孙女的爷爷,当然都是爱着优优的,只是这样有着附加条件的爱,在这些分数和成绩要求的面前,优优的感受就是不被爱。
养育者自己的期望,躲在“你很聪明”这样的借口背后,很容易被孩子内化,“我这么聪明我就应该考满分”“让爷爷失望了我真是个坏孩子啊”“拿不到第一就不值得被爱”……
困在这样的念头里,她又怎么可能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漂亮的、是值得尝试与探索的呢?
当孩子成了父母的情绪容器
有条件的爱,除了要求孩子回报成绩,还会要求孩子“懂事”。
年岁尚小又未经世事的孩子们,要学着体谅父母工作辛苦赚钱不易,甚至还得反过来成为父母的情绪容器,不仅要对父母的坏情绪负责,还得尽力“哄”着TA们高兴……
作家韩江在《童佛》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总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妈妈从来“接不住”女儿的情绪——
九岁时生病发烧,因为害怕打针,妈妈只冷冷地说了句:“就这么一会儿的痛还不能忍,那以后怎么办啊?”
看到女儿哭泣,妈妈会直接上手甩巴掌,女儿有时因为被打得太疼更忍不住哭,妈妈就抽打得更加用力,一边打一边喘着粗气说:“不要靠眼泪来应对这世界!”
妈妈也很厌恶女儿耍赖磨人,只要犯错,无论大小,她就板着脸严厉惩罚,连女儿撒娇也会无情推开。
时日长久,女儿慢慢学着“照顾”妈妈的情绪,看妈妈脸色过活——
妈妈常常在做事时深深叹一口气,在旁边玩的女儿总会注意到这声叹气,感觉自己身上的力气也一并消失了。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只是接着妈妈的叹气,再深吸一口气,“仿佛吐到空气中的母亲身体里的黑暗,被我吸入并从喉咙咽下”。
好像只是一口气而已,没什么实际意义,但那是年幼的她唯一能为妈妈做的了,主动承接妈妈的“黑暗”,自己咽下那些“坏情绪”。
有了“懂事才能被爱”的这个前提条件,她确实越来越“懂事”了——
不再哭泣,很少说话,不吵不闹,对自己的疼痛视而不见,假装它们不存在。
可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我常常怀疑我不是母亲的亲生女儿,我想如果是亲妈,就不会让我那么孤独。”
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爱
那我们该怎么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呢?
首先是去更具体的生活里,真实地“看见”孩子。
不要盯着那个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的“捣蛋鬼”,
去看看那个听见你的脚步声会啪嗒啪嗒跑过来要抱抱、找零食的小豆丁;
也不要盯着那个总是不敢跟邻居朋友打招呼的“内向小孩”,
去看看那个能沉浸阅读、画画、搭积木,有自己世界的“专注小孩”;
更不要盯着老师微信里那个上课溜号、做不出数学题的“差生”,
去看看那个愿意主动跑腿儿买酱油、帮你拎重物上楼的暖心孩子……
试着慢慢弱化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孩子,多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再到无论TA们的“表现”是否如我们所愿,我们都能一如既往地爱TA——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爱。
这还不够,能给出“无条件的爱”的根本,或许在于自己也被这样爱过。
可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都是笼罩在“有条件的爱”的阴云下的,读书时要争,工作了要争,连结婚生子也得努力让父母长辈满意……
好像我们和父母关系亲近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在多少件事情上,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与要求。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成年,拥有随时切断“讨好父母才能获得爱”这条通路的权利,只要你想。
不如就从现在开始,从随便一件小事开始,我们学着无条件爱自己。比如喜欢的裙子不用等到发工资再买,想吃的无骨鸡爪下班路上就拎回家,今天不想做饭就全家一起点外卖……少评判自己,多接纳自己。
解开自己心里的疙瘩,我们爱孩子的路才能畅通无阻,而这,也会帮助孩子拥有更自由、更积极的人生。
或许在这里你就能找到答案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好妈妈优课,
点击底部菜单栏:已购课程
即可永久收听课程。
作者介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