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推翻哈佛“平权法案”的美国最高法,是否在推进公平?
2023年7月21日起,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将不再继续免费赠送全年商论学习社区,抓紧最后三周机会,解锁这项订户超值福利吧!
”
美国最高法院本周以6-3的多数推翻了大学招生采用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的做法,并裁定考虑学生的种族以帮助决定谁被高等教育机构录取违宪。在最高法院占多数的保守派大法官特别推翻了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和公立大学——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录取计划。拜登此后发表讲话表示对此裁决的“强烈反对”。
美国最高法院并非从一开始就像今天这样手握大权且有时甚至专横跋扈。纽约大学布伦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re for Justice)主任迈克尔·沃尔德曼的《绝对多数》(The Supermajority)分析了去年几项裁决的深远影响。得克萨斯大学法学教授斯蒂芬·弗拉德克(Stephen Vladeck)所著的《影子裁决》(The Shadow Docket)则第一次揭示了最高法院如何用不太显眼(但影响渐增)的方式暗中扭曲宪法。两位作者都想要发出警示,其启示可以为大法官的工作带来更多原则、问责和“程序规范性”。
另一方面,“平权法案”也隐藏着不公。《经济学人·商论》2018年7月11日的文章《平权之不平》讲述了这起最终打到最高法院官司的缘起——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公平招生组织)认为亚裔成为平权法案的受害者,而把哈佛大学告上法庭。欢迎订阅《经济学人·商论》搜索“哈佛”阅读中英双语原文。
《经济学人·商论》2022-06-24
Two alarming books on the power of America’s Supreme Court
《绝对多数》回顾了2022年6月的三项裁决,表明最高法院现在已经全面右倾
弗拉德克对历史的叙述更加细致入微,也与他书中的论点相得益彰:最高法院滥用“影子裁决”(紧急诉讼程序)而损害了其合法性
📚 衍生阅读 | “平权”下的不公:哈佛的亚裔录取政策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不相信花哨的数学模型,光看基本的统计数据,情况也不容乐观。哈佛坚称自己并没有设定种族方面的招生配额或下限,毕竟这么做有违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也会影响哈佛从联邦政府获得资助。但哈佛录取的亚裔美国人的比例在过去十年一直保持在20%左右,在亚裔高中生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如此。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没有采取基于种族的扶持措施的顶级大学,在同一时期,其亚裔美国学生的比例是显著上升的。
《经济学人·商论》
2018-07-11 Affirmative dissatisfaction
大学录取
平权之不平
一场诉讼揭露出哈佛大学对“优秀”的定义有多独特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在1909年至1933年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当时他认为哈佛招收了过多的犹太人。他在任的第一年,犹太人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0%,到1922年他们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为了解决他所谓的“希伯来问题”,洛厄尔提议明确将犹太学生的比例限定在15%。此举引起争议后,他开始着手制定“一项动机较不明显的规则”来拒掉疑似是犹太人的学生。以往学生只要满足明确的学业要求就能入读哈佛,现在条件变得模糊了——变得更偏重申请人的“品格和适合度”。这一“全面评估”的招生新政如愿发挥了功效,成功限制了入读哈佛的犹太人数量。
🎉订户专享福利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体验主编领读!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