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在我的公众号,各位出版社的营销编辑经常发来消息,向我推荐你们的新书。我知道这是你们的工作,我也知道那是群发,但我还是想说几句。因为我认为,那么长时间里你们更多地关注自己怎么想,并不在于我这样写字的人怎么想。首先,我还是要感谢你们的推荐。如果不是你们的推荐和介绍,我可能并不会知道那么多新书。不过,按照网络成交的转换率来计算,我认为你们的数据偏低。我收到一百封私信,未必会去购买一本试试。这么说有的确是点伤人,但我的确认为你们的推荐方式很低效,已经接近垃圾短信的程度。选题是你们定的,书是你们出的,而你们的工作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总得接着问一句:这个人究竟对这个题材感不感兴趣吧?你们没有,你们群发,拉个名单刷一遍,大概是按照千分之三的自然转化率搏个机会。
我并不是要求特殊对待,因为我是和菜头,所以你们就得特别地关注我,最好派个编辑跟。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是单纯觉得你们的推荐方式很低效。而我的需求不是你们各个出版社,各个书商的营销编辑分别给我发营销信件,我需要的是看到我感兴趣的有效信息。书籍有很多品类,人文、艺术、历史、美学等等。其中有我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我全无兴趣的内容。你们并不知道我的喜好,你们要弄明白每一个写字的人有什么喜好也全无可能。所以,你们应该让我自己选。我需要一个月一次的新书通告,而且是可以按照不同品类可以分别订阅的通告。我不要你们分别发来给我,我需要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和书商的新书按月汇总。
道理不复杂,我喜欢吃水果,特别喜欢吃苹果。那我看到一封邮件,内容是全国各地本月新出的苹果,那么我的购买欲望会很高,很可能选择其中几样试一试。你们分别邮寄来100封邮件,推荐内容从内裤到折叠自行车都有,那我肯定不要点开看,那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而且,这种推荐类型属于冲动消费类型,你要么给我足够好的价格,要么给我足够新的货品,问题是你们哪一样都做不到。不是么?你们手里没有销售渠道,你们翻译引进一本书都需要两三年,我用Deepl翻译完读完,买了繁体字版本,你们还在走流程呢。我认为你们还是可以做一点事的,群发私信不算是做事。发了又要说内卷啦,恶性竞争啦,你家一天发十万封信,我家一天发二十万封,这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层面上的比拼,我认为不是内卷,相反是努力不足,谁都不愿意主动提升一下业务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中国人不要占中国人便宜,中国人不要当中国人是傻子。你们要赚钱,要养家糊口,这个我理解。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图书编辑向我推荐套装书,精装本,我就有点不理解了。卖一套书出去比卖一本赚钱,卖精装版、纪念版比卖平装版赚钱,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这是你们的道理,不是我的道理。请问,我有什么立场向我的读者推销一套几百上千的套装?在有平装本和电子书的情况,我又有什么立场向我的读者推销更贵的精装版和纪念版?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信任需要多年积累,每一次作者为商品做背书,都存在着风险。那我作为作者,有什么必要去承担这种风险,消耗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只是为了保全你们的利润率?我不傻啊,这么多年来,我也知道做金融产品的广告,做游戏教育的广告,做小额贷款的广告,别人给得起价格而且不多事,为什么我就是不接呢?因为我不想金融产品暴雷我的读者来找我,充值课程费无法退还来找我,倾家荡产负债累累来找我,儿子充值十万买游戏道具来找我。所以也不用向我送书,我要看的书我会自己买。然后我要不要推荐那是我自己的决定,不会因为拿了一套赠书我就一定会如何。只有我觉得好,对我的读者有价值,我才会自己去推荐。而且,在早年间我甚至还会写一本书是什么开本,有多少页,然后折算下来每一页多少钱。现在是因为有了网络平台,打折很高,我才放弃了这个习惯。最后,我不拿一分营销费,不领任何一本赠书,那就别在我写了书评之后跑来索要文章,说什么要发到各个平台去。你们是商业机构,不是社会慈善组织。你们在书店里每贴一张海报,每立一个易拉宝推销新书都要交钱,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是免费索取文章了呢?我推荐我的,你们卖你们的,这样不是更好?多少还有几分江湖香火情分在。我知道,写下这些话之后,你们该怎么发私信继续群发,该怎么刷留言继续自动刷,反正是傲慢的和菜头又在大放厥词,站着说话不腰痛了,谁理他呀。是的,你们对世界如何运转有一套自己的认知,那最好世界始终都按这种方式运转下去才是。
题图:《花园》
题图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4
prompts: A serene landscape of a garden by Chris Foss.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话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