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冲基金倒掉的100种方式(2)
2005年。我那时偶尔参加曼哈顿某聚会,会上遇到一投行的Senior。Senior 问我在哪里工作,我答说:“在一家 Hedgefund做程序员。” Senior 语重心长道:“别以为在Hedgefund工作就了不起了,纽约3000千家 Hedgefund,每年新增1000家,死掉1000家。”我赶紧点头称是,表示牢记在心。
在后院看满天繁星,是啊……我们记住的都是那些长久又光亮的星宿,而这背后,又有多少星星,还未成型就已湮灭。但凡耀眼过的,哪怕是流星,也绝非凡品。
所以在 我写的这一系列故事中,即使有些公司倒闭得奇奇怪怪匪夷所思,仿佛是个笑话,我们也一样需要记住。因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或被圈内人士口口相传的,即使不再存在,也不影响它曾经的辉煌。
三国志中的袁绍,在曹操口中“色厉胆薄、好谋无断”,似乎是个失败者,但比起我们普通人,也许依然是实实在在的大牛呢。还是得敬畏市场,谦虚待人呀。
而我这个说书人,开始给这些公司分类了。我打算把印象中失败或遭遇重创从此一蹶不振的HF们根据挂掉的直接原因汇总成三大篇:
市场篇
内斗篇
金主篇
注: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做仅仅为了突出主要矛盾更直观
市场篇相对最好写。一般会和市场上某个突发事件相联系,充满故事性,经常会被广泛报道,公开资料也多。稍微整理然后点评分析即可。
内斗篇稍微难写一些,公司内斗一般不见于新闻版面,除非别有目的(比如一方需要利用舆论攻击另外一方),需要时常留意坊间传闻,或者等多年以后被人写进书文,才能管中窥豹。
最最难写的是金主篇。有点反直觉对吧,内斗是内部斗争,应该更难传播啊,咋会是金主篇最难写?因为金主挖坑类,连坊间传闻都甚少,遑论见诸报端。在资本面前,人才永远是劣势的,官司难打赢,甚至连传闻,都被金主先一步歪曲事实发出,等到人才需要发声的时候,惶惶然发现,在大家眼里,他已经是个失败者了。
慕强的世人,又有几个能聆听失败者的心声呢?更何况,被挖坑的人也不一定想把这些血泪教训告诉别人,在这人人聪明贪婪的圈子,为什么吃力不讨好要把这些非常有用的教训告诉无关人等呢?反过来,如果金主被坑,那媒体可就活跃了,能一下子出上百篇各个角度的揭发报道。君不见麦道夫。
没办法,天下资本是一家,是天然的同盟。而花街的英才,却更倾向单打独斗。这,也许就是我书写这一系列的意义吧。
*本原创系列将在交易门持续发布,敬请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