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曲【视频赏析】:贝多芬与失去听力做斗争,以气势磅礴的构思创作《悲怆奏鸣曲》
每周一曲:贝多芬与失去听力抗争,以气势磅礴的构思创作《悲怆奏鸣曲》
编者按
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人类触摸世界最经典的语言。音乐能荡涤心灵,共振灵魂,净化思想,陶冶情操。音乐能缓解情绪,抚平心灵创伤。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曾言:“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达到极致,都会使敏感的灵魂怆然涕下”。
然而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它不像绘画和建筑那么直观,因而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门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古典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西方古典音乐浩瀚如海,作品数以万计,有的篇幅长达几个小时,欣赏起来绝非易事。相信大部分人在其一生中多多少少听到过一些优美的曲子,但很少有人系统地欣赏过。
为此我们请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造诣的蔡茂生先生以“每周一曲”边播放边赏析的方式,把这些大师最好的作品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给大家,按照钢琴独奏曲、钢琴和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等不同题材的序列发布,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贝多芬C小调第八奏鸣曲《悲怆》。
所谓钢琴奏鸣曲,就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由于这个音乐体裁对钢琴技巧和表现力的发挥达到了顶点,故经常用来在音乐会上演出,并成为衡量钢琴演奏者水平的重要工具。
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重要的创作体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交响曲。他一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有正式编号共32首(早期还有三首奏鸣曲),被称为是钢琴的《新约全书》。它们的内容包罗万象,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就像他的交响曲一样,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贝多芬的奏鸣曲吸收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如亨德尔的英雄性、巴赫的深邃性和哲理性、海顿的人民性和风俗性、莫扎特的抒情性,创造出全新的音乐风格。特别是他把交响性和英雄性引入钢琴,大大扩展了钢琴的表现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贝多芬在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中使用两个有明显对比性的主题,为其制造冲突发展,正如后来的交响曲。他大大发展了奏鸣曲式,而到晚年更是完全挣脱了奏鸣曲式的条条框框。同时他把奏鸣曲的乐章数目扩充到四个乐章,每个乐章的结构和传统的交响曲完全一样。此外,贝多芬通过节奏上频繁的切换、切分和中止造成的动力性、和声和调性上的不协和、强弱起伏等特点,创造出强烈的感染力,制造出强烈的交响效果。最后,他在很多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引入了缓慢的引子——这是海顿、莫扎特在交响曲中经常运用的手法,但从未在钢琴奏鸣曲中使用过。
贝多芬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杰作毫无疑问是第八奏鸣曲《悲怆》,创作于1798年,题献给他早期重要的资助人李希诺夫斯基亲王。《悲怆》这个副标题是贝多芬本人所取,可见它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这是贝多芬少有的亲自赋予副标题的奏鸣曲之一。
《悲怆奏鸣曲》以其气势磅礴的构思、纯粹内在的抽象美、深刻的哲学内涵、戏剧性的力量以及独创性的结构在钢琴文献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创作的顶峰,也是我本人最喜爱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和前面几首奏鸣曲相比,《悲怆奏鸣曲》质量有巨大的飞跃,无论在内容还是结构上,《悲怆奏鸣曲》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到处渗透着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文化。贝多芬在其创作生涯中经常出现奇迹般的飞跃,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论,其才华实在令人惊叹。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活跃的快板,奏鸣曲式。贝多芬首次在钢琴奏鸣曲中引入了一个有深刻内容的慢板引子,有一种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它好像是沉重的压力,带着痛苦的叹息,而奏鸣曲式的快板表现了汹涌起伏、不可遏制的热情,表达了贝多芬对不公平的命运进行反抗,有两个基本主题。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贝多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听力衰退带来的打击。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回旋曲式ABACA。第一乐章的戏剧力量平息下来, 音乐变得宁静抒情,带有冥想而又真诚无比的感情。旋律极为纤柔细腻,优美淳朴,犹如悲伤之后重获的美好,好像是要用旋律缓缓地倾诉爱情,又如同对创伤心灵的温柔抚慰。这段音乐让人回忆起莫扎特相同调性的《c小调钢琴幻想曲》,直触听众心灵的最深处。
这段慢板极为有名,经常被用来当做电影配乐。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是一首充满田园风味的快板,回旋曲式。主部主题犹如雨珠倾泻而下,又如淙淙的流水声,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不可抑制的生命力,但在欢笑的背后,是稍稍的不安和躁动。贝多芬用这一乐章的柔美、轻巧来和第一乐章的冲动、热情形成对比。插段则以宣言式的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的意志。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三乐章)
“悲怆”的副标题隐藏着生命的磨难,也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却是更多的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贝多芬在音乐事业刚刚开始就遭到失去听力的沉重打击,《悲怆奏鸣曲》就是他对不公平命运的最初抗争。这是一个长期斗争的开始,我们将在后面的作品里看到贝多芬是如何以巨大的毅力战胜命运,超越自我的。
(作者:蔡茂生,旅居意大利,长期从事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评论和普及工作,对大师名曲颇有造诣。)
【热门】每周一曲【视频赏析】:贝多芬奉献快乐《致爱丽丝》
您的点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