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刘润 主笔 / 万青 责编 / 莹莹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621篇原创文章
优秀的人不用管理,他们会自我驱动。
不欢而散
经常有同学问我,说现在的90后、00后员工越来越不好管理了。平时自己事儿多,压力大,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稍微没注意言语轻重,没照顾到对方情绪,甩手不干,炒掉老板,分分钟的事。有时交代下去一件事,对方还会皱着眉头,向我发起灵魂三问:市场形势已经很紧急了,项目交付期已经很紧张了,业绩已经有很大缺口了,赶紧执行做起来啊。这个时候,我哪还有心思和你谈哲学问题,煮酒煎茶,慢慢沟通,达成共识啊。“不管有没有意义,你认为有没有价值,组织交代的任务,你都必须严肃执行。”如果不这么打,我们的家园会被侵占,我们的妻女会被抢夺,我们的一切都会失去,我们永远没法儿好好过日子...等等。布置任何一件任务,都有what (做什么),why(为什么做),how(怎么做)。80%达成共识的战略,强于100%没有共识的战略。
一定要重视人才的选(价值判断)、育(价值提升)、用(价值创造)、留(价值维护)。我还在微软的时候,有次飞去美国和微软总部的老板开会。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把合适的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而在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着一颗开放且包容的心。高明的管理者,都懂得用人所长,而不是盯着缺点不放。有的员工,先想困难,敬畏资源约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的员工,先想终局,敬畏躬身践行,行不行干了一定行。就是在公司营造一种坦诚沟通的氛围,鼓励每个人毫无保留地公开表达意见和反馈。每当遇见员工出问题时,一定要冷静下来,自己到底是对这件事有意见,还是对这个人有意见。不要随心所欲,更不要意气用事,要克制。一切按规则。在情绪影响下,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到“确认偏误”中,对人不对事,这往往无益于人的改变和组织效能的提升。当你认定了一个观点,你的大脑会持续、有选择地去寻找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同时对那些证明你是错的证据,则有选择地忽略和无视。很多时候,我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遇见任何问题,先处理照顾到对方情绪,再处理具体事情。充分表达对员工的理解,情绪的感同身受,才能引起下级的情感共鸣。可是,但凡他们能认识到补基本功(定目标,周例会,员工1:1,招聘,核心竞争力,护城河,价值观,等等),他们也不至于焦头烂额。我说,差的管理者,只有30%基础管理经验,剩下70%都是自己发挥。非常随意。好的管理者,70%都是成熟的管理经验,剩下30%是例外管理。有制度,有打法。
相对于批评,人们更容易受到赞扬的驱动,重复被赞扬的行为,愿意学习新事物,改变自己。因为得到了正反馈,自我价值感得到实验,所以整个人开足马力,干劲十足。而在受到批评时,人们受到负面情感的影响,非常容易陷入到防御心理,产生对抗和不愿改变。当所有人都在夸一个人时,你只要站出来说一句“他的动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有必要这么不顾事实地夸吗”。1)批评自带信息优势(他一定知道些我不知道的内情,所以才敢批评,我傻了,表扬早了);2)批评自带力量(批评用的词汇,通常更断然,更极端,更有攻击性,更富感情色彩)。我曾经有位老板(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在AT&T时,汇报给卡莉·菲奥莉娜(就是后来惠普全球CEO,还参选过美国总统)。遇到任何问题,卡莉从来不说“这不行,这个想法很愚蠢”。卡莉说:“这个想法很棒,如果能在xx方面再完善一下,估计可行性会大大提高”。
管理这事,是通过他人完成结果,但关键不仅仅是给出指令。最简单的事情是否定,难的事情是提方案,最难的事情是提更好的方案。我们最习惯做的事情,也是最简单的事情,是说“这不行”。找出不可行的地方,或者说曾经谁试过没成功,是最容易的事情。因为提方案,已经是在思考“怎么样行”,远远难于思考“为什么不行”。
一个优秀的的管理者,甚至应该自己不断提建议,激发下属,接受他们的挑战,共同优化。管理者更高级的能力,是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看到不行,然后针对不行的原因,提出更好的方案。一个下属不断提建议,上级不断否定的机构,是个可怕的机构。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刘润,和我们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