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阿斯利康:以文化和人才为引擎,驱动组织增长飞轮

​阿斯利康:以文化和人才为引擎,驱动组织增长飞轮

财经






撰文 | 彭海燕
责编 周琪



美国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认为,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绝不是做对了某个奇迹事件最终就产生了指标,一定是不断推动一个沉重的巨轮,一圈圈旋转,最终产生突破,飞轮自己开始转起来。对于组织而言,驱动增长飞轮运转的引擎通常是组织能力的迭代升级和变革。


2023年7月,阿斯利康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达到222.9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业绩逆势而上,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7%,达到30.43亿美元,约占阿斯利康全球总收入的14%。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和重要增长引擎。


作为跨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于1993年进入中国。入华30年以来,阿斯利康与中国医药行业一起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并逐步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健康生态圈,以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和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为“三驾马车”,助力全球医疗产业创新。


2023年,凭借在企业文化、人才战略方面的突出表现,阿斯利康连续13年荣膺“中国杰出雇主”。如此亮眼成绩的背后,阿斯利康如何升级组织能力驱动增长飞轮快速运转?《中欧商业评论》为此采访了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廖佩珊女士。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廖佩珊女士




蓄势:以文化和人才凝聚组织合力


当前,在医保谈判、带量集采等政策影响下,中国医药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医药行业创新变革、转型升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医药产业链也面临着监管更精细化、力度更大、更严格等外部压力,这对医药企业的合规性、运营效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全球医药领域的领导者,阿斯利康中国已经进入而立之年。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阿斯利康不断转型跨越升级,从最初十年为中国患者带来全球创新药,到第二个十年加码投资中国制造,再到第三个十年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构建创新生态,阿斯利康中国实现了不断加速的研发创新和患者可及,构建了日益壮大的创新健康医药生态圈,在稳扎中国本土的同时也助力中国创新出海。


公司战略顺利转型,离不开组织文化和人才战略的有力支撑。廖佩珊认为,面对业务战略的转型变革,阿斯利康的组织能力需要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保持健康增长,从而持续为中国患者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第二,拓展新的治疗领域,例如,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第三,夯实基本功,真正将中国创新实践“反向输出”,走向全球。


身处竞争深水区,组织文化和人才又如何助力业务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行业大环境中攻坚制胜?


廖佩珊给出的答案是九字真经:强队伍,引活水,塑文化。


所谓“强队伍”,就是为组织持续培育优秀的人才,打造一支精兵强将。“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强队伍重要的就是提升直线经理的教练辅导能力,通过启发引导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员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员工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最终帮助员工进行战略思考,可以看得远、看得清、看得新。”廖佩珊介绍道。


“引活水”则是让人才在内部流动起来,打破部门壁垒,为员工提供开放合作、多样化的发展机制。“我相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让员工流动起来,才能建立起强大的人才梯队。”


在廖佩珊的带领下,早在2020年,阿斯利康在医药行业首家推出了管培生项目,为阿斯利康的市场部门源源不断输送人才。除此之外,2023年,阿斯利康还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实习生转正”项目,目标是内部40%的岗位空缺由实习生来填补。


“塑文化”是阿斯利康始终坚守的五大文化价值观:科学为本、患者至上、志在必得、赢之有道、开拓进取。通过价值观的引领和文化的强大力量,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企业快速创新、持续发展。


通过“强队伍,引活水,塑文化”的人才法则,阿斯利康在组织内部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同时,借助文化价值观,助力组织凝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以组织文化和人才战略形成组织合力,全方位激活业务发展的“增长飞轮”。




唤燃:以价值观凝结共识、上下同频


文化价值观是组织的信仰,也是组织发展的决定性支撑性力量。企业发展需要精神信念的力量把成员整合起来,文化价值观就是把企业成员凝聚和结合起来的粘合剂。


廖佩珊深信,一个组织能够坚守文化价值观,在经历环境变化时依然保持初心,大胆拥抱变革,才能最终成为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


2012年,阿斯利康在原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五大价值观,也成为阿斯利康始终秉持的原则和底线。廖佩珊介绍,“科学为本指的是对科学需要保持探索之心,并积极拓展自身知识;患者至上指的是制定决策时,坚持以患者的最佳利益为本;志在必得主要是指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并始终以之为优先重点;赢之有道说的是不畏艰难,坚守诚信,合规行事;开拓进取则是秉持企业家精神,行事迅速、敢于尝试、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在廖佩珊看来,这五大价值观是阿斯利康中国三十年发展行动的指南针,也是阿斯利康走向成功的关键。


文化价值观如果能得到员工认同,他们就会自觉的以这些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践行公司的价值准则。然而,价值观不只是挂在官网上的标语或对员工宣传的口号,如果公司内部实践和流程无法推动价值观的践行,那么价值观只是空头口号,员工无法理解其精髓。


随着阿斯利康中国业务形态、组织架构的调整,员工人数拓展至16000多人。面对庞大的员工队伍,如何将文化价值观注入员工的DNA当中,对阿斯利康的五大文化价值观达成价值共识?这是摆在廖佩珊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了巩固变革时期的核心价值观,2023年初,廖佩珊带领团队在内部发起了“唤燃阿斯利康价值观”的项目,目的是加深员工对价值观的理解,从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最终将价值观转变为行为,在工作中真正践行。廖佩珊介绍,项目分为知晓、培育、践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提高价值观的知晓度,使价值观“入眼”。“我们通过线上价值观故事打卡、价值观火炬接力等新奇的形式,吸引员工的关注,使我们的价值观随处可见、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是培育阶段,使价值观“入脑”。“我们主要是通过设计价值观的互动活动,如员工故事收集,价值观之星的评选、价值观旅程工作坊、价值观Talk,价值观百宝箱发布等,等让员工知其所以然,对价值观与对应的行为产生共鸣。”


第三阶段是践行阶段,使价值观“入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在未来,我们还会不断用员工更接纳的方式,与员工一起‘共创’,强化和巩固我们的五大价值观。”


廖佩珊坦言,这当中最难的就是“入心”。“传统管理中自上而下灌输价值观的做法现如今只能遭到员工的抗拒和反感,因为那是一些乏味的教条。”


为此,2023年,廖佩珊又带领人力资源团队将设计思维引入了文化价值观的推广过程中,结合自下而上的方式,让一线员工,包括年轻员工群体都能充分的表达对价值观的理解和想法。


“只有提升员工对于价值观的参与感与认同感,我们的价值观才会更有生命力。”为此,廖佩珊带领团队向员工征集了160多个价值观故事,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榜样故事,收入价值观手册当中,同时,团队还开发了“表情包、屏保”等价值观周边产品,提升价值观在公司多个场合的能见度。


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文化价值观已逐渐渗入到阿斯利康员工的血液和骨髓中并身体力行,这为阿斯利康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正是靠着其独特的共享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帮助阿斯利康在内部凝聚员工共识,助力业务穿越周期,持续增长。




激活:以多元包容职场释放人才活力


研究表明,多元化是组织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和推动创新的驱动力,拥有多元化团队的企业更具创新性,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实现更高的绩效与业绩增长。


廖佩珊一直是多元公平包容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也致力于在阿斯利康内部打造包容多元的工作场所,挖掘可以助力企业发展战略的多元化力量。


“要在组织内部营造多元包容的氛围,让员工畅所欲言,要先从管理者入手。”廖佩珊认为,领导者需要培养包容领导力,让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够感到被尊重、珍视和理解,在又安全感和归属感得组织氛围中,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潜能。


为此,2021年,廖佩珊带领团队在内部发起“反向导师”项目,通过搭建跨代际沟通平台,由新生代员工自愿报名担任导师、管理者作为学员结成辅导组的方式进行。同时,还推出了反向导师手册,帮助导师和学员双向赋能。目前,阿斯利康在内部已经进行了三轮“反向导师”项目,配对成功的员工和管理者也超过了100对。


“不要对年轻人预设标签”,这是廖佩珊亲自参与“反向导师”项目之后最大的感受,“我们可能一直在对年轻人贴标签,不服管、爱自由,但其实年轻人是希望更多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老板其实也是人,并非高高在上,这些都是需要双方去互动了解的。”


通过这种方式,增进领导者与员工彼此间的了解,打破刻板印象,帮助领导者了解和汲取新生代员工的思维模式,同时也让领导者在跨代际、多元化的团队中学习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提升自身的包容领导力。


除了激发跨代际的双向沟通,廖佩珊还非常注重在内部建立畅所欲言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公司设立员工顾问委员会,鼓励一线员工发声、反映问题。例如,在员工大会直播过程中,设立“敢问敢答”环节,员工可以直接向管理者提问,并提出想法和建议。另一方面,在内部通过打造“畅所欲言集锦工具包”、“畅言小屋”等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为一线员工提供更多元的沟通渠道。


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当下,职场健康与安全也成为阿斯利康打造多元包容职场的重点。廖佩珊介绍,阿斯利康秉持投资于人的理念,在员工身心健康与关怀方面长期投入。2023年,阿斯利康还设立了“吾爱吾AZ 健康日”。每年五月的第二个周五,开设“乐享便利店”,集合所有身体、心理和财务健康元素,让所有员工感受到来自阿斯利康的关爱能量。为了提升员工的参与感,阿斯利康还推出“健康大使”,选出积极分子,成为传播公司健康理念的“星星之火”。


通过一系列举措,阿斯利康在内部打造了充分激发多元人才、孕育和孵化创新思维的职场环境,为多元人才打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帮助组织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扎根中国的跨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立足时代潮头,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打造全方位、多层级的健康创新生态圈,不断赋能中国医药创新。正是通过在组织内部不断塑造和巩固文化价值观,建立起强大的组织凝聚力,叠加坚守长期主义的人才发展战略,阿斯利康对组织能力不断迭代升级,为业务转型建立坚实的人才储备和创新环境,助力业务增长飞轮的快速运转,从而构筑起穿越周期的内生动力,不断为中国医药行业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进而助力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想近距离了解杰出雇主们
是如何与员工一同庆祝的,
请扫二维码,直达杰出雇主云相册
↓↓↓



《中欧商业评论》新组织观察工作室致力于挖掘和传播中国标杆组织优秀实践,透视不同行业组织发展的水下冰山,洞见组织进化背后的商业逻辑,探讨组织力跃迁之道。

为此,我们联合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推出“新组织观察·重构未来组织”专栏,对话“中国杰出雇主2023”认证企业。通过对标杆组织的观察,剖析组织力建设背后的逻辑与组织效能提升的秘密,挖掘新时代个体对组织期望的演进与胜任力拓展的方式,为企业构筑信任场域,强化组织力壁垒。




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是认证卓越人力资源实践的全球权威专业机构,成立至今已有30余年,今年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地区认证了超过2053家企业,这些经过认证的杰出雇主积极影响着世界各地950多万名员工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招募前列腺癌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全国 32 家参研医院I 阿斯利康原研药物外企校招 | AZ阿斯利康2024管培生项目开启!500强医药外企,25天带薪年假,生育友好谈了近5小时!国有大银行主动组织,万科、龙湖、陆家嘴集团等参加,都谈了什么?医药外企社招 | AZ阿斯利康社招来袭!500强医药外企,25天带薪年假,海外有岗总金额超20亿美元,阿斯利康采购国产「下一代」GLP-1减肥药,预计明年启动临床II期试验特别策划 | 把“用户至上”奉为圭臬的平安,让增长飞轮越转越快 HPV疫苗卖疯了?上半年默沙东中国市场收入反超阿斯利康位居第一黄色唱片(儿童不宜)技术+ “性价比”+供应链:拼多多的高质量增长飞轮AIGC,驱动架构与业务的新动力 | 9月16日 TF线下活动报名这款轻量级规则引擎,真香!!看重中国创新,阿斯利康在华寻求慢性病和罕见病领域研发合作中国如何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研发活动主要贡献者?丨外资研发中心调研系列五阿斯利康:重磅合作,兑现承诺Unity中国发布团结引擎,专访张俊波:AI工具肯定有,全力支持小游戏消除新品不确定性,打造爆品增长飞轮 | 生机·刀法年度品效峰会MercadoLibre:增长飞轮正在高速运转阿斯利康:构筑本土人才根基 夯实中国创新力量36氪2023Q2总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强势回升至55%,应用AI技术赋能业务增收提效,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阿斯利康招募“沙特、拉美出海方向”合作伙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是以色列“一手炮制”的吗?阿斯利康2024管培生校招正式开启, 尽快投递!AZ阿斯利康2024管培生项目开启!500强医药外企,25天带薪年假,海外有岗,内附专属求职指南招募肾癌患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全国14家医院 I 阿斯利康研发的新药&赛沃替尼+度伐利尤单抗III期国际临床研究5134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信罗战役 7红色日记 8.1-108.4亿美元!阿斯利康持续加码罕见病领域,基于AI+基因组学寻找新靶点行业观察 | ​阿里本地生活亏损收窄,饿了么订单量持续增长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诚邀创新科研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北去恋江南,南归思亲情——我的上海老乡《花尾渡》(小说) 第十八章 一半的天堂阿斯利康原研药,招募前列腺癌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全国51家参研医院报告:Steam上的PC游戏用的啥引擎,赚钱最多游戏靠哪家引擎?推广| 2023香农基金线下交流会:高频量化和人工智能工信人才为新型工业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