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闻第83期|韩国社交平台频繁出现“杀人预告”贴文,发帖者是否应当入罪?

新闻第83期|韩国社交平台频繁出现“杀人预告”贴文,发帖者是否应当入罪?

其他






作者 | 郑知仪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L.M.

         银杏 中国人民大学J.M.

         陈可欣 武汉大学本科

         陆桂婷 哥伦比亚大学LL.M.

         黄铄媛 新加坡国立大学 J.D.

编辑 | 邵娅绮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

责编 | 戚琳颖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


1

新闻简介












自今年7月21日以来,韩国发生多起无差别行凶案件,致使多人伤亡后,韩国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频繁涌现 “杀人预告”贴文。大多数贴文还明确预告了行凶的具体地点、时间等,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100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恐慌。


韩国警方随后于8月3日成立专案小组,表示将严惩发布“杀人预告”者,并同时在预告行凶的地点附近部署大批警力以强力应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韩国警察厅通报,韩国警方目前已抓获多名“杀人预告”的发帖者、其中很多是满18岁的未成年人,警方正在以涉嫌“威胁以及特殊威胁”等嫌疑对其展开调查。韩国警方还计划,如果确认发帖人有准备杀人或伤害的情况,则考虑以“杀人预备或伤害预备罪”对嫌疑人予以逮捕。


2

“预告杀人”行为在刑法上的定性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中,根据“预告杀人”的具体情形不同,在刑法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分析,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的预备行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或寻衅滋事罪。


可能属于故意杀人的预备行为

如果行为人在发布“杀人预告”时已具有杀人意图,且已经明确杀害对象(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出现的人群/特定的人),则“预告杀人”行为可能是故意杀人行为的预备行为。由于预告行为并未对被害人构成直接的人身财产威胁,因此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的着手行为。尽管处于预备阶段,但由于“预告杀人”行为给相关受害人造成了恐慌,且导致治安管理投入大幅增加,因此即使行为人最后并未实施杀人行为,从法理上说,仍要为该行为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可能构成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行为人编造“杀人预告”并通过互联网传播,造成了公众安全感下降,出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则有可能构成该罪。实践中,法院多通过是否出动警力、是否导致有关单位遭受经济损失、相关信息的点击量、转发量等情节判断该虚假信息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网络诽谤解释》”)第五条规定了“网络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罪”,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对于无法被归类为“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无法以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论处的“预告杀人”行为,如果破坏了公共秩序、导致了社会混乱,也可能根据《网络诽谤解释》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3

“杀人预告帖”中的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












言论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权利之一,允许个人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促进多样性对话。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价值,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受到法律和道德的限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和法律体系中,言论自由并不允许发布恶意、威胁性或煽动性的言论,特别是可能导致实际伤害、社会恐慌或公共秩序紊乱的言论。


发布“杀人预告帖”等言论将引发恐慌、社会不满甚至实际的暴力行为,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在发布“杀人预告”的情况下,危害涵盖了现实公共秩序和网络公共秩序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现实社会秩序而言,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引起社会恐慌与不安。发布“杀人预告”的言论会导致公众产生恐慌和不安感。发布“杀人预告”的言论可能激发某些人的恶意行为,导致实际的暴力事件,从而对社会的公共秩序造成直接威胁,并使群众开始感到担忧,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敢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和谐。


其次,造成社会不满与紧张局势。恶意言论将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进而导致社会紧张局势的加剧。人们对言论发布者、政府等产生不满,可能导致示威、抗议甚至冲突事件的爆发,对公共秩序产生直接冲击。


最后,引发法律和治安问题。发布此类言论必然违反相关治安法律和刑法规定,涉及犯罪行为,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以防止潜在的法律违规和治安问题的产生,维护公共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就网络社会秩序而言,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干扰社交互动。发布恶意言论在网络社区中会引发紧张氛围,干扰用户的正常社交互动。这将导致争论、争吵和敌意的加剧,影响网络社区的和谐和秩序。


其次,导致谣言传播与误导。发布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会导致谣言传播,误导公众。这可能对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产生负面影响,干扰网络上的信息流通和用户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最后,造成对恶意行为的鼓励。发布“杀人预告”的言论会潜移默化地鼓励一些人采取恶意行为,将虚拟世界中的言论转化为网络欺凌、威胁等行为。从而破坏网络秩序,导致恶性行为在网络社区中蔓延。


因此,发布“杀人预告”的言论既对现实公共秩序产生影响,也会影响网络公共秩序。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也有不同之处。公共秩序更强调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网络秩序更关注在线社区的互动和信息传播环境的维护。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采取合理的限制措施,以确保社会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宁。


总之,发布“杀人预告”的言论可能导致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共秩序。面对这一挑战时,需要平衡言论自由与现实社会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言论自由是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在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可能需要进行合理的限制。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以确保言论自由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4

“杀人预告帖”的网络平台监管问题












随着首尔和京畿道连续发生针对无辜市民的恶性刀击事件,网络上相似的“杀人预告”帖子横行,已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预告帖子主要集中在匿名在线社区。许多居民因恐惧而取消出行计划,称害怕可能成为恶性犯罪的目标。


据8月8日警方报告,截至上午9时,因涉嫌发布杀人预告帖子而被捕的人数已达67人,其中52.3%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一半以上的涉嫌者被证实为未成年人,其中一些被捕的人声称这只是“开玩笑”,然而,即使是开玩笑,其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普通市民之间弥漫着要求“对制造恐慌行为给予严厉惩罚”的舆论。然而,实际的刑事惩罚可能并不容易实施。那些预告恶性犯罪的“恶作剧”帖子正在成为一种模仿热潮。对此,人们普遍认为需要采取特别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题在于,这些预告帖子的作者将其视为“简单的恶作剧”,毫无罪责感地发布。他们将夺取他人生命的恶性犯罪及其预告视为一种“游戏”,在线上展示或以攀比为目的,发布造成社会恐慌的内容。


专家建议除了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外,也需要在线平台自身积极监管并强化责任。另一韩国大学教授强调:“现在需要公众讨论社交媒体平台的责任。” “如果每次类似现象(杀人预告帖)重复发生时,在线平台都以‘言论自由’或‘即时干预困难’为由推卸责任和拒绝监管,那么问题将无法解决。”


5

总结












虽然“杀人预告贴”看似未对受害者进行实质性的肉体伤害,但仍应依据其对受害者及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惩治,严重者应当入罪。为更好地平衡网络空间言论自由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公安机关及网络平台通力合作,从源头上对“杀人预告贴”等危险言论进行严格监管,在必要时对发帖者的行动予以监视,并及时调动警力对目标地区进行重点防范,以避免安全暴力事件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张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载《法律适用》2022年第7期。

[2] 《韩国惊现“杀人预告”!十余人伤亡!有人曾扬言“杀死100人”》,中国新闻社, 2023年8月9日,https://hqtime.huanqiu.com/article/4E2NSqjOMmi

[3] 《韩国警方抓获46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多为未成年》,人民日报,2023年8月6日,https://hqtime.huanqiu.com/article/4E10qC4sGLF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第83期六点和68期五点半早起打卡营(最后1天)新闻第84期|再谈核污水——应对核污水的救济措施分析旅游购物,身不由己新闻第80期|孤注一掷!揭露缅北诈骗执法困境新闻第81期 | 特朗普再被起诉组织女性卖淫,每次$150,陌生男女频繁出入公寓遭举报,幕后老板布碌仑男被抓...宝石们要想俏,最好别带什么颜色?——“大王私房课系列二”第83期新闻第87期 |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引发争议,车浩、赵宏等教授评论汇总现场直击! 澳洲多地爆发大规模游行, 上万人挤爆街头交通瘫痪! 未来恐频繁出现, 都是因...《高阳台 - 秋实》新闻第86期|深入了解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制定与细则美军F-35失踪,社交平台发帖寻机新闻第88期 | 完善涉外法律体系,中国首部《外国国家豁免法》要点浅析新闻第78期|齐齐哈尔坍塌事件法律责任分析婵妈妈:创新面膜在社交平台的市场剖析央行: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暑期档总票房 206 亿元创纪录;苹果 10 月砍掉社交平台、社区客服人员 | 极客早知道海外华人刘同学社交平台泄露内幕信息?私生活引发负面舆情?公募基金频频踩雷"朋友圈",业界建言重视声誉管理第十章第二节 政府决策和民意恐怖!悉尼网红沙滩惊现2米鲨鱼!频繁出现!游客吓傻!惊慌失措!100元吃遍东北早市?网红博主张天琪被指造假在社交平台发文道歉皮带哥的皮带断了,裤子落下一种“新概念减肥法”,正在横扫女性社交平台自研BenbenGPT垂直社交大模型,智能社交平台「BenBen」获千万级种子轮融资|36氪首发没完没了!布鲁克林一初中名校又现霸凌事件!施暴者竟全程拍下过程并上传社交平台!新闻第82期|剑指医药领域!反腐行动风暴来袭社交平台X将推出高级订阅服务新闻第85期|涿州洪灾!灾情过后,这些法律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CCTV-6招人, 要求频繁出国当一个 i 人变成 e 人,需要几个社交平台?深度好文|韩国金融委员会祭出杀招,禁止做空来稳定市场新闻第79期|碧桂园危机背后的法律问题第83期六点和68期五点半早起打卡营(最后两天)有意思周报|韩国男子深夜袭击短发女孩,理由是仇恨女性主义;分裂?美国人开始厌烦小费文化一年半广告收入或达400万元?业内人士:孟羽童社交平台报价已关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