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看到这个热搜,一个词在我脑海里反复萦绕...
最近,有一个热搜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这则热搜源自北医六院精神科医生林红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文中,她写道:
“我看到太多家长,当孩子出现躯体症状时,急得不得了,四处求医,生怕孩子得了什么大病。
但一旦告诉他们,孩子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家长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不仅不急了,还很可能责怪孩子:
其他孩子不也是这样吗,怎么就你有问题,就你不能上学?”
在这种情境下,她忍不住想提醒家长:
“孩子为什么到了不上学的地步?他们在用疾病表达什么?我们是不是该提出这样的问题。”
不同于孩子的身体疾病,太多家长不愿意相信,或者始终不认为心理问题是需要看医生、需要治疗的。
“自己调节一下”“放假了玩一玩”“想开一点”,是很多家长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但是,孩子的心理的确会出现靠自身无法排解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开导几句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现在很多孩子出现的“躺平”和“摆烂”心态,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这种心态不是偶然的、一时的,它的形成与孩子自身和我们的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它源自这样一种想法: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任俊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孩子出现习得性无助,有些是因为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有些是在生活中失去了控制感,有些则兼而有之。
但其中,失去控制感对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影响最大。
任俊认为,孩子有时成了大人为了达到目标、满足控制感以及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而大人却在这个过程中打着教育的名义。
那要怎样帮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任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乐商”这个概念,也就是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快乐能力。
但乐商,并不仅仅是用快乐替代无助。
除了让孩子重拾快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获得乐观面对生活的能力,真正把乐观的生活态度内化,融入自己的人生。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形成
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通过“学习”(经验)养成的较为持久的无助状态,是一个自动放弃的反应。
它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而是在196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从动物实验中提出的。
研究人员将一些狗随机分成三组,先进行预处理:
第一组和第二组均接受电击,不同在于第一组可以通过努力摆脱电击,第二组不行。第三组是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电击。
然后,进入正式程序:
把这三组狗分别放入一个中间有矮栏的箱子中,并在箱子一端施以电击,另一端没有。
那个矮栏还不到狗的鼻子,按常理,狗是可以轻松跳过矮栏逃避电击的。
但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只有第一组和第三组跳过了矮栏,第二组则老实地待在原地,没有做出逃避行为。
就算后来,研究人员让它们亲眼看到其他狗翻越矮栏躲避电击的行为,这些狗也一动不动,只是趴在原地哀鸣。
往返箱。出自任俊所著《乐商》一书
由此,塞利格曼团队首次发现:“无助”是可以习得的。
第二组狗之所以没有跳过矮栏逃避电击,是因为它们在预处理中形成了“做什么都没用”的信念。
后来,塞利格曼保留了动物实验的程序,但把厌恶刺激由“电击”改为“噪声”,从大学生被试身上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从而把动物实验推及于人,确认了:人和动物一样,是可以形成习得性无助的。
成年人是这样,孩子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毕竟我们要经受太多“社会毒打”,而孩子又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任俊教授带领团队,做了一个关于儿童习得性无助形成时间的实验。
他们先让两个8岁的儿童分别进入不同的房间,把一篇文字输入电脑。
在孩子们踏入房间时,电脑便会发出噪声。但是,A房间的电脑上有关闭噪声的按钮,B则没有。
这意味着,A儿童可以通过努力关掉噪音,B儿童则不行。
30分钟后,再让两个孩子分别进入另一个房间去搭积木。与先前相同,只要孩子进入房间,噪声就会响起。
这回两个房间都有关闭噪声的按钮,而且就在门边上,可以轻松触及。
可是,只有A儿童先关掉噪声,B儿童则忍受着噪声完成任务。这说明,B儿童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任俊团队由此发现:在失去控制感的情景中,只需要30分钟,儿童就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
他们又找了一批大学生,来完成同样的实验程序。结果,30分钟失去控制感的噪声经历,并不会让大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
这进一步说明了,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朝气蓬勃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容易陷入无助呢?
还是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吧。
任俊分析后认为,对行为挫折和失败等结果缺乏控制感,将更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也就是说,单单是挫折、失败,还不一定导致习得性无助,当自己的努力对这种挫折和失败毫无影响时,无助感才更有可能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教养方式,就很容易破坏孩子的控制感,让它与挫折和失败相伴,使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比如,妈妈要去上班,孩子哭闹着不让去。许多妈妈会哄骗孩子说:妈妈不走了。然后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
虽然这避免了和孩子正面交锋,但次数多了,当孩子发现“哭”(其实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努力)不管用时,他就意识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了。
妈妈再出门,他不哭了。不是他不难过,而是对这件事感到无可奈何。至少在这个场景下,孩子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还有一些“直升机父母”“经纪人父母”,以及“割草机父母”,他们包办孩子的大事小情,牢牢地把孩子的日程表攥在自己手里,随时准备空降;
或者精准地走在孩子前面,清理所有可能出现的杂草,意图让孩子走得一帆风顺。
这样的“爱”,其实是一种过度关注和干涉,它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往往会让孩子时刻处在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中,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无助感。
预防习得性无助,
需要提升孩子的“乐商”
既然预防习得性无助的关键,在于提升孩子的控制感,那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塞利格曼在各种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中,总会看到一些反例:
每3个人中,总有那么1个人,不会变得无助。
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和一种人格特征相关,那就是“乐观”。
塞利格曼将其称为“习得性乐观”,意在强调乐观和无助一样,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这便是积极心理学的起点。
任俊认为,乐观,就是孩子提升控制感的一把利器。于是,他提出了乐商(快乐的能力)的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动机和能力(包括智商),还有乐观的特点。
人们普遍看重智商,却忽略了乐商这个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它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同时也可能让一些空有智商的天才名落孙山。
不过,乐商绝不仅仅是指一个人乐观水平的高低。
它还包括个体从所经历的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或力量)的能力,个体处理积极事件的能力,以及影响或感染他人快乐的能力。
展开来说,乐商包括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感受快乐的能力。
简单理解就是“笑点”,同样一件事,A兴奋得手舞足蹈,B觉得还不错,C没什么快乐的感觉,这就是感知快乐的差异。
②从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能力。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很糟糕。
你是觉得这孩子真没出息,没什么指望了;还是发现以前常错的知识点,他这回做对了,说明这段时间努力了?
③对快乐的品味能力。
就是一个人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进行精细加工的能力。
一段美好的经历或体验、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都值得细细品味,去增强或延长自己的快乐感受。
④快乐或乐观感染他人的能力。
这方面小婴儿最有发言权。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你的内心会不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愉悦起来:
图片来自任俊所著《乐商》一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反刍不快乐,生怕孩子“得意忘形”,从而忽视了对孩子乐商的培养。
一方面,是很多人不注重孩子的即时快乐体验。
所谓即时快乐体验,就是体会和品味当下的快乐。
其实,孩子很容易感到快乐和满足,奈何我们成年人常常给他们泼冷水。
比如,孩子考了98分,开开心心地回到家,我们不仅没有表扬他,反而会生气地质问他那2分丢哪儿了?
任俊说:“对快乐的品味能力是现在孩子非常缺乏的。有的家长总教育孩子要笑不露齿,不能得意忘形,这其实不对。
笑就是要露齿才会对快乐体验得更深刻,得意忘形了才会让这一时刻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任俊强调,人要学会品味积极事件。当你面对快乐的事情时,也需要用一定技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让这种快乐延长得更久。
我们可以通过拍照、和他人分享、制造仪式感等方式,来增强和延长那份快乐的感受。
这些积极的体验、成功和幸福的时刻,也会形成一个“免疫层”,帮孩子预防习得性无助。
前几天看《十三邀》,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彭凯平教授在节目中也提到了快乐的能力。
他说,我们老以为快乐就是傻乐(言外意义:这有什么难的?),但其实傻乐是一种智慧,你得去超越,去修炼,要不然你也得不到。
他还嘱咐孩子们,要多出去接触真实的人、真实的物,不能整天活在虚拟世界中,也不要想太多。
走出门,用眼睛去看一张张笑脸,用鼻子去闻一闻花香草香,用脚去踩一踩土地,人才会更快乐、更放松。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忽视了帮孩子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比如,很多人总是用负面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面对孩子不听话,我们总会脱口而出:你总是和我作对!
孩子不小心摔了杯子,我们气到不行:你可太笨了!什么都干不好!
心理学里的ABC模型,在这个模型中,A指的是事情本身,可以理解为前因。C指的是人们面对事实时的各种反应,可以理解为后果。
很多人都以为是事实A引起了C这一后果,却不知道中间的B——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
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
那到底该如何提升孩子的乐商呢?
快乐,是可以培养的
其实,乐观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该怎么培养呢?总的来说,就是尽量避免悲观的解释风格,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
所谓解释风格,指的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也就是归因。
它主要包括3个维度:
时间上,永久性vs暂时性:认为事件的原因是一直如此,还只是暂时的。比如,“你从来都不和我好好说话”是永久性归因,“最近,你没怎么和我好好说话”是暂时性归因。
范围上,普遍的vs特定的:认为事件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特定的。比如,“所有的老师都公平”是普遍的解释,“XX老师不公平”是特定的解释。
人格上,个人vs他人:认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我没有学习的天分”是自身归因,“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所以学不进去”是外在归因。
悲观的解释风格,会认为坏事是永久的、普遍的、个人的,好事正相反。
乐观的解释风格,则是把坏事看作暂时的、特定的、他人的,坏事正相反。
回到上面的例子来看: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暂时的,他对某件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总要和你作对;
孩子摔了东西,也不是因为笨,只是一时没拿住、脚下滑了,或者身体突然不舒服。
研究证明,孩子的解释风格很大程度上受主要抚养人的影响。
如果我们经常使用“普遍的、永久的、人格化的”悲观型解释风格,很容易被孩子习得,形成他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
今后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也会责备自己:“我很笨”“我很没用”“我总是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才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乐观,提升他们的乐商。
此外,如何让孩子保持更加专注、积极、自尊自信的乐观状态,塞利格曼还提出过一个“ABCDE模式”:
A(adversity)梳理发生的不好的事; B(belief)找出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 C(consequence)分析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 D(disputation)反驳这种想法; E(energization)代表你成功进行反驳后所受到的激发。
具体怎么做,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最后,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获得和提高快乐的能力,哪怕是“傻乐”也可以啊~
参考资料:
①任俊,应小萍.《乐商:一个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命运的因素》
②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