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米其林中餐厅值得一吃吗?
传统的味道中,注入了一些年轻的审美。
主笔|黑麦
5年前,米其林榜单初落北京时,引来了不少热议,我那会儿采访了《米其林指南》的国际总监葛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问了他一个问题:“北京的榜单有什么特点?”他的回答是,北京的特色并不只是北京食物,而是这个地区的多样性。这个城市云集了各种地区口味,应该是最能表现中国味道的地方。那么这个中国味道到底是什么呢?是琳琅满目的地方小吃,还是经典的地方菜?是日常的一日三餐,还是华丽精致的筵席?
在刚刚发布不久的“2024北京米其林榜单”上,除了新上榜的餐厅外,最大的亮点是两位年轻的获奖者,厨师李展旭和侍酒师李晓龙分别获得了年度厨师和侍酒师奖。
李展旭是个北京女孩,不到30岁却有着一份不错的履历:毕业于法国博古斯学院厨艺艺术与餐饮管理专业,随后在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米其林一星“OKA”等餐厅工作过。不过,李展旭说,自己能从事厨师行业,纯属偶然。2015年,她来到小城昂热(Angers),又辗转到里昂,本来要学习时尚专业的她,突然被烹饪所吸引,于是决定申请最知名的烹饪学校。在厨艺学院三年的学习生活,让她懂得了厨房的生存法则,除了理论和技术之外,还要对食材、文化有更深的认知。2020年,疫情的暴发导致李展旭被迫改变工作计划,飞回北京,来到胡同里的“曲廊院”,从甜品厨师一直做到主厨。
厨师李展旭
在李展旭的烹饪中,炖煮、腌渍、烧烤、低温没有国界,虽然法餐是她的基础技能,但在她看来,所有的技术都可以为她所用。乌龙茶、苋菜叶、红菜头、杏鲍菇、大连鲍、竹荚鱼……菜单上的食材也可以贯穿南北。“首先我是以中国元素作为基础,然后向外延伸,不限于某种食物的固定吃法,不限于温度,食材上尽量选择本土食材,调味也会尊重传统,比如中国人喜欢鲜味,让食材保持它本身的味道,这是一定要坚持的,这样才能与食客产生情感的共鸣。”李展旭说。
因为刻板印象形成的职业阻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厨房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今越来越多女性厨师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敏感度,获得了更多的赞誉。
来自饮艺侍酒工作室的李晓龙,会出现在不同的餐厅里,比如素食餐厅“兰斋”、融合餐厅“锦”等。李晓龙说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不同的餐厅选酒”。李晓龙在深圳长大,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在休斯顿大学读酒店管理研究生。在正式成为一名侍酒师之前,他曾经在酒店的不同岗位上工作过,但真正带他走进葡萄酒世界的,是他从事葡萄酒行业的太太。2019年回国后,晓龙成为一名侍酒师。
在李晓龙看来,葡萄酒正在成为餐饮业中不可或缺的商品,他觉得酒对于中国人的餐桌来说有一种“情感价值”。“每次做酒单,都要花些心思去设计,我们要去了解餐厅的理念和服务对象,尝试他们的菜品,和厨师沟通,问清楚各种食材和酱汁、味型和烹饪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葡萄酒中,去寻找一个适合的味道。”李晓龙说,“酒在餐厅中不一定是主角,所以大多数情况,选酒就是为了去配合食物的味道。”
侍酒师李晓龙
和上一辈餐饮从业者不同的是,年轻的餐饮人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以及他们创造出的味道。他们认同每个人对于传统中国菜肴定义都不尽相同,但也并不介意把西方的技巧融入到中餐的味道里。他们保持着尊重与开放的思维,或许也为中餐的日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选择、一种可能性与一种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得知自己获奖的时候,你正在做些什么?有什么感想?
李晓龙:我是到了现场才知道自己获奖了,当时上台拿奖就是紧张,手心一直在出汗,因为这算是对自己进入葡萄酒行业以来的一个认可。当晚我的微信都炸了,跟过年似的,还有很多朋友找我出来喝酒,但是因为过几天要去澳门参加一个侍酒师的比赛,我就回家复习去了。
李展旭:我是在米其林发布北京榜单前几天收到的邮件,通知我去现场,那会儿我正在家里吃饭。到了现场我才知道是获得了年度厨师,还挺意外的。我其实更期待餐厅评上星,那样的话餐厅就会有些新的突破,可能会比个人的荣誉更有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是怎么理解自己的职业的?
李展旭:我觉得做厨师就是个探索的过程,探索味道、食材、文化、记忆,从我开始学厨到第一次走进餐厅厨房的门,再到回国做主厨,回想起来都像是各种冒险。
李晓龙:侍酒师在餐厅的角色不应该局限于卖了多少酒,或是给客人灌输了多少知识,其实应该是一个葡萄酒与食客之间的媒介,分享自己的理解,帮客人在众多酒款中找到合适的味道。无论做哪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积累,做一个要与人沟通的工作,专业内与非专业的知识都是重要的。
梭子蟹豆腐烩饭
三联生活周刊:有没有那么一个“味道”带你们入行?
李展旭:2017年的时候,我在里昂的一家“米二”餐厅里工作,吃到了一道特别颠覆我的菜。其实是一道非常小的菜,它的下面是塔壳,里面的馅料里有各种根茎类的有机蔬菜,厨师用香油和酱油调的味道,上面又覆盖了一些奶油、米和腌渍番茄,一口吃到嘴里,立刻能感觉出完全的中式、亚洲的味道。当时我就觉得这个香气里有一种回到奶奶家,包饺子的感觉。在那之后,我做菜的方式也是这样,法式的呈现方式,吃到嘴里却是亚洲的味道。
李晓龙:我刚开始做侍酒师的时候,好像对葡萄还没有今天这么大的兴趣,有次,一位客人点了一瓶2009年的勃艮第(Domaine Georges & Christophe Roumier Clos de la Bussiere),我在开瓶的时候,就感到了一股花香,酒体清淡又很柔和,我当时就开始思考,葡萄做出来的酒,为什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味道。
三联生活周刊:入行后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李展旭:在实习的时候,我被安排切菜和水果,一切就是十几筐。有段时间,我骑朋友的摩托车把腿烫了个大泡,法国医生把我的伤口剪开了,我就带着伤回到厨房切菜,血一直渗到袜子里,那会儿我觉得太痛苦了,这是什么人间炼狱啊。
我抬头看到别的操作台,有的在煎鱼有的在烤肉,看得我心痒痒,倒不是说我当时有多羡慕他们的工作,我就是感觉自己快切崩溃了。大概干了三个多月,现在回想起来,那三个月其实是很有必要的经历,它让我掌握了厨房里的基本要素,培养了抗压性,都是特别宝贵的。
李晓龙: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能在工作中尝试到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比如充满花香的雷司令和莫斯卡托,风格优雅细腻的香槟,还有老年份的Barolo、波尔多和勃艮第……
《欢乐颂》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待国产食材?
李展旭:我们以往认为比较名贵的食材都是需要进口的,但现在黄海、胶东、南海养殖的水产品也出现在高级的餐桌上,像竹荚鱼、鲍鱼、鱼子酱这些,质量都越来越好了;“烟薯25”是烟台农科院培育出来的品种,口感特别软糯,还会散发出一点“怀旧”的香味;北京本地的食材,我们用山楂和橘子做甜品。
疫情的时候,我在网上关注了好多助农的商家,还有大学里的研究院,看他们卖的种子。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卖核桃的人,他的核桃都被扒了皮卖出去了,留下了一堆青皮没人要,正好那段时间我需要做一些装饰性的摆盘,就把他的核桃皮都买了下来。核桃皮自然风干后,会形成一些漂亮的形状,无论作为装饰还是餐具器皿,都很有中国的风格。
三联生活周刊:那国产葡萄酒呢?
李晓龙: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就有个挺单纯的想法,特别想把中国的葡萄酒卖到美国去。我有些做葡萄酒教育的师兄师姐,他们会说在葡萄酒专业考级时,读到过中国产区的内容,但没有渠道喝到中国这个新兴产区的产品。
很大程度上,酒是一种和情感有关的东西,比如年轻人喜欢啤酒,江浙沪很多人家都会自己做黄酒,人们在一些固定场合会喝白酒。葡萄酒在中国其实刚刚开始和消费者产生情感联系,特别是国产葡萄酒,人们逐渐开始了解银川、香格里拉、蓬莱这些产区。我们在给不同的餐厅选酒时,会选出一些中国酒,并做出分类。举个例子,“曲廊院”是那种中式人文气息的餐厅,所以我们就把酒分成“闲”“情”“雅”“趣”四个品类,对应的分别是充满果香的,简单易饮的;有情怀、历史的;风格优雅、经典的;小产区,罕见的。
葡萄酒正在成为餐饮业中不可或缺的商品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有一些报道,说餐饮业正在经历一些危机。
李晓龙:就目前看,餐厅的收入多少都会有些影响。这段时间对于侍酒师来说,如何让食客尝试到新奇的、有性价比的酒,也算是个很有意思的挑战。另外,餐饮行业的人员的稀缺,也是一种新的危机。“00后”的年轻人,大多不会选择进入餐饮行业,一方面他们的经济状况比过去好了很多,互联网又提供了各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选择做餐饮服务肯定是个要吃苦的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想对同行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呢?
李展旭: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方向可以去发挥的,无论是从大的菜系里,还是垂直于某种食材、烹饪,都能碰撞出火花来。我建议大家别急于做成什么,多出去走一走,尝一尝,试着让自己接受新鲜的味道,发现中国元素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47期)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