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新业态,新科技,“保险科技”新十年将向何处去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一批头部互联网平台与金融业务的初次接触拉开了后续金融科技快速成长的大幕。同样在这一年,传统保险业积极“触网”,拥抱数字化转型新时代的到来。
十年荏苒,我国保险业的科技化进程从萌芽走向成熟,从单点突破到全面爆发,并愈发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但行至保险科技发展第一个十年节点,伴随技术的更新迭代,科技与保险业的融合也无法避免地面临新一轮挑战,包括传统业务如何与金融科技更好融合,保险业务在科技助力下如何兼具业务的健康发展与更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如何在运用科技服务客户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等。显然,这些难题的解决既需要宏观视角,也需要微观视角;既需要保险业自身的努力攻破,也需要多个行业协同合作,跨界共享新视野、新思路,携手推动保险业深层次的数智化转型。
因此,一场跨界的思维碰撞、升维的技术探讨、破圈的联合共创变得格外必要。日前,由阳光保险集团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2023)保险科技数智大会暨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筹备会”在阳光金融城盛大召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精算师协会以及来自150余家保险企业、保险科技企业、科技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近300名企业高管、行业资深学者专家出席会议。
这场大会正是保险业在时不我待的责任与使命下、聚集起保险科技智能的全部力量,全面加快保险业的科技智能创新突破的务实举措,致力于以科技助力中国保险业走在世界前列,以科技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破局保险科技新十年,共创生态链接平台
过去十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险从业者的共同探索与耕耘下,我国保险科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企业层面,我国保险业迎来一批保险科技公司,用全新业态推动保险业技术创新与业务变革;在产品层面,大量互联网保险产品涌现,其凭借投保、理赔便捷等优势为客户带来全新保险体验,更让大众进一步认知保险、贴近保险;在技术层面,从早期的网站、搜索引擎、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发展到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赋能并融入保险业,为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巨大动力。
但目前,金融科技走向全新发展阶段,对于新技术的规范应用,对于“业科融合”的新路径,对于技术落地的可行范围,乃至对于消费者的保护等,都是现阶段需要不断解决的难点。
同时,政策层面也为金融业科技发展提出指引方向与更高要求。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摆在首位。这背后也释放出将科技作为推动建设金融强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信号。
因此,摆在面前的问题更加具象化:何以开启保险科技下一个十年?何以推动保险业的全面深度转型?
此次大会便提供了重要的破局思路。正如本次大会发起人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在致辞中分享道:“我们所有的保险企业、科技企业、保险科技创新组织,应该交流起来、合作起来、团结起来,聚合中国保险的科技力量,借助全球科技进步的成果,推动保险科技真正成为推动保险业全面升级和建设金融强国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显然,“单兵作战”的路径已无法匹配眼下的新格局,唯有协同合作、共享共建方可找到保险科技的突破点。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阳光保险集团还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等研究院、国内实力保险企业、科技公司相关平台组建了“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成为保险业首个高规格科技共创平台型组织,旨在整合科技、保险、投资等领域的行业力量,以“产、学、研、用、投”五位一体的新模式,积极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深度连接、稳定可持续的生态链接平台。
目前,经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筹备组初步探讨设想,该“联合体”将以“信息汇集的聚合平台”“产研结合的立项平台”“孵化投资的交易(撮合)平台”“人才交流的合作平台”“风险识别防范的预警平台”履行自身职能,并紧紧围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的相关领域,积极开展重点保险科技项目的攻关落地,提升保险业整体智能化水平。
或许,跳脱出“就保险论保险”的视角,寻求更广泛、更延伸的跨界思路,正是开启保险科技新十年的重要起点。
瞄准大模型新技术,共寻价值突破点
随着大模型技术呼啸而来,席卷各个行业领域,保险业也在新的技术底层上实现革新。为探索行业的重构,联合产学研各方,对技术及其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变得十分必要。
本届大会上,由阳光保险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学会、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共同研究编写的《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聚焦大模型关键技术与核心能力,结合政策环境,深入剖析大模型在保险行业的多维应用场景与价值,为保险行业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实现价值创造,提供实用参考建议。
事实上,大模型技术与保险业在底层逻辑上存在天然契合性。一方面,大模型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一切数据,从而具备更高的准确性、更强的泛化能力、更低的应用门槛,实现了在传统深度学习基础上的性能飞跃,满足了各行各业在多元场景中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保险天然就与数据紧密相连,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保险成为大模型技术的绝佳应用领域。
当前,包括人保、平安、太保、阳光、泰康、众安、Zurich Insurance、Paladin Group等在内的国内外保险公司和保险科技公司已经迅速行动,围绕大模型研发及应用进行布局,启动大模型在保险应用的主题创新。
比如中国人保充分利用人保海量语料、数据及行业知识的优势,打造了自主可控的人保大模型,并在代理人赋能、智能客服等场景试点应用,以MaaS方式为集团各公司提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产品和技术服务。平安人寿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产品,主要用途在于协助代理人更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平安健康打造了专门为医生服务的“ChatGPT”⸺AskBob智能医生,可为医生提供个体化精准诊疗推荐和辅助决策。阳光保险大力建设了以GPT大模型为核心技术能力的阳光正言大模型开放平台,实现了阳光GPT技术关键能力输出,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个性化能力。
同时,阳光保险以GPT技术底座支持“三个机器人”的重点应用。目前核心保险客服领域均可完成自助办理业务;在销售端已实现客户洞察、智能辅助、智能替代三项核心能力,可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管理培训方面可利用人机语音互动的方式,为业务人员提供全天候的沉浸式场景陪练等。
伴随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愈发深度介入行业发展,保险业也将进一步从提升业务经营、客户服务质效到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与百姓民生质量,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为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两篇大文章提供有力支撑。
正如白皮书所指出,大模型和保险的结合将从“能力涌现”逐步走向“价值涌现”,其价值创造也将向从量变到质变、从改变到变革、从变革到颠覆逐步演进。这一转变将重塑保险行业的商业模式,引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开启保险业新的发展篇章。
时代为保险业赋予了新机遇与新使命,科技则为保险业提供新动能与新引擎。若要回答关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问,必然离不开科技这一元素。借由本次大会的召开,不妨期待保险业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继续探索保险与科技更加深度的融合方式,创造保险行业从科技赋能向科技引领的更多可能性。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全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