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岩教授:聚焦机制,揭秘养血清脑制剂有效治疗高血压背后的故事!
近期,在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上发布了李小鹰教授牵头开展的《养血清脑丸联合氨氯地平对血虚肝旺证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该研究证实养血清脑制剂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改善舒张压变异性,对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同时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会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教授韩晶岩先生详细介绍了养血清脑制剂改善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根据血管直径,体内血管可分为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静脉等,其中,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为微血管,占血管总数的90%。微循环是指微血管区的血液循环,以及微血管与组织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韩晶岩教授表示,高血压时,除了小动脉的平滑肌收缩,还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血流不畅、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白细胞与血管壁粘附,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质膜微囊增加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开放,血浆白蛋白和液体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渗出,并停聚在脑微血管周围,压迫微血管,加重血流不通。这种脑微循环障碍可能与高血压引起脑压增高、头晕、头痛密切相关(图1)。此外,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还可导致微血管的基底膜损伤,血小板粘附和纤维蛋白活化,形成血栓(图1)。因此,改善脑微循环障碍是治疗高血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现有的改善压力负荷的降压药可以舒张高血压患者的小动脉,降低血压,但是,解决不了微血管渗出问题。
图1. 微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
微循环障碍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人体一个细胞内至少有6700多个蛋白,这些蛋白组成了复杂的“网络”,可以说我们的机体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多数疾病都是因“网络”出现了异常所致,而非仅是某个蛋白异常。“网络”异常是重大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治疗疾病需要综合地调控“网络”。
韩晶岩教授强调,由一个成分形成的药物,可以干预一个或若干个靶点。但是,单一成分不足以调节人体和疾病网络。中医将疾病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辨证论治,整体调控。中医将具有多种成分的中药,按君臣佐使配伍,组成了可作用于多靶点的方剂,对疾病的某个环节进行网络调控。因此,中医药在多靶点网络调控方面具有优势。
养血清脑颗粒(丸)是治疗头痛和头晕的复方中药制剂,在养血的四物汤(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活血作用的鸡血藤和延胡索,以及具有疏肝平肝的钩藤、夏枯草、决明子等(图2)。
韩晶岩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养血清脑制剂既可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改善脑灌流量,又可抑制脑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浆白蛋白渗漏和白细胞粘附、减少海马和皮质区微血管周围的水肿和微血管闭锁。其抑制脑微血管渗出的作用与其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和粘附连接蛋白低表达,从而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开放,以及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Caveolin-1的高表达相关(图3)。
图3. 养血清脑制剂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脑微血管渗出和微血管周围水肿的机理
此外,其团队的最新研究还证实,养血清脑制剂抑制脑梗死4.5小时tPA 溶栓后的小鼠脑微血管渗出和出血。该作用与其上调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中的ATP合酶的亚基ATP5D的表达,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和粘附连接蛋白的低表达、排列不连续相关。养血清脑制剂抑制脑微血管出血的作用与其抑制白细胞与微血管粘附、浸润,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MMP-9,抑制血管基底膜的IV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蛋白降解相关。
另外,韩晶岩教授指出,养血清脑制剂还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包括增加脑灌流量、抑制脑微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抑制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血浆白蛋白的漏出,进而发挥抑制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总 结
韩晶岩 教授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主任 新体制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 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院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 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实验室 主任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微血管病研究所 所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微循环)重点学科 学术带头人
兼任国际微循环联盟执行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日本临床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日本微循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兼任气血专业委员会会长、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共同主编、Microcirculation 副主编、Frontiers in Physiology-Vascular Physiology副主编等。在血瘀和活血化瘀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101篇。H指数38。主编《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中医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1月)。获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技术)二等奖,获2020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微血管屏障的气虚不固摄和补气固摄的科学内涵被初步揭示”入选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