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松弛感”绑架的年轻人 |一种新的网络规训情感2022-10-10 14:10近期,社交平台上刮起了一阵“松弛感”飓风。以外在风格为始,网友们从情绪管理、生活状态等方面对“松弛感”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全民内卷环境下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但与此同时,祛魅“松弛感”、赞扬“不松弛”的声音也越来越高。那么“松弛感”这一概念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精神出路还是仅仅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幻梦?松弛感为何令人着迷?从外在表现看,松弛感是刘敏涛老师唱红色高跟鞋时的三分凉薄,三分饥笑,四分漫不经心,又或许是,泰坦尼克沉没时,面对无法挽回的悲剧,小提琴手依然恪守岗位,优雅演奏直面死亡…更进一步,小红书及豆瓣有人分享了在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身上发现的松弛感:重要场合忘带必需的东西不慌乱;面对问题和麻烦时第一反应不是责备犯错的人,而是想解决办法;对待感情拿得起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在曾红极一时的网络鸡汤里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松弛感的来源——松弛感是一种底气。《十三邀》中 ,画家何多苓和许知远无意中谈到“松”和“紧”的关系。何多苓提起他曾握过郎朗和林丹的手——在非工作状态下握起来柔若无骨的手,在弹奏或挥拍时却有万钧之力,所以“松”其实是以“紧”为基础的。因此也可以说,我们看到的松弛只是一种表象,背后是经过历练和沉淀的举重若轻。在充斥着纠结、焦虑和由此带来的精神内耗的当下,“松弛感”,无异于一股清流,被注入到比冬天的沙漠干皮还紧绷的年轻人的生活里。而和躺平不同,松弛感是贵妇醉卧而非葛优瘫,具有一种美感。这样一种状态的出现,让我们不禁感叹,“哇,原来还能这样子生活”。可短暂的惊喜过后,不禁又陷入了新的焦虑,这样的生活状态,好像也离自己很遥远?松弛感其实真的很贵提到松弛感的最大阻碍,首先就是焦虑。“现代社会是个“延迟回馈环境”,我们在当下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能在未来兑现成某种回报。而延迟回馈环境意味着持续的不确定性,属于未来的威胁在当下困扰我们,形成了一种“错位”。与之极为不匹配的是,我们的大脑却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相应的进化,它们依旧保持着适应即时回馈环境的状态,因此我们很容易感到焦虑。”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是一种生物本能。在当下的社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更加剧了我们的紧张情绪。而“松弛感”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求我们战胜这种本能。除了焦虑的本能外,包括家庭教育、文化传统、人生阅历在内的一系列因素都可以解释为什么拥有“松弛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家庭教育 以大气知性为代名词的主持人董卿,也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松弛。她在一次访谈中回忆,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父亲从小对她“只有挑剔,没有鼓励”,耳提面命、完美主义式的严苛教育让她感觉自己像“轮子上的仓鼠”——一直在奔跑,却始终逃不出他人设置的桎梏。也因为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让她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不允许自己出半分差错。 成为主持人后,一刻不停地前进让董卿在饱尝收获的满足与喜悦的同时,也对意外不知所措。在09年的春晚口误之后,她变得加倍努力,认为自己是为“工作而生”,以致“每天收工之后就会特别空虚、失落,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直到某一天,她察觉到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上台不再有激情,我开始套着模板主持了”,她才意识到是时候停一下了。后来,她用了近十年时间终于和心中的理想和解。如今她依然习惯为目标全力以赴,但不再执拗地只要求成功。我们也因此得以看到一个依然知性优雅,却更加从容松弛的董卿。 有的人足够幸运,从小生活在松弛的沃土中。家长采用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方式,鼓励尝试、包容错误的教育理念,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等都会让一个人更容易建立面对风险和意外时的韧性。但正如我们不能苛责自己一样,我们也无法因此苛责曾经在更不松弛的环境中成长的父母辈。2)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光明网在对“松弛感”的分析中提到, “有秩序、守规矩、能自律”,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够放松。很多人提到,自己的紧张感就是从原生家庭中来。除了文化传统,也和父母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买根葱都想让人饶头蒜;怕浪费好东西;任何的突发事件,都意味着额外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虽然今天的社会已经摆脱了极端贫困,但留存在记忆中的匮乏感,依然在无意中影响着下一代。面对一只失手打碎的碗,依然会下意识地紧张,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负罪感,因为不够松弛的种子在幼时就已埋下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身体里。豆瓣“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中,有一篇引起几千人共鸣的帖子,叫“羡慕有钱人家孩子的松弛感”。认同这一观点的豆友们认为优越的经济基础为一个人提供了巨大的底气,这种底气在为他们解决了生存的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去经历和尝试,同时也为他们带去自信,使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想法,不会轻易被外部环境所卷和被他人的想法pua。即使并不绝对,但是不可否认,更好的物质条件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试错成本。“多选择”可以分散风险,“有退路”让我们变得不那么畏首畏尾,因为结果带来的影响即使负面也产生不了毁灭性打击,所以关注点自然而然可以更多放在过程上。正如那句歌词所说,“看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惆怅。”3)人生阅历除了与生俱来的底气,更多情况下,我们向往的松弛感,其实是在一次次的经历、迷茫、受伤和痊愈之后培养出的耐受性,是量变引起的质变。通常我们面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时会有一种松弛感,以山珍海味为一日三餐的人面对玉盘珍馐时内心是波澜不惊的,见过无数疑难杂症、生离死别的医生面对疾病和死亡会比普通人表现得更为镇定。胡少卿老师在近期的一篇文章《柔和的力量》中讲了一件很小的事:他的学生因为迟交了两三天作业,诚惶诚恐地给他发了许多抱歉和对不起,而他没有责备这位同学,并回信宽慰了他。谁知那位同学竟因为这封简短的回信感动到流泪。在讶异于这位同学“夸张”反应的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届年轻人的发条拧得太紧了。在《看理想》的采访中,他提到,正是因为自己也有这种面对庞然大物时的恐惧、担心被苛刻对待和被粗率的规则裁剪的压力,以及近期的亲身经历,才能让他如此敏锐地觉察到学生的处境并能给予适时的理解和关怀。 这是一个过来人将松弛感传递给年轻人的温柔故事——同样身处紧张压抑的环境之中,同样有过焦虑和恐惧,在一次次地经历、应对和反思的过程中,他将自己半生的经验和感悟化作温润的春水,无声地滋润着干枯渴雨的草木。别让松弛感成为新的“网络规训” “松弛感”这一概念本身所代表的状态自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继躺平和佛系的“消极无为”之后,“松弛感”中藏着年轻人对自身能力和心态的双重期许。但是,松弛感是人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用松弛感来要求自己多少显得有点上帝视角。正如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我们这个社会非常善于制造概念,然后大家就会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无一例外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我们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暴政。”说到底,“松弛感”这一概念是“人均身高180,学历985,月收入过万”的社交媒体的产物。而这一听上去优美又新鲜的概念,不过是一系列我们早已懂得的道理或向往的状态的统称或是变体。社交平台需要源源不断的话题和热点来维持自我供给,而它赖以生存的正是每一个努力而又焦虑着的个体对于自我困境的关注和无情审判。既然对于松弛感的解释中有一种叫“允许一切发生”,那么不妨让松弛从现在开始——即“允许自己不够松弛”。“内在世界稳定了,无论遭遇什么,情绪都有足够的韧性,允许自己做个无力的人、悲伤的人、害怕失败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害怕,才有可能冷静下来,寻找解决的方法。”1.《崩溃的董卿》, 作者: 最人物出品,公众号: 最人物2.《焦虑,不是你想的那样》,作者:Vicenzi,公众号:利维坦3.《“松弛感”是个什么感?》,作者:陈艳欣、汪一,公众号:央视网4.《“世界最终要靠温柔的人” 》,作者:看理想编辑部,公众号:看理想5.《“松弛感”,是不松弛也可以》,作者:看理想编辑部,公众号:看理想6.《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作者:加藤谛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2作者:吴佳木编辑:蒋冰心你可能还喜欢:点个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