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退休了,但还没老——系龄人 & 腾讯新闻《解法》

我退休了,但还没老——系龄人 & 腾讯新闻《解法》

健康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流动性增强和家庭观念的转变,不少老年人选择远离子女和自己的配偶或者父母生活。相比于照顾孩子,照顾老年人往往更难获得价值感,尤其是被照顾的一方境况始终不见好转,照顾者的热情往往会被不断消磨,进而对自己的牺牲产生怨气。更令人难过的事,相较于处于更弱势的被照护者,作为照护者的老年人往往得到的关注更少。


引言


“我老了,没用了。”这是我奶奶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她做的饭我们吃少了,她会这么说;她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也会这么说。这句话的出现频次随着我和堂哥的独立长大逐渐增高。她一方面喜欢和自己的老同事老邻居们炫耀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孙女长大成人,另一方面又开始担心我们越飞越高对她不再需要。这对于一个将自己过去几十年全部奉献在照顾孙辈的不识字的老人来说,的确残忍。


我奶奶的恐惧并不是一个个例。目前,中国大约有2500多万65岁以上老年人觉得自己无用,6000~8000万老年人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或正在逐渐变老且落后于社会进步(1)。自我无用感正在成为中国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战。在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中国老年人自我无用感影响因素及其死亡风险研究》(2),在其中就明确指出自我消极老化心态和自我无用感不利于老年人健康,并会增加死亡风险。


1

更长的寿命,不变的老年标准

前几天,一个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伯伯退休。我妈跟我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先是感叹了一下时光飞逝,这么快伯伯就60岁,再是惊叹他平常又是打网球又是玩滑板,一点都没有“60岁”的样子。毕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他今年也要被划归到“老年人”的行列了。


“这年头,什么都在涨,就是老年人的评价标准没有涨。你还有五年也要是老年人了。”我跟我妈笑言。


“呸呸呸,你才老年人呢。我反正不老。”我妈一听到老年人三个字,立刻反驳道。

是啊,60岁的划归标准其实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产物。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人类的预期寿命在增加,但身患严重疾病生活的时间并没有增长。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生活时间正在增加。但这个变化并没有体现在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之上。好像一到60岁,人就突然步入了的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


不够合理的老年人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年群体的自我无用感。老年人退休后,工作成就感缺失,社会互动减少,在过去几十年里所习惯的成就感模式被打破,他们需要找到新的自我认同感的来源,这也让自我怀疑更加容易出现。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表示,自己的父母在刚刚退休的前六个月都出现了“退休综合症”,情绪多变、容易焦虑,还时不时念叨着自己的工作往事。“我爸明明退休前每天都念叨着太累了想赶紧退,还时刻跟我学习怎么摸鱼。结果真退休了,又开始念叨没人陪没事干,动不动还要回原单位一趟看看。我跟他说人家不嫌你烦啊,他还骂我。”在收集这篇稿件的案例时,一个朋友笑着吐槽道。


一般来说,老年人出现短暂波动的自我无用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长期的自我无用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项针对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的总体患病率为22.7%(3)。老年人群自杀问题也日益严重。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杀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自杀率是其余年龄段的6.2倍,8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率更是全人群的7.02倍(4)。



2

都说祖孙隔代亲

但老年人的快乐需要的不仅是孙辈的笑容

“我活着,就是想看到你和你哥哥好好长大”,这是我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

研究的确发现,家庭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家庭支持度越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死亡风险降低11% (5)。


中国大多数老一代人都将家庭生活、良好的代际关系、与子女同住视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撑。不少老年人都在退休后选择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帮助子女照看孙辈。虽然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父母的一生就是为了孩子奔波的一生,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又开始照顾孙子,永远没有时间做自己。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老人的自我认知与家庭的高度绑定。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关父母与成年子女同住后产生矛盾的新闻也屡建报端。即使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继续创造并提供价值,其自身价值感仍有可能缺失。经历过饥寒年代的祖辈和年轻父母在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起居饮食、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分歧(6)。各个社交平台上,类似于“千万别让婆婆带娃,你一定会后悔!” “亲妈和我因为孩子吵架了”等吐槽长辈带孩子的贴子总能成为流量密码,收获一众讨论。我妈就曾跟我感叹,“我以后帮你带孩子,你可千万别去网上吐槽我啊。有啥话当面讲。”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步更新教育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卢乐珍教授就指出,隔代教育的理想状态是“身教型”和“民主型”。“身教型”指的是祖辈为孩子树立榜样,示范正确的言行举止,让孩子在与祖辈的朝夕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民主型”则是确保家庭中所有成员的意见和看法都及时得到交流和反馈。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趣的分享。爷爷奶奶和孙子每个月都会进行一场比赛,看谁能坚持每天十点半前睡觉,看谁能坚持每天跑步,看谁能坚持每天读书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老人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坚定了自己还能做成一些事儿的信心。


另一方面,0—3岁本就是“猫狗嫌弃”的年纪,照顾任务繁重。不少老年人都因为照顾孙辈而落下疾病,加重身体负担(6)。照料孙辈还严重挤压了老年人社交及从事自己业余爱好的时间,让其在“孩奴”的角色中苦苦挣扎的同时更加与社会脱节,造成家庭、社会价值感双料缺失(7)。我朋友的妈妈就跟她抱怨过,自从来照顾外孙,她一次广场舞都没跳过。再回到舞蹈队,她已经从领舞变成群舞了。


我朋友听到妈妈的抱怨后,开始刻意为母亲营造更多的个人空间。主动为母亲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将部分育儿任务通过家庭排班表的形式分担到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并定期为其报名旅游团,彻底远离育儿角色。当然,为了不让母亲认为自己是嫌弃她不会带孩子,她依旧保持着定期和母亲询问、分享育儿经验的习惯。


3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需要更强大的社区支持


如果说,照顾日渐成长、总能带来希望的孙辈都不代表老年人一定能获得自我满足,那些照顾日渐衰弱的父母或者配偶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就更值得关注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流动性增强和家庭观念的转变,不少老年人选择远离子女和自己的配偶或者父母生活。相比于照顾孩子,照顾老年人往往更难获得价值感,尤其是被照顾的一方境况始终不见好转,照顾者的热情往往会被不断消磨,进而对自己的牺牲产生怨气。更令人难过的事,相较于处于更弱势的被照护者,作为照护者的老年人往往得到的关注更少。

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与医学人类学教授Arthur Kleinman的妻子Joan不幸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靠着意志力与爱独自支撑着对妻子的照顾。尽管Kleinman不断增加照顾妻子的时间投入,但妻子始终不见好转,直到双目失明、认知受损、性格大变,甚至忘记了Kleinman的存在。Kleinman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名为《照护》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不难看到,尽管Kleinman已然是精神病学、人类学、全球卫生以及医学人文领域富有盛名的学者之一,在整个过程里依旧充满了无望与无力感。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六七十岁老人照顾九十岁的父母正在成为趋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朱玲,在《低龄与高龄老人的合作与冲突》一文中记录道:在照护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几年中,朱玲妹妹因神经紧张,诊断为双侧半规管轻瘫,只好提前“下岗”, 弟弟筋疲力尽,也在不得不抽空住院清理肠息肉,顺便也休息几天。不过好在他们还有兄弟姐妹,有困难可以互相帮扶。而几十年后,当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老年,如果他们的父母将来不幸失能失智,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一个60岁老人面对两位80岁老人,这中间又将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在瑞典,社区有专门家属顾问(anhörigkonsulent)为照顾老人的家属提供支持,为老人家属做照护教育、心理辅导、咨询服务、策划老人家属活动等,还会对对在家庭中照护其他老人的老人给予资金补贴。基本上,在照护上遇到困难,都可以到社区寻求帮助。在中国,这类帮扶通常依靠民间进行。在豆瓣上,类似“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 ”、“老年痴呆亲属自救会”的群组常年活跃,大家都习惯于在跟自己有相同困境的陌生人身上寻求更多安慰。《那种无力与愤怒交织的每一天》《阿兹海默折磨的到底是病人还是家属》之类的贴子不断涌现。发帖人可能也知道自己只是在抒发情绪并不能得到什么实用信息,但在崩溃即将到来的一刻,或许情绪抒发就是最好的解药。


3

让老年人摆脱年龄焦虑,相信自我的价值


56岁的苏敏阿姨是一个有着百万粉丝的旅游博主。两年前,为了逃离压抑的婚姻生活,她踏上了自驾游的旅途。两年的旅途不仅让她收获了粉丝与关注度,也让她鼓足了勇气在近日正式决定离开这段“折磨”了她三十余年的婚姻关系。在苏敏阿姨两年后第一次回家的vlog里,她的丈夫用充满轻蔑地语气质问她“你终于知道回家了。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毫无尊重可言。在被老伴斥责后,阿姨没有说话,只是继续为家人做好了饭菜。在这个视频里,苏敏提到这就是她过去三十年的婚姻常态。

《中国老年人自我无用感影响因素及其死亡风险研究》里提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具有自我无用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下,女性长期处于服从者和依赖者的弱者地位,整体获得的尊重感较少。当这些女性步入老年后,年龄与性别的双重压力会进一步加深她们的自我无用感。幸运如苏阿姨利用旅游找到了逃离的出口,但有更多不幸的老人只能在反反复复的纠结中继续挣扎。

想要让这部分老人脱离苦海,就需要在观念上让其相信自己的价值。虽然不是每个老人都需要或者有能力在路上奔驰,但是家人依旧可以在日常相处的细节处肯定老人的情绪,让其感觉到自己被支持的尊重。

举一个例子。我朋友的妈妈每次洗碗时,都会把钻戒脱下来摆在料理台上。有一天刚好碰到钟点工来。在钟点工离开后,她妈妈的戒指“不翼而飞”,于是便向女儿抱怨是不是钟点工偷走了戒指。虽然我朋友觉得自己妈妈并不应该随便怀疑他人,但考虑到母亲刚刚退休在家,在聊天里也几次提到觉得自己退休后觉得有些迷茫,她害怕直接反驳母亲会让母亲觉得女儿胳膊肘往外拐,在否定自己的记忆和判断力,进一步造成降低自己价值感。她决定先肯定母亲的情绪,“天哪,太可怕了!”,再把焦点放在事实面,让母亲找找是不是还少了其他东西。结果找着找着,她的母亲就发现戒指掉落在了地上的角落里,主动提出刚才是自己着急时多虑了。

我朋友的做法便是一个极佳的为老人精神助力的样本。在老人陷入恐慌时,先给予肯定的情感支持,展现出“我懂你,我要是你,我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千万不要低估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它会在第一时间产生镇定抚慰的效果,让老人走出被抱怨占领的情绪化状态。然后,再将焦点放在实施层面,这会比教育性或者理论性的语言有更小的威胁性,更容易被人接受,也会让老人相信“我们是在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如果猜忌严重到出现幻想或幻觉,还是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最基本的处理原则都是在涉及老年人自身的事情上,不要自以为是地包办代办,而要多问问老年人自己的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关注或询问老年人有什么想要完成的心愿,帮助他们一起实现它,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被肯定感,从而相信自己对于生活的掌控力。

在最新一期视频里,苏敏阿姨宣布自己希望与丈夫离婚的信息,其中就指出自己女儿对于这一决定的支持。苏敏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摆脱了自我无用感有助于让老年人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的改变,也更有能力摆脱生活的第一鸡毛。想想看,在传统伦理中,我们总会说:“年龄这么大了,就别折腾了。忍了一辈子了,还差这一会吗?”在面对他人的生活变动时,也总是说:“趁着年轻,别耽误太久。”这些话其实反应的都是对于老年人的不信任甚至是蔑视— 他们不配也没能力去尝试其他可能。在这里,我们不是鼓励老年人全部逃离家庭,我们只是提出年龄并不是做选择的必要条件。与其用年龄来思考该不该做一个事情,不如用自我无用感或者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来评估自己有没有完成某一件事情的能力与勇气。

尾声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和我父亲聊天。他说:“我现在特别害怕,害怕你不再需要我了。”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个维度。我原以为,我独立了父母就该放心了。但殊不知,我自己已经为独立做了很多年的心理准备,而我的父母还尚未完成思维转变。几年过去,我父母开始适应了我不再那么需要他们的现实。但在他们逐渐逼近退休年龄的岔口,我的母亲又开始有意无意地问我:“以后你要是有孩子了,我去帮你带孩子可以吗?我去帮你烧饭怎么样?”我笑言她每天打网球、旅游那么忙,哪里有空管我,她立刻反驳道“那不一样”。

跟朋友聊起此事,不少人都表示深有体会。一个朋友就提到从小带大自己的奶奶在自己上大学后突然开始迷恋排队抢便宜鸡蛋。一开始家里人对奶奶怎么突然变得爱占小便宜的行为表示不解。直到后来在和家里人的争吵里奶奶脱口而出:“崽崽不在家了,我也不知道干啥子嘛”,才知道这背后对应的老年人的空虚与害怕。

在帮助老年人维持必要的自我价值感上,家庭,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我们不希望这篇文章到最后成为大家的心理负担,开始时刻担心自己是不是会伤了老人的心。大家要做的其实就是多鼓励、多肯定的鼓励式养老。老人没那么坚强,但也没那么脆弱。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那么一点知道自己还有用的尊重与肯定。

(1) Gu D. Brown B. Qiu L. Self-perceived Uselessness is Associated with Low Likelihood of Successful Ag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J]. BMC Geriatrics,2016a(1):172-183.
(2) 赵媛, 许昕, 冯宁, 顾大男. 中国老年人自我无用感影响因素及其死亡风险研究. xi
(3) 欧阳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2,07)欧阳铮:老年抑郁症群体急需关注.http://www.crca.cn/index.php/16-research/732-2022-07-13-05-17-49.html
(3) 苏永刚, 王睿, & 杨同卫. (2022). 健康中国视域下老年人群自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60(2), 8-13.
(4) 武剑倩, 钞秋玲, 陈媛. 家庭环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 17(2): 223-228.
(5) 南希, 莫罗, & 豪厄尔. (2011). 生产性老龄化: 理论与应用视角. 人口与发展17(06).
(6) 李连友,李磊,万叶.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隔代抚养与社会参与的角色 冲突及调适——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分析.行政管理改革. https://doi.org/10.14150/j.cnki.1674-7453.20210210.001 
(7) 吴培材.照料孙子女对城乡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基于 CHARLS 数据的实证研究 [J].中国农村观察,2018(4). 


END

撰稿及校审:思岩、敏珺
校审:合成
排版:Tracy

“系龄人”简介

系龄人”是一个由90后海内外顶尖名校校友创立的国际化、跨学科、网络化的老龄产业研究平台我们希望在“银发浪潮”的巨大挑战里做一个创新解决方案的汇聚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目前我们的社群成员主要为来自哈佛、MIT、牛津、复旦等顶级名校的研究人员,来自苹果、华为、平安、泰康等头部企业的科技从业者和康养行业人士,来自明星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以及康养领域投资人。


“积极老去”主题共创计划简介


“积极老去”是由腾讯新闻和腾讯SVV发起的主题共创计划,关注老龄化议题,旨在通过联合多方共创的模式产出优质内容,实现影响力传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为什么我想和你一起「积极老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超快充卷起来了,但还难以替代燃油车丨焦点分析年度最强「恋爱脑」:男友没钱吃饭,我退「卫生巾」养他注射辉瑞疫苗第二剂加强针后的超敏反应相爱,但还是想一枪崩了他。黄光裕被曝言语侮辱讨薪员工;水滴公司第三季度营收7.7亿元;腾讯新专利可实现虚拟形象聊天……看电视连续剧《庭外·番外》重磅|加拿大通胀终于降了,但还得勒紧裤腰带,房子难买,房租开始大涨马斯克正式收购推特,乐歌回应升降台藏摄像头,腾讯新专利可合并重复消息,奔驰召回1.14万辆电车,这就是今天的其它大新闻!腾讯新职场综艺开播!留学生画PPT怒怼甲方火上热搜...谁能决定我们「离开」的方式? —— 系龄人 x 腾讯新闻《解法》从菜园到餐桌(5)酱烧青椒肉丝,豆角炖排骨,豆角炒饭,萝卜缨子炒毛豆背包露营-雷尼尔 2022-(上)工作35年的老妈退休了,每月养老金竟然有7165元……“每次买腾讯都碰上腾讯回购” 段永平再加仓腾讯 碰上腾讯年内第75次回购四年前徒手夺刀的56岁老民警,现在该退休了吧3000点,破了!茅台猛跳水,这两只白马大跌!养殖股爆发狂掀涨停潮!煤炭石油猛拉!半导体集体重挫,股民:心凉了,但还不慌……刚刚!世卫重磅发声:全球90%人口对新冠病毒有免疫力!但还没到这步…文学城还能生存多久?联通、腾讯新设合资公司,与母公司股权无关魔鬼塔里没魔鬼,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 I 旅行分手困惑:我学习了共情,但还是不知道对方要什么,怎么办?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沃尔夫:我们非常喜欢里卡多,但还没决定贝嫂失控爆哭!儿子怒吼:没老婆活不下去!新闻第39期 | 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立法的创举——从《数字市场法》看欧盟平台经济规制新思路第一批整顿职场的00后,已经提前退休了《解放战争》里,竟找不见解放战争摧枯拉朽的致胜关键58岁民警国庆期间在岗牺牲,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德国微软实习面试竟然要这么多轮,但还蛮有趣别等老了,再想起养老——系龄人×腾讯新闻《解法》他当时害怕极了,但还想表演"超人归来"…95后,退休了我都想退休了,他们竟然还要去“卷”年轻人系龄人月报【2022年11月】为什么你很累,但还是想熬夜?丨“报复性熬夜”说的是你吗?丨外刊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