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了,但还没老——系龄人 & 腾讯新闻《解法》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流动性增强和家庭观念的转变,不少老年人选择远离子女和自己的配偶或者父母生活。相比于照顾孩子,照顾老年人往往更难获得价值感,尤其是被照顾的一方境况始终不见好转,照顾者的热情往往会被不断消磨,进而对自己的牺牲产生怨气。更令人难过的事,相较于处于更弱势的被照护者,作为照护者的老年人往往得到的关注更少。
引言
“我老了,没用了。”这是我奶奶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她做的饭我们吃少了,她会这么说;她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也会这么说。这句话的出现频次随着我和堂哥的独立长大逐渐增高。她一方面喜欢和自己的老同事老邻居们炫耀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孙女长大成人,另一方面又开始担心我们越飞越高对她不再需要。这对于一个将自己过去几十年全部奉献在照顾孙辈的不识字的老人来说,的确残忍。
我奶奶的恐惧并不是一个个例。目前,中国大约有2500多万65岁以上老年人觉得自己无用,6000~8000万老年人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或正在逐渐变老且落后于社会进步(1)。自我无用感正在成为中国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战。在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中国老年人自我无用感影响因素及其死亡风险研究》(2),在其中就明确指出自我消极老化心态和自我无用感不利于老年人健康,并会增加死亡风险。
1
更长的寿命,不变的老年标准
前几天,一个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伯伯退休。我妈跟我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先是感叹了一下时光飞逝,这么快伯伯就60岁,再是惊叹他平常又是打网球又是玩滑板,一点都没有“60岁”的样子。毕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他今年也要被划归到“老年人”的行列了。
“这年头,什么都在涨,就是老年人的评价标准没有涨。你还有五年也要是老年人了。”我跟我妈笑言。
“呸呸呸,你才老年人呢。我反正不老。”我妈一听到老年人三个字,立刻反驳道。
是啊,60岁的划归标准其实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产物。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人类的预期寿命在增加,但身患严重疾病生活的时间并没有增长。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生活时间正在增加。但这个变化并没有体现在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之上。好像一到60岁,人就突然步入了的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
不够合理的老年人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年群体的自我无用感。老年人退休后,工作成就感缺失,社会互动减少,在过去几十年里所习惯的成就感模式被打破,他们需要找到新的自我认同感的来源,这也让自我怀疑更加容易出现。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表示,自己的父母在刚刚退休的前六个月都出现了“退休综合症”,情绪多变、容易焦虑,还时不时念叨着自己的工作往事。“我爸明明退休前每天都念叨着太累了想赶紧退,还时刻跟我学习怎么摸鱼。结果真退休了,又开始念叨没人陪没事干,动不动还要回原单位一趟看看。我跟他说人家不嫌你烦啊,他还骂我。”在收集这篇稿件的案例时,一个朋友笑着吐槽道。
一般来说,老年人出现短暂波动的自我无用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长期的自我无用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项针对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的总体患病率为22.7%(3)。老年人群自杀问题也日益严重。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杀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自杀率是其余年龄段的6.2倍,8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率更是全人群的7.02倍(4)。
2
都说祖孙隔代亲
但老年人的快乐需要的不仅是孙辈的笑容
“我活着,就是想看到你和你哥哥好好长大”,这是我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
研究的确发现,家庭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家庭支持度越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死亡风险降低11% (5)。
中国大多数老一代人都将家庭生活、良好的代际关系、与子女同住视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撑。不少老年人都在退休后选择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帮助子女照看孙辈。虽然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父母的一生就是为了孩子奔波的一生,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又开始照顾孙子,永远没有时间做自己。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老人的自我认知与家庭的高度绑定。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关父母与成年子女同住后产生矛盾的新闻也屡建报端。即使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继续创造并提供价值,其自身价值感仍有可能缺失。经历过饥寒年代的祖辈和年轻父母在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起居饮食、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分歧(6)。各个社交平台上,类似于“千万别让婆婆带娃,你一定会后悔!” “亲妈和我因为孩子吵架了”等吐槽长辈带孩子的贴子总能成为流量密码,收获一众讨论。我妈就曾跟我感叹,“我以后帮你带孩子,你可千万别去网上吐槽我啊。有啥话当面讲。”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步更新教育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卢乐珍教授就指出,隔代教育的理想状态是“身教型”和“民主型”。“身教型”指的是祖辈为孩子树立榜样,示范正确的言行举止,让孩子在与祖辈的朝夕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民主型”则是确保家庭中所有成员的意见和看法都及时得到交流和反馈。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趣的分享。爷爷奶奶和孙子每个月都会进行一场比赛,看谁能坚持每天十点半前睡觉,看谁能坚持每天跑步,看谁能坚持每天读书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老人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坚定了自己还能做成一些事儿的信心。
另一方面,0—3岁本就是“猫狗嫌弃”的年纪,照顾任务繁重。不少老年人都因为照顾孙辈而落下疾病,加重身体负担(6)。照料孙辈还严重挤压了老年人社交及从事自己业余爱好的时间,让其在“孩奴”的角色中苦苦挣扎的同时更加与社会脱节,造成家庭、社会价值感双料缺失(7)。我朋友的妈妈就跟她抱怨过,自从来照顾外孙,她一次广场舞都没跳过。再回到舞蹈队,她已经从领舞变成群舞了。
我朋友听到妈妈的抱怨后,开始刻意为母亲营造更多的个人空间。主动为母亲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将部分育儿任务通过家庭排班表的形式分担到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并定期为其报名旅游团,彻底远离育儿角色。当然,为了不让母亲认为自己是嫌弃她不会带孩子,她依旧保持着定期和母亲询问、分享育儿经验的习惯。
3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需要更强大的社区支持
3
让老年人摆脱年龄焦虑,相信自我的价值
END
“系龄人”简介
“积极老去”主题共创计划简介
“积极老去”是由腾讯新闻和腾讯SVV发起的主题共创计划,关注老龄化议题,旨在通过联合多方共创的模式产出优质内容,实现影响力传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