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驭领风云 在经济变局中智谋全局
新时代催生新变局,在刚刚闭幕的二十大会议上,「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的关键词,如何在新的时代纲领下重新校准市场坐标、使市场主题重拾信心,这既需要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发力,也需要1.5亿市场主体在不确定中提前布局,把握机遇,方能收获确定性的未来。正如百年林肯一直所遵循和践行的林肯之道:需求为根,理解为先,让长远、信任的贯穿于品牌发展的每一寸肌理,让每一次豪华体验实至名归。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如何从库存周期来观察中国经济?沙龙分享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对当前宏观经济与中国产业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徐奇渊
重新理解经济的不容易
经济再次探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小微企业都还在阵痛期
工业不容易。资源密集型省份重新领跑;以制造业、中下游制造业为主的省份增速放缓,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分化。
服务业不容易。疫情以来,服务业一直面临严峻挑战,没有线下就餐就难有流水收入,部分小微企业的困难还未能在经济周期中显现。
内需不容易。首先,房地产行业目前资金较为紧张,无论是买房的个人,还是作为开发商的企业,同时这也对金融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金融市场的信心开始出现了系统性调整;其次,消费者信心有所减弱,这也折射出收入增速的放缓。
如何让钱流向实体经济?
资金空转在目前就像是一个蓄水池,待打通后,钱就会流向实体经济,为未来经济复苏做准备。
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始终是比较宽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钱流向实体经济。虽然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但我们必须把传导机制打通,因为资金空转也有它的合理性,而不在于去探讨它是好还是不好。合适的政策将可能使得企业行为直接跳过主动去库存阶段,快速跨向被动去库存,从而消除经济复苏面临的掣肘。
中国产业链新变局
中国的产业链目前还需扩大国际统一战线,这样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就难以根本动摇。
我国产业链目前面临两大内外压力:内部压力来源于疫情延宕;外部压力来自于美国等其盟友施加的压力。但如果将外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这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其实十分有限,因为它的主要业务都在国内,而不是将产品销往国外。
其次,中国和越南的关系也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中越之间经贸贸易具有互补性,也有看法称,中国产业链并没有外迁,而叫做大协同。随着中越建立了全面的一揽子合作关系,中国更多的产业可能会转移到越南,但同样越南也将更加深入地嵌入中国产业链当中。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还会循序渐进
积小胜为大胜,预期可能会来得慢一些,但一定会来。
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时间预期,去渡过比较困难的时期。当下货币政策已经十分充裕,所以打通传导机制就尤为重要,虽然市场依然会有所波动,但是我们仍需静待时机。
《财经》杂志社副主编王延春对话徐奇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