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工业化之路:中国绕过了那些坑?(一)
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悖论没有,按道理说,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如果课本上的是真理的话,那么找个经济学家去治国,老老实实按照经济学课本来,按说就能成为发达国家,可是自1945年到现在,从发展中国家跃升到发达国家的,寥寥无几。
在大型经济体,也就是5000万人以上的国家,只有韩国一个,不少国家还倒退了,既然经济学课本写的那么详细,怎么就不能攀升到发达国家了?很多人认为,把大门一开,搞改革开放,外部资金和技术进来,这不国力就蒸蒸日上去了?
问题是,很多国家从头到尾就没封闭过,一直都是开放的,那为什么这些国家就是起不来?
我们今天就来探寻这个问题。
资本的问题
一个国家走向发达,走向工业化,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资本,为什么资本这么重要?
我们来看现代社会:所有的成功的国家都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的,为何?
在原始社会状态下,人类一开始是使用狩猎和采集的方式维系生存的,只要人少资源多,那么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在同样的地盘下,想要容纳更多的人口,狩猎和采集就不可行了。
于是人类停止了狩猎和采集,转向了饲养动物,种植作物,开垦农田。转型到了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和狩猎采集不一样,农业社会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例如排水灌溉之类的水利设施,这些都是需要资本的。
同时也需要积累出鉴别可驯化动物和可种植植物的信息,这也是资本,只不过属于无形资本。
同时,种植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上的革命,例如必须对土地进行确权,只有确认了这块土地归属于某个人,这个人才肯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例如对土地进行平整,修梯田,投资水利设施。
资本的积累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即便是连马克思都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这种方式以英国的“羊吃人”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我们不用说的这么学术,直接举简单例子:假设一个工人每天拼装汽车,一天拼装不到一辆,但是如果把汽车的拼装给分解,每一个人只干一段,也就是工业上的流水线作业,那么效率会大大提高。
但是如果想要流水线作业,就得买机器,买厂房,并且为这些提供基础设施,而这一切都需要资本。
资本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一个是内部积累,一个是外部输入,分别说一下。
内部积累问题
为了内部积累,所谓的“工业党”的建议就是:把原本在农业部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强制性转移到工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工业党的解释是:
假设一个国家有6个单位的优质土地,4个单位的劣质土地,一开始为了满足人民的食品需求,所以应该先开发6个单位的优质土地,随着人口的变多,食品不够吃了,无奈只能再去开发4个单位劣质土地,但是如果想要维持一定粮食产量,就需要对4个劣质土地的投入更多,因此整体的投入回报比实际上是下降的。
再假设:10个人种1000亩土地所得的粮食,其实和20个人种2000亩土地所得的粮食差不多,尽管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实际上回报率也是下降的。
这一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完全不一样,工业社会的产出,是随着人力的增加至少是同等基数的扩大的,到达一定程度,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工,形成流水线作业,甚至形成超级配套产业链。
比如说现代生产手机,是一个手机公司带动一大片产业,所有的产业都为这个手机厂服务,有做螺丝的,玻璃盖板的,小马达的等等,这类的超级产业链反而是需要一定人口支撑的,人口少了还开不起来,这是工业和农业的一个重大区别。
因此在内部积累上,必须把农业人口迅速变为工业人口。
这种说法对不对?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我们反过来把工业党的例子再看一下:10个人种1000亩土地所得的粮食,可能确实和20个人种1000亩差不多,但是如果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转移到工业部门,会变成什么?
可能会变成5个人种1000亩土地。甚至2个人种1000亩土地。
这时候产出的粮食还能一样吗?
换言之:农业部门一般而言确实存在着人多地少的问题,但是工业部门容纳劳动力的能力远比农业部门强,当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时候,最终会到达一个所谓的“临界点”。
过了这个临界点,农业部门就开始缺人缺资源,这会导致粮食产量会大幅度下降。
而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会推升食品价格。
同时食品价格会剧烈推升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的生活成本。
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生活成本的大幅度升高,会导致工业部门必须付给劳动力更多的工资,资本积累会迅速下降。
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大卫李嘉图的办法就是:开放食品进口,废除食品关税壁垒,用进口食品的价格来打压国内的食品价格。
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
对部分国家行得通,比如说当年的大英帝国。
因为大英帝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因此大英帝国通过源源不断的工业品的出口来获取外汇,再用外汇去国际市场购买粮食,这样不就可以了?
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大英帝国主张贸易自由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从改革开放之初,国际上不少农业强国要求中国开放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这可是有大卫李嘉图背书的。
符合中国的国情吗?
不符合,因为:
第一,大英帝国当年可以的原因,是因为大英帝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工业部门可以带来足够多的外汇,因此确实可以购买粮食,而对于后发展的国家是不行的。
第二,大英帝国虽然叫“大英帝国”,但是其实人口并不多,因此世界范围内满足一个大英帝国的粮食需求是足够的,但是对于人口足够多的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每个都有14亿人口。
这14亿人口加入到世界粮食市场,会激烈抬升世界市场的粮价,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到国内的粮价。
因此发展中国家走出的第一步,必须是农业生产率优先提升,才有足够多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同时不影响粮食的产出。
强行把资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来实现现代化,只会掉入陷阱里面。工业化起步之初就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来制止食品价格和生活费用的急剧上涨,这样才能为工业的积累打好基础。
以我国为例,我国经历了三次“稻改”,第一次稻改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第二次稻改,始于八十年代,第三次稻改在21世纪。
三次稻改,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其中杂交水稻的推广是建国后三次水稻品种更新的其中一次。
此外还有小麦(品种更新和杂交品种培育推广)、玉米(替换小米和杂交品种培育推广)、油菜(高抗高产“双低”品种培育推广)、高粱等等
良种之外还有化肥、农药、农膜、农机、耕作制度改革
大规模水利的建设。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袁隆平外,中国农业上奋斗的人还有李振声、李登海等人,谭玉钧、钟麟、刘筠等畜牧、渔业众多专家和推广者。
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可能一开始就会遇到极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个话题大家喜欢不喜欢,喜欢的话,我们以后可以继续聊下去,不喜欢的话就此作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