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ID: jing6qiao)
年少,“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还不懂清明的庄严肃穆、清洁明净。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世事无常、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生命浮沉里,这才对清明有了真切的感悟。祖辈、父母辈,都已是风烛残年。有几回夜半被铃声惊醒,心里咯噔一下,生怕传来不祥的消息。同学、朋友中,因一场疾病,或一场意外,有人突然便消失在这个世界。
点击他们的微信,头像依然那么生动,聊天记录若在昨天,却再也得不到一个回复。人到中年,参加丧礼的次数,渐渐频繁。死亡,成了无法回避的结,令人无奈又无力。常耿耿于怀的是,上一次离别,总那么匆忙随意,轻描又淡写,谁曾想一别已成永诀。“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似乎总在追赶,总是留下遗憾。一刀纸钱,一挂炮竹,一柱清香,一盘祭果,有了祝福的人,在山川岁月的那一边,希望他们能收到这份虔诚的心意。我们渐渐懂得,人生的旅途中,没人能陪你到最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也珍惜自己。不再酗酒,开始养生,懂得收拾起暴躁的脾气。人到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头担着老,一头担着小。为父母养老送终,为妻儿遮风挡雨,容不得任何闪失。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告别中,我们心怀敬畏、感恩成长,开始真正懂得清明,学会珍惜。有过膨胀的野心,有过浮躁的欲望,有过滚烫的红尘,有过坚硬的碰壁。历尽风霜雨雪,见惯花开花落。不再总向往远方,心路的方向,不过就是归家的方向。尘世滚打,半生浮沉,心中少了躁动和不安,也不再总是渴盼情人节、狂欢日。反倒是喜欢上了清明,烟雨洗尘,更洗心。天地澄清,一心惟求宁和。有时想,天地浩渺,时空无垠,人处其间,微若芥子。又有什么事能让我们看不淡、放不下?感恩清明,能真正让自己静、冷、淡,在烟雨一色的天地间,沉淀岁月的风尘。不信,你且看草长莺飞,且看墓田垒垒,除却了生死,又还有什么大事。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再纠缠于爱恨情仇,不再沉陷于愤世嫉俗。开始学会随缘随遇,安分守己,不强求、不贪痴、不争执。开始学会做喜欢的事,见喜欢的人,读喜欢的书,过想要的生活。看淡了,看清了,才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才能真正坦然淡然、一心清明。年少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多是恐惧;如今,才懂得岁月的沧海桑田。清明时节,山坡处处,纸烟四起,有新坟,有旧坟,有刚祭扫过的坟,也有无主落寞的坟。只要年代足够久远,只要族谱足够厚黄,新坟总要变成旧坟、孤坟,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往上几代、十代、数十代,怕也只能湮灭在深深的岁月里。但亦无需悲哀,即若化作尘埃,又如何呢?虽卑微,却决非寂灭。只要一阵春雨,这皈依了的尘土,即刻便化作了春泥,冒出芽来,开出花来,结出果来。在无涯的时空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承担。那些孤坟里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样有过风光和热闹,最后化作一抔黄土。“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先人墓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我们不厌其烦,给下一代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希望他们记住那千丝万缕的羁绊。我们,都是这血脉、精神、文明传承链条上的一环,固守这一传承的责任。我们离乡别井,无法承欢膝下,无法尽享天伦,不过是为了担起这一环的重量。清明告诉我们,承接好这一环,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时,这便是最好。试问这世间,又有什么比上有老、下有小,更来得珍贵,更值得珍惜?前路漫漫,惟有不忘来时路、不失本真心、不惧去时难,心生欢喜,心怀感恩,接力好这一棒,才能真正心清景明、不负此生!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