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火了,缘起何处?能否持续?
· 这是第5193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Irene Zhou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一词。这种措辞引发了人们的希望,即政府将更加重视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能够直接支持关键国家目标的企业。当然,当时似乎市场并没把这一概念当回事,A股也仍在低谷煎熬。
直到A股的“中特估”概念彻底大爆发。今年一季度以来,除了对AI的炒作,以能源、电信、国有银行为主的“中特估”概念,几乎成为唯一的市场主线,长期低估值、高分红是相关公司的特点。
截至今年4月底,恒生中国国有控股企业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近10%,而大盘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则下跌了近2%。例如,国有运营商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今年已飙升超30%。中石油的涨幅近50%,中铁集团则涨超40%。
不过,过去一周,市场在经历了5月8日的“中特估”大爆发(个别银行股涨停)后,又陷入了连日的回调,究竟涨了小半年的“中特估”还能否持续?
国企改革重回风口浪尖
不仅仅国内投资者对“中特估”热情高涨,4月下旬,国际投行高盛都发布了一整篇报告来介绍这一概念——“The (refreshed) case for SOE re-rating”(SOE估值重估)。
《华尔街日报》也在同期发表文章“China’s State-Owned Firms Are Suddenly Stars”(《中国国企突然间成为了明星》),并在结尾处写道——“国企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提高生产率,但它们有一些明显的增长推动力,而且估值偏低。在今天的中国,这可能是买入的充分理由。”
中航信托方面此前也提及,传统估值方法的缺陷在于只关注财务指标,缺乏对ESG以及对制度经济学的理解。“中特估”的逻辑和方法则重视企业的外部性,重视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否不可或缺,重视国民经济支柱企业与GDP增速的同向性。
同时,现有估值体系下,行业、规模等因子对股票估值的影响相对突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估值可能相差数倍。例如,一季度,银行业市盈率(TTM)只有5倍多,不足计算机行业市盈率的十分之一。股票市值和估值存在稳定的负相关性,市值越大,估值往往越低。
当前,中国国企改革似乎再次回归各界视野。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不同的时期,高盛提及,国企改革的重点从现代化、社会化、整合、供给侧改革再到加强党建和承担国家责任。
在过去十年中,国企的表现落后于民企60%,自2021年以来,国企开始反弹,自去年11月以来上涨32%,在专注于创新、股票估值及其与中国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的新政策举措中,国企的年增长率领先于民企10%。
高盛认为,目前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今年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表示,中国2020年至2022年三年国有企业改革行动计划已经完成,该计划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部门结构,提高效率。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具体的官方指令、市场咨询文件、政策公告等已经发布,涉及国企重组、战略定位、公司治理和资本配置效率等最新的国企改革举措。
将最近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与前几期进行比较,高盛认为,可能与股票市场相关的三个重要转变或新的重点是:
1、国企部门培育、拥抱和采用创新和先进技术;
2、提高国企股票的估值,或减少国企被低估的程度,正如易会满主席去年11月所建议的那样;
3、使国企的经营和发展重点与中国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特别是在技术、能源和粮食供应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在这一背景下,国企回到投资者关注的前沿——自2010年以来,上市的中国国企估值一度落后于民企同行80%,但从2021年开始,它们开始扭转表现不佳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与民企的估值差距缩小,而民企在过去几年中面临着重大的监管和增长阻力。
价格回升导致投资者重新对国企感兴趣。过去6个月推出了一些以国企为重点的ETF,流入国企的资金同比增长了250%。
国企为何重要?
不难发现,人们对这次国企重新定位的规模和可持续性提出了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企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
高盛提及,经济上,国企占中国GDP的30%,就业的12%,税收的25%;在股票市场,它们分布在130个子行业,占MSCI中国指数和盈利权重的29%和37%,但在大多数盈利能力和估值指标上普遍落后于民企;国企高度集中在旧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能源、工业和材料,这可能反映了政府倾向于保持对战略和社会重要部门的控制;从主题上讲,它们是共同富裕、国家安全、自给自足和“小巨人”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国企曾被视为中国的增长代表,在2005年前后,它们的年均盈利增长约为20%。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增长轨迹明显放缓,在过去十年中降至个位数的中间水平。增长下降在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最为明显,主要受到资产周转率放缓(即运营效率降低)和持续利润率压力的拖累,尽管过去十年金融杠杆大幅上升,以缓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趋势。
盈利能力的不利因素在国企股票的显著降级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上市国企的普遍指标估值比各自的峰值低50%~65%,其ERP(股票风险溢价)处于历史区间的高端,即使它们的政策和违约风险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对长期增长的担忧是估值压缩的关键驱动因素。
高盛的自下而上分类表明,目前有350家非中国国企(根据政府持股比例为20%或以上定义)在Refinitiv Worldscope全球股票指数中上市,其中新兴市场有249家,发达市场有101家。
结果显示,非中国国企在全球范围内的ROE(净资产收益率)要显著好于中国国企,特别是在能源和可选消费领域。假设中国国企能够持续地将其与全球同行的盈利能力差距减少50%或全部消除,并使其市净率(PB)回归到全球标准,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盛估计国企的市值有可能从当前价格上升26%~52%。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今年的一波上涨,很多国企的PB已经回到了1以上的水平,部分PE甚至逼近了20倍,这也意味着,如果要持续股价上涨、持续估值修复,还需要看未来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提升的程度。
国企股票也需要精挑细选
共识在于,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一样。用高盛的说法就是——Not all SOEs are created equal。
“我们的经验是,要跟从中国政府所鼓励的方向。”高盛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Timothy Moe)最近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企部门有很多机会,因为政府的重点是努力提高许多国企的业绩和盈利能力。“我们需要关注相关企业是否能够激励管理层来提高业绩,企业盈利是否在改善等。我们从中也选出了50家国企,它们的PE为10倍,PEG为0.6倍,每股预期复合年增长率为38%,我们认为它们最有潜力提振业绩表现,一些企业的市盈率有望从10左右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就板块而言,慕天辉认为,高质量SOE存在于各个板块,包括:资本物品(13%),房地产(11%),能源(10%),银行(10%),食品饮料(8%)等等。在他看来,部分能源公司拥有全球最便宜的估值。此外,尽管美国投资者很难布局被政府纳入实体清单的中国国企股票,例如电信板块,但全球仍有其他资金或增配这一领域。
具体而言,就近期各界最为关注的银行而言,某资深交易员也对笔者提及,银行可能短期受益于资产荒博弈,但远期不排除银行股还会受地产周期下行和宏观经济的压制,需要观望涨势的可持续性。
在当前阶段,瑞银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低估值、高股息(股息收益率7%~8%,每年于6月分红)的大银行在短期内应能继续跑赢。在大银行中,机构认为,收入和利润增速更高的银行有望跑赢同业。同时,各界预计在消费信贷、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复苏后,领先的股份行在下半年或有更大上行空间,不过这仍取决于经济复苏的情况,以及是否有持续的新增资金入市。
投资者亦关注估值、分红。3月29日,两则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其一是中国石油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并宣布2022年全年派息402亿元并宣布回购;其二是邮储银行450亿定增由中国移动溢价42.8%包揽;结合此前沙特阿美溢价近九成认购荣盛石化,长期低估的石油和银行一跃成为“香饽饽”,呼应了当下火热的“中特估”。
中金公司提及,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主要电信股公司业绩增速持续改善,同时相应公司的第二发展曲线表现较为亮眼,高分红率也对其中期估值水平形成支撑。
该机构认为,除了国企估值修复、高分红等因素,从基本面来看,“提速降费”影响接近尾声,运营商个人业务的客单价也有望企稳回升;5G投资高峰期在2022年将基本结束,2023年起运营商资本开支增速将逐步放缓甚至下降,这有望对运营商稳健业绩的兑现形成支撑;此外,当前电信运营商已在国内云计算、IDC等算力资源市场中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数字化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电信运营商在带宽成本、市场人员复用等方面成本优势不断凸显,其相应的估值体系有望得到重构。
从宏观层面来看,据笔者了解,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仍存在疑问,例如,GDP和信贷强劲增长,而近期的PMI和CPI环比走弱。此外,假期消费推动小额消费上升,但由零售贷款支持的大笔消费看起来不算强劲,消费全面复苏仍需时间。
最新的制造业PMI环比下行,外贸数据也有所转弱,4月信贷数据也大幅低于预期。但我们仍需要看大图景,每个月的数据总会有一些波动,而更大的图景是,在经历了去年3%的GDP增速,我们坚信今年经济增长将达到6%,超出5%的政府目标。
就股票仓位而言,据笔者了解,目前主动型长线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配置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全球公募基金的持仓仅为过去十年来的23%分位数水平。当然,比起国际投资者,本地投资者的信心能否恢复其实更为关键,因为他们拥有市场定价权。如果市场信心能够改善,且最关键的企业盈利能够进一步回升,则市场仍有复苏的空间。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