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略论金融能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按照经典理论,金融是分享实体经济的利润,这种分享有的是直接通过信贷来分享,有的是通过债券市场投资来间接分享,此外还有其他分享方式。金融分享利润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食利”,而是凝聚着参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妨称之为金融能力,充分体现能力的金融则顺理成章称之为“能力型金融”。正如罗伯特·希勒所言,“金融并非为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社会目标”。
最典型的“能力型金融”是风险投资,即通常理解的早期的创业投资,主要是对有潜在成长价值的高新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更类似于直接股权投资模式,体现的金融能力根本上是对机会的把握、风险的控制和价值的发掘,是把“好创意”变成“好生意”的过程。风投对技术的创新、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国内主要以创投基金或产投基金为主。
银行信贷同样需要金融能力。银行信贷往往表现为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期银行会增加信贷加杠杆,在经济下行期会收缩信贷去杠杆,这一方面是金融往往伴随于经济,另一方面是抵押品价值与风险审计方法的顺周期性,但顺周期性的同时,还需要体现“筛选功能”,即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对足信的企业用足信用并将风险控制在底线之内,这是信贷能力的体现。
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金融能力。从当前来说,各地发展经济热情高涨,金融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既满足经济需求,又有效识别“有资本支撑和回报”的需求。
提升金融能力要抓住关键。金融行业作为本质上是分享实体经济所创造价值的行业,其能力的关键是识别企业家或经营者的创意,助推创意取得回报。体现在宏观上是能做大经济增量,中观上能提升行业景气度,微观上能使创意变成商品并取得收益,金融能力的核心是在市场经济下可以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在此期形成企业家精神。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支持有资本及回报支撑的领域,发挥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也包含了这层意思。
提升金融能力要敢于首创。首贷难的原因多种多样,金融行业能否敢于首创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就金融行业内部来说,部分中小银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相对而言,围绕金融能力的首创精神不足。实践中,一个产品、一种商业模式总需要有人来首创,由一个产品变成一个品类,由一个企业拓宽为服务多个企业,这样更有利于拓展市场蓝图,也有利于与企业共成长,还有利于树立中小银行能创新、会创新、“敢贷、会贷”的形象,树立差异化品牌。
提升金融能力要管控适宜。风险管理是体现金融能力的重要方面。金融要发挥支撑经济发展的内核作用,要提供负责任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投放相当的信贷资金、流动性并寻求有效价格发现,保持这种能力的可持续性,规避“能力异化”而造成的信贷周期负反馈效应,无不体现对金融管理和调控的艺术和水平。如果金融能力强,则不仅有益于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而且金融供给更能引领实体经济的需求。
提升金融能力要形成合力。金融能力还受到当地经济产业环境,以及市场松紧与分割的影响。欠发达地区行业风险和中小银行经营风险都相对较高,市场的分割和分层效应也削弱了银行自身通过同业助力发展的能力,但欠发达地区也有较好的贷款项目和相对的资源禀赋。政府要将自身“好主意”变成“好项目”,在银企对接方面要整合多方力量,形成重点项目和企业储备库,以市场化的形式向银行推介;在金融监管方面要扎紧篱笆,提升监管效能;银行自身要以政策和经济发展大势为势,更加精准贯彻宏观政策落地。同时,也要加强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真正在各方合力助推下提升金融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5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