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砾子
今年的夏天真的太热了,空气烦闷,
有多地还都已经突破了40℃的高温记录,开启了“上蒸下煮”模式。
夏日严严,何以解忧?
那一定少不了雪糕!
从小时候开始,迎接夏日的“仪式感”总是少不了雪糕的,小布丁、绿舌头、东北大板…
那是当时只要5毛钱就能买到的快乐,没事儿买一根能嗦啰大半天。
本以为长大了自食其力以后,站在普通的冰柜摊跟前,总该是有那么几分底气的。
可万万没想到,在不起眼的冰柜里拿起一支不起眼的雪糕,竟会冷不丁就给你的钱包来一记重创!
江湖人称:“雪糕刺客”!
现在的年轻人真太惨了,既买不起房,加不油后,连其貌不扬的雪糕也对他们下手了!
前几天,一位博主就遭遇了传说中的“雪糕刺客”。
视频里,她买完雪糕回到家,瘪着个嘴,满脸写着不高兴。
男朋友问她咋了,“是不是雪糕掉地上了?”。
不问还好,一问她就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原来,她想买盒雪糕回来和对象一起吃,就挑了一盒大的。
心想看这盒子肯定不便宜吧,“怎么也得20多吧”,二十多咱也不是买不起,高低得整一盒尝尝。
结果结账时,她人傻了——
“你再说一遍多少钱?”“160!”
后来,俩人想着买都买了,那就先打开尝尝味道吧,并安慰自己要是很好吃那这钱也算“花得值”…
谁知打开包装,盒子里的雪糕长得像切糕又像冻起来的八宝粥似的。
气得她边吃边哭,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我好像那个,大冤种……”
雪糕卖到160,是怎么敢的啊?有人提出了质疑。
收到的高赞回复是,“没去超市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有人好心提醒:
“没见过包装的雪糕千万别拿,不然会变得不幸。”
现在整个雪糕宇宙已经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随手拿起的哪根平平无奇的雪糕,会在结账的瞬间刺你一剑,给你一顿暴击。
有人被“一毛五”的雪糕迷惑,等结账时才发现它居然要价6块。
一根雪糕69元顶一顿小烧烤,也早已司空见惯。
一盒雪糕,甚至足够请全家人吃一顿海底捞。
瞧它,其貌不扬,甚至不如3块钱一个的普通版东北大板个头儿大。
可19.9的价格能让你还没开始吃,整个人就都凉了。
还有它,明明可以直接抢18的,却还要给我一根雪糕!
我躲开了钟薛高,躲开了梦龙,躲开了一切与巧克力、厚乳等昂贵材料沾边的雪糕。比如同样都是巧乐兹,但这款“熔岩巧巧”一盒五支就要花小50块才能买到。搞虚假宣传的高价雪糕
凭啥能卖这么贵!?
想当年放学了,手里只要攥着五毛钱,就还能买根冰棍恰恰。没想到现在,站在冰柜前,举目望去,5元以下的雪糕啊已然寥寥无几!不管是进口洋牌雪糕,还是新消费网红雪糕,又或是传统平价雪糕,身价都在上调。有人在买雪糕时,就特地绕过了老牌的一些“高贵”雪糕,也避开了新贵“钟某高”,柠檬糖浆加点水冰一冰就能卖上9.9元,它咋不去抢呢!而“雪糕”之所以被冠之“刺客”之名,正是因为此类雪糕隐蔽得非常好,常常与一堆平价雪糕混在一起。也许在2元一根的冰工厂左边,可能在1元一包的糯米糍下面,就藏着一根动辄几十元的雪糕。每个雪糕曾经都是5毛,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小王子》
“成本上涨导致产品涨价”,这是近年来快消品的普遍逻辑。但我看着一些售价几十的雪糕配料表,首位依然是“饮用水、代可可脂……”由于添加的原料不同,不同冰淇淋中蛋白质和乳脂的来源也不同。所以,现行国家标准将冰淇淋分为了全乳脂型、半乳脂型和植脂型,有些“高端”冰淇淋的配料表植物油都排在奶粉前,每100克蛋白质含量为2.4g,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有些高售价的雪糕你说它难吃吧那也不至于,原料确实醇厚:进嘴又甜又腻,一股子化妆品味,吃到一半就开始糊嗓子眼,转头找水喝。拿新贵“钟某高”为例,它在18年推出了一款为“厄瓜多尔粉钻”定价66元的雪糕,广告号称采用独特配方,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零添加,清甜不腻。可事后在相关部门的公布下,大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其所谓的特级红提,用的只是散装的普通红葡萄干。还有一次其宣传一款产品只选用日本茶,可实际用的却是龙井等常见茶叶…明明成本就3、4元,却试图靠虚假宣传抬高身家,吃相也是有些难看。高身价背后需对得起品质
不然再精心营销也是一场空
而像钟某高这样盈利颇多的网红雪糕也开了很坏的一个头,身后有了一大帮的追随者。很多商人为了牟利,都纷纷做起了“网红雪糕”,做一棒子生意,定价高昂,拼命营销!例如,让人头皮发麻的“山西老陈醋味”、“湖南臭豆腐味”。不仅要吃个新鲜,网红雪糕还标榜要让你吃得健康、营养,有些品牌纷纷向0糖0卡看齐。雪糕品牌还频繁跨界,蹭上“国潮、流行文化”这种大杀器,招摇过市…叫得上名号的5A级景区纷纷入局,把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比例缩小做成雪糕的形状。苏盒珊雪糕竟然也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推出联名雪糕。既让消费者当了冤大头,还挤压老雪糕品牌的生存空间,彻底搞乱了市场。不管这是销售者的自圆其说,还是消费者们的自由选择,但事实是,“雪糕刺客们”至今都懒得隔出专柜,以及在包装上印刷醒目的建议零售价。现在挑雪糕就跟开盲盒似的,开出来太贵的,你和收银员难免面面相觑:再加上现在很多便利店都是自助付款,扫完没法轻易删除,很多人就只能吃哑巴亏。在经历了疫情的长时间冲击之后,很多消费者的钱包已经瘪了下去,消费也在悄然降级,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被“高价雪糕”坑过后,愤怒的暗流汇聚在一起,一点星星之火,瞬间就漫山遍野。其实作为消费者而言,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购买等价的商品原本是没有错的,毕竟雪糕只需5毛、一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问题在于,现在市场上满地的高价雪糕,其品质是否对得起价格?藏匿暗处的“雪糕刺客”的一次性买卖模式是否能够持续?通过拼命撒钱抢占、挤压平价雪糕的渠道、再将高额费用转嫁给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方式,又是否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想成为高端品牌,对得起自己的身价,仅靠高价显然是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必须有经得起检验的高品质来支撑。毕竟,毕竟人不喝水会渴死,但不吃雪糕倒不至于多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