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历】7 月 6 日,宜南柯一梦
马华作家黄锦树曾说:“语言其实是最保守的,或者说它很容易变成保守主义的一部分,所以要跨越非常难……语言的边界真的是这个世界的边界。”
哪怕同是华人,拥有相同的习俗传统与民族记忆,身处复杂的语言环境的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也总是存在区隔。
马华文学作家不仅使用华语和马来语,同时因生活在南方,还需要掌握闽南语、粤语、客家话等方言。
黄锦树
“部分马华作家与语言搏斗,而不是安居在平顺的中文里。”
使用中文写作的马华作家在华语文学中本就处于边缘的位置,而黄锦树在其中更是边缘者中的少数派。
上个世纪末,黄锦树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当时马华文学中压倒性的现实主义倾向,主张马华文学应该与中国传统文化决裂,学会“断奶”,独立行走。
“就从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还在强调鲁迅的问题、郭沫若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自己的思考,那哪来发展?”
这篇文章引发马华文坛的巨震,一番激烈讨论后,黄锦树接着发表文章表达更加激进的观点:已经被现实主义作家污染的马华文学,只有被一把火全部烧毁后,才能以新的面貌再生。
这一叛逆决绝的主张引发了老一辈马华作家的猛烈抨击,也使得黄锦树在马华作家群体中的位置愈发尴尬。
《雨》
也因此,当《雨》在引进大陆五个月后卖出了两万多册,并且获得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 - 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时,黄锦树是惊讶的。毕竟在马来西亚,他的书通常只能卖出一两百本。
“马来西亚的华人读者,其实不管你再有名,书出得再多,都没用的。更好笑的是,这十年来马来西亚至少有四到五间大学成立了中文系,都开设了马华文学相关课程。《注释南方》回应了一些当代马来文学的问题,它卖得惨其实是说明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个议题。所以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拼贴诗盲盒
↓ 点击直达购买 ↓
单向历 灵感提示词
激活大脑通路
↓ 点击直达购买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