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鹭映室」今天的我们如何理解《芙蓉镇》和谢晋?
就在今天:鸥鹭映室,大幕看世界,思辨寻未来。
可能和以往鸥鹭映室选择的个人风格和审美突出和独特的作者导演(Auteur)不同,谢晋导演的电影风格和同时代的其他中国大陆导演相似:以剧本为主,电影的拍摄手法大多遵从如何能更好的保证角色间文字性的交流。所以说,谢晋可能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导演或者电影家,但不可否认的是,谢晋一定是一位伟大的故事家、社会学家、甚至是艺术家。
在早期,谢晋的作品和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作为上海电影厂的一名导演,这样的密不可分是很容易去理解的。比如,第一步作品《水乡的春天》关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例如《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关注在女性个人意识的觉醒,《大风浪里的小故事》《大李小李和老李》作为反右题材的电影关注在国资企业工厂里的工人生活等。
前期的这些电影虽然在中国的电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不难看出这些电影本身都是信念先行,可以被广义的理解为宣传性质电影。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本身很难有较高的艺术性。说到这里,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宣传本身和艺术并不相悖。但在同时代的电影中,宣传是被作为艺术创造的前提,那艺术就容易失去随意性和偶然性。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观影后详细讨论。
事情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经历,谢晋的作品也不一直是如此高度于政治思想所契合。在1966年的5月16日,随着《五一六通知》的通过,“无产阶级文革”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作为导演且家庭富裕的谢晋,在无产阶级文革期间,马上被归为了“走资派”,遭到了斗争和批判。所以在这段经历后,他的几部影片,尤其是《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2)和《芙蓉镇》(1986),谢晋对无产阶级文革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并力图展现无产阶级文革时期的社会结症。但是这样的反思和揭露也是循序渐进的。从起初的狂热批判到最后《芙蓉镇》里的平和接受。
《芙蓉镇》记录了一个女人发家致富,在无产阶级文革期间被批斗,沦落去扫大街,并在这期间如何自处的故事。和谢晋以往的电影一样,这部影片的重点依然放在了故事上。
和早期的故事着重去制造一个清晰的对立类似,《芙蓉镇》将故事里的人物分明地刻画出了好坏—好的让人不敢置信,坏的让人咬牙切齿。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物的“不完美”开始逐渐显现。因为在一个人类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到极限时,什么所谓的信仰都被逐渐抛弃。而人的“恶”也开始被逐渐放大,或者说对于竞争的恐惧开始被放大,而这样的“恶”恰恰不是自然的。所以在电影的结尾,影片中最大的“坏人”并没有受到所谓的惩罚,相反她的仕途平步青云,并和自己迫害过的人谈笑风生。这样的一个处理其实从最根本来说,可以被理解为是谢晋对自己的一种宽恕,把自己从过去所解放出来。
影片里由姜文所饰演的秦书天也是谢晋为自己和观众所创造的“楷模”,一个把“道德”所刻在基因里,心口合一的这么一个人。但用刘晓庆所扮演的胡玉音来做主角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胡玉音,绝大部分人都能在顺境中保持体面,但又有多少人能在逆境中守护底线呢?
也是在这个时期,也正是从谢晋开始,你会发现中国电影对于事实的定义不再只单纯建立在社会标准下的道德观。人们对于事实的定义变得更加模糊,电影的表达本身也变的更贴近个人。但仿佛也正是从谢晋开始,中国的第四代一直到如今的第六代导演都保持了以所谓“苦难”为根源的叙事方式……
映后讨论
1.“痛苦”本身有意义吗?
2.为什么中国导演从谢晋开始一直以痛苦为前提并受害者话自己的角色?
3.该如何去定义道德?
4.无产阶级文革对于其后的电影创作及表达的影响。
5.如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芙蓉镇》和谢晋的转变?
6.宣传、记录报道、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鸥鹭映室,大幕看世界,思辨寻未来。
时间:
北京时间 今天
放映:11:00 - 13:40(PEK)
讨论:13:50 - 14:50 (PEK)
纽约时间 今晚
放映:23:00 - 01:40(NYC)
讨论:01:50 - 02:50 (NYC)
洛杉矶时间 今晚
放映:20:00 - 22:40(LA)
讨论:22:50 - 23:50 (NYC)
ZOOM ID: 880 0038 3887
(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进入)
扫码入群获取会议密码
与鸥鹭映室的影迷朋友们相识相知
映后讨论主题:
电影本身 | 历史唯物主义 | 道德和痛苦
Host & Guest Speaker:
鹿丰麟
纽约大学(NYU)电影研究硕士在读,在职摄影指导/助理。本科毕业于纽约电影大学(NYFA)电影制作专业。
陈顼成
纽约大学(NYU)电影研究硕士在读。本科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电影研究系,启蒙B站UP主。
- END-
文字:陈顼成
组织:鹿丰麟
策划:鸥鹭映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