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不一定是房子

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不一定是房子

健康


最近看了作家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的第三部:论女性与私人财产。很有趣的一本小书,让我重新反思了对「房子作为不动产」的看法。



即将迈入六十岁的作家利维开启了自己的独身之旅,她穿梭于世界各地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租屋之间,想要置办「不动产」,对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终萦绕在心头。


但她最终发现,「定义」房子比「拥有」似乎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创作的书才是她的不动产,是她自己建造的、栖息的、用以理解世界的「房子」,是她可以留给女儿们的「财富」。


房子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一线城市),但我们的社会文化又把房子塑造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了房子才算「定下来了」,很多人为此搭上自己全部的生活,感受到压力和痛苦。


于是这期#简单聊聊,我们请编辑们一起从心理的视角去讨论房子——


人们对房子渴望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需求?它是否一定要通过房子来完成?以及房子能带来什么,但不能带来什么。


(ps,本期讨论不作为房产投资建议,并不是鼓励大家不要买房的意思,仅从心理层面解读,感恩大家理解🙏)



我经历过两次对「拥有一套房子」的祛魅


第一次是几年前,当时大家都还认为买房是投资行为,我拿手上的钱花首付买了个房,计划先出租出去,等过几年房价涨了再卖掉,赚点点钱。当然最后事实是房价并没有涨,房子也很难转手。


意识到这件事情后我常常失眠,发现自己最崩溃的事情居然是,如果这个房子卖不出去我得不停上班拼命赚钱才能还完房贷,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我是没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了。


所幸房子最后不赔不赚地卖掉了。但这一次的事情让我知道,自由对我来说比房子重要太多。


第二次是去年,我非常迫切地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去找咨询师聊这件事情,他问我房子意味着什么?我说房子像意象中妈妈的怀抱,在这里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生气,自己所有好的不好的地方,在这里都被无条件接纳。


祛魅来得很快,第二周我租的房子需要修理下水道,我突然意识到,房子不是无条件给予的妈妈,我们更像是交换关系,我付出一大大大笔钱获得它,它提供给我避难所,同时我需要常常维护它。反正它不是那种「妈妈」。


后来又进一步祛魅了,我整租了一个自己的房子,虽然它不属于我,但发现自己突然安心了很多,这也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里我也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生气。再后来我又开始谈恋爱,男朋友也总是接纳很多我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的地方,我在另一种关系里被安抚。再再后来我也开始学习接纳自己,让自己躺得再平一点......


我发现曾经期待房子给我的东西,房子并不能给到,但我自己可以。


现在如果问起我对房子的态度,🤔️如果暴富了还是会买房,但没有暴富前,感觉还有很多更值得花钱的地方,去见识更多世界、去增长知识、去享受生活,反正是不打算吭哧吭哧买房了。


《卖房子的女人》



生活不用等有了房子才能「真正开始」


在我刚毕业来北京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听说过很多「买房」相关的故事——


有人过着极为苛刻的生活,压缩每一分花销,「一家四口人租一套三居室然后再把其中一间卧室租出去」。


有人在聚会上斩钉截铁地说他唯一的生活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买一套房子」,我问他「那之后呢?」他愣了愣,说自己没有想过。


有人结婚的目标就是找个伙伴「搭伙买房」,感情和爱也要为买房这个目标服务。


我当然很敬佩他们的决心,他们中一些人最后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当时的我总是隐隐觉得不太对劲。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很好,也很重要,但它不该成为生活唯一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福原爱曾经在综艺节目里说过的一句话。那个时候她还和前夫在一起,前夫乒乓去比赛胜利之后,福原爱准备了很多美食庆祝,前夫问:「如果比赛输了,这些(吃的)还有吗?」福原爱说道:「有,更多,乒乓球很重要,但我们,不是乒乓球里面有人生,而是人生里面有乒乓球。」


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把它当作「活着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它生活才能真正开始」「有了它一切都好了,所有的痛苦就没有了」,除了房子可能还有婚姻、孩子……在那个目标到达之前,先凑合过嘛,过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的生活,不用投入,当我们对那个东西赋予的「魔力」越大,对当下的生活就会越敷衍。


如果最终实现不了呢?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过去了,时间很残酷的。


或者最终实现之后呢?接下来的的人生要靠什么活着呢——我们在对那唯一目标的执念中可能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卖房子的女人》

最后想分享一个之前看过的心理学研究,大概结论是一个人不管经历再大的快乐或者痛苦,最终一段时间后都会恢复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心理状态——你不会一直快乐下去,也不会一直痛苦下去。


所以,不用把任何东西当成幸福的魔法,让你的生活从此刻就「真正开始吧」。


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不动」?


我的好几位朋友,对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件事,都抱有很强烈的信念感。


朋友 A 在一线城市工作,却早早在老家付完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即使他近十年内都没有回老家的打算,但仍坚持着一边付着一线城市的房租,一边还着老家房子的贷款。


朋友 B 收入可观,然而她每个月的生活费开支,只占工资的20%。剩下的钱她会存成定期,作为自己日后的「买房资金」。


朋友 C 把「房子」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梦想之一。她说,如果以后决定好了定居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子」先买下来。


巧合的是,这三位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比较动荡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房子对于 Ta 们的意义,既是经济上的「不动产」,也是心理上的「不动产」,代表着一种对于安全和稳定的渴望。


实际上不一定仅仅是房子,很多人都会把某件事物认作自己的「不动产」。这里的「不动」是指,认为或者希望对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比如,感情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了,却仍停留在过去,不愿看到双方的改变;或者想要离开现在的公司了,但一想到又要重新适应新环境,还是选择呆在原来的公司里。


这种对于「保持不变」的执念,可能是来源于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fear of uncertainty)。研究不确定性的心理学家 Frenkel Brunswick 发现,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出自于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比如:


▨ 过早做出选择并坚定维护
▨ 强迫性地遵循原定计划
▨ 用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一件事物


然而,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往往意味着对于控制感的过度追求。这会导致我们看不见其他选择,或者为了维持稳定,做出最差的选择。


虽然事实可能有些残酷,但我们每个人最终都需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生存。毕竟,世界上唯一不会发生变化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


《美食,祈祷,恋爱》



✍️ 评论互动
你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是什么?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编辑:寒冰
责编:kuma
封面:hommes.studio

【简单森林读书会儿童专场火热报名中!

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

孩子天生拥有丰沛的情绪,

理解、管理情绪是成长的必修课。

本次读书会儿童专场,绘本阅读结合手工制作,

给孩子一场多彩的情绪之旅。



点击上方公众号

回复【儿童】了解详情及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倒计时3天 | 智能算力、可持续发展、AI+、数据创新...不动产数字化大咖齐亮“见”上海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及血脂异常的管理意见​问答:离婚诉讼中涉及不动产问题的解析戴德梁行:2023中国REITs指数之零售不动产资本化率调研报告卖车不如卖房?中通客车1200多万抛售20处不动产,上半年净利润近5200万隐私观美国商用不动产麻烦大了?贷款缴不出来的法拍案激增你的家人不一定是来爱你的,可能是来炼你的不动产,平安系不玩了?男人、女人和情人(红玫瑰,白玫瑰)华为小鹏口水战,不一定是坏事呢!如果《西游记》只读两个故事,一定是这两个;如果要挑一套《西游记绘本》,一定是这一套!47岁李湘官宣退休:她才是各种意义上的顶级富婆!!美国的技术战争失利?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 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教育/咨询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硕博项目介绍认房不认贷后,哪些人涌进了北京「最忙」不动产登记中心付鹏:低PE不一定是便宜,要想长期牛市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深度研究丨2023不动产数字化转型15大发展趋势最难的时候,不一定是最差的时候秋天的第一台华为,不一定是Mate 60仰望的「品牌向上」之路:U8的卖点,不一定是油车爱好者的「爽点」李湘是各种意义上的顶级富婆重磅|继禁止中国人买房后!美国佛州再强制中国公民登记不动产!否则重罚还有牢狱之灾一吵架就沉默的人,不一定是想冷战,也可能是这几种心理野鳩窗后抱蛋全国首批!这一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嗓子难受,不一定是“阳了 ”,也可能是因为它!很多人都有CIOC 2023不动产数字力评测榜单解读倒计时4天 | 精彩议程揭晓,第六届 CIOC 不动产数字化峰会精彩回顾|第六届 CIOC 不动产数字化峰会成功举办,重磅发布不动产数字力榜单中年女人安玛莉的爱揭秘学校心理学:比临床心理更注重教育,比教育心理更注重实践(上) | 对话心理人执守·破局·涌现|第六届CIOC不动产数字化峰会报名通道开启!隐瞒2亿债务违约?平安不动产回应→观点 | 刘永谋:数字中国的治理意涵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