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读书 | 说不尽这“美妙的垂涎”——读《制造消费者》
--采铜读书,站在迷雾背后--
人们久久地沉浸在这场“寻宝”活动里,就像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笔下所写的那样,人们心中激起了“美妙的垂涎”,无穷无尽地购物,即使买下了想要的东西,也只是暂时平息了欲望之火,很快另一件宝贝又会出现在眼前。回家以后人们还是无法抑制再次回到商店的欲望。
——《制造消费者》
法国社会学者安东尼·加卢佐撰写的《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一书系统梳理了19世纪到20世纪消费文化的演变。
消费,在今天,几乎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买买买”既是口头禅,也成了一种信仰。但是或许我们没有想过的是,今天五色乱迷的消费世界并不是古已有之,而只有短暂的历史。
如果把时光倒回到两百年前,那时候世界上多数地方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普通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吃穿住用的各种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做出来的。那个时候“商品”并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可是渐渐地,随着工业化的演进,随着交通和物流的进步,商品经济慢慢成形。农业社会里,大家吃的猪肉来自于自己养、自己杀的猪,而在工业化改造之后,人们直接从市场中买来切割好的猪肉,而不再关注其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商品社会中,生产和消费分离了。人们虽然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吃穿物什,但是对于“这些东西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件事却不再关心了。
在农业社会里,人与物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的关系,人们珍视它们,持久地使用它们;但是在商品社会中,人与物之间变得陌生、隔阂,很多买来的东西在新鲜劲过后就失去了光彩,甚或被轻易地扔进垃圾桶。
但是,正是这种陌生感,也让无数商品具有了奇幻的色彩,变成了奇妙之物。市场经济让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在世界各地流通,形形色色的商品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放大着人们的欲望。与其说人们是在购买商品,不如说人们是被商品所捕获。每个人都成了消费者,成了具有无穷无尽的消费欲望的人。
在消费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就是品牌。最早品牌担负的功能是为商品增添信任感。由于商品的生产过程是不可见的,消费者需要借由品牌来确认哪些商品是可靠的。但随后,品牌不仅与商品的品质相关,还赋予了其他的意义,比如社会身份、个性表达等。品牌为商品注入了“符号价值”。
所以当我们购买一件商品时,不止是为这件商品的“使用价值”买单,也是为它的“符号价值”买单。很多时候,为后者的支出会远远高于前者。正如加卢佐在书中写道:
消费构成了一种“通用代码”,一种“定位系统”,展示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当下,所谓的成功就是“在别人的眼中显得成功”。在各种竞争中,地位的高低都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而他人的看法则取决于这个人的表象。
如何塑造自己的“表象”?消费是最便捷的途径。因而你看,那些突然暴富的人,会第一时间给自己买豪车名表,以此来传达给大家一个信息:“我成功了!” 品牌成了一个人身份的装饰物,或者定义了成功本身。
商家就是吃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他们千方百计塑造品牌的可信、时尚或者尊贵的感觉,它们所演绎的魔法可叫作“符号工程”。品牌好像具有了魔力,具有了神秘而致命的魅惑力。品牌一旦植入人心,人就好像被催眠了一样拿出真金白银为之买单。
创造了商品和品牌的魔法浸润到了整个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百货商店或者说大型商场,就是一个创造梦幻的场所。在精致的布景、辉煌的灯饰之下,千千万万种商品陈列着,人们信步其中,尤如漫游仙境。商场中形形色色的商品和品牌,时刻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向人们展示着理想生活的模样,喻示出光鲜靓丽的人生。商场就是一个大型的show场,制造梦幻感就是商场成败的核心。
杂志也有类似的功能。在前互联网时代,杂志是传播商品图像和消费文化的主力军。哪怕在今天,当你翻开一本时尚杂志,扑面而来的就是优渥生活的示范以及昂贵商品的展示。经过精心设计的图文搭配,杂志为无数普通人展示了奢华生活的样板,这些样板好像触手可及,又可望而不可即。消费的欲望就在这图像的“劝说”中萌芽、膨胀乃至泛滥到无法收拾。
电视广告更是直接的撩拨者。电视广告的秘诀是创造一些虚幻的场景,让受众不自觉地把某件商品和某个场景连接起来。洗衣粉广告里你看到了温馨的家庭,汽车广告里你看到了高挑的模特,矿泉水广告里你看到了远离污染的大自然……某种程度上说,一切都是幻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广告带有PUA的属性,它们会指出并放大你身上的一个问题,让你觉得你陷入了很大的缺陷和麻烦中,然后它们会推出某个商品来解救你。大家一定看过这样的广告,一个女孩因为口臭而差点搞砸了约会,然后一枚口香糖出来救场。这还算温和的,现在医美行业挣钱的方式,就是赤裸裸的打压,先让人为自己的外表而自卑和沮丧,然后奉上昂贵而风险未知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商场、杂志、广告等等,都是商品幻觉的制造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困惑的问题是:“我是谁?”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而商品,竟承载了重塑自我的功能。加卢佐写道:
现代消费者在意的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表示他们可以通过拥有某些东西来使得自己成为某一种人。……新兴的现代社会观念如“人可以建立自我”,其实是指“通过消费建立自我”。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自我”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了。但是那个由各种商品包装起来的“我”,至少是真实可见的。
当我去一家不错的餐厅吃饭,把好看的菜式拍照发到朋友圈时,那显然也是在表达自我。当我买了一件帅气的衣服,在镜子前端详,我所照见的自我恰恰也是被商品包装了的我。我得承认,在商品社会中,如果离开了我所购买的东西,我确实不知道剩下的那个自我还有多少了。
哪怕我展示我看的书,给大家推荐书时,我其实也是在通过书来展示我的阅读品味。在这种展示中,我会考虑我不能推荐过于流行过于畅销的书,这样我就显得太随大流了,因而小众而高品质的书才是我的首选。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我的塑造吗?
对创新和科技抱有兴趣的人,会购买苹果、特斯拉抑或任天堂和索尼来彰显自己,而那些想表达富有和尊贵感的人,会展示自己的爱马仕和劳力士,而购买国货,则能展现出我们强烈的爱国情怀。显而易见,在今天,消费与自我已经变得难解难分。以至于我们会有点搞不清:到底是人比物更加真实,还是物比人更加真实?到底人是物的主宰者,还是物是人的主宰者?
不仅如此,读完《制造消费者》一书,我还生出了一系列疑问:
我们是被操纵的吗?
商品世界是不是精准地操纵了我们的欲望?
商品世界是不是已经为我们界定好了“成功”?
商品世界所标榜的尊贵、优雅、创新、科技、进步、自由、热爱、叛逆等等,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为了骗我们掏空口袋的烟雾弹?
商品世界不断地撩拨着我们的欲望,编织着我们的幻梦,而这些,是不是我们真的需要的呢?
但生活在这“美妙的垂涎”中,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呢?
……
我们就像鱼一样,生活在消费文化的水中,已经几乎感觉不到水的存在。
因而这些问题恐怕永远都无法厘清,但仍旧值得我们好好审思一番。
--采铜读书,站在迷雾背后--
欢迎购买采铜作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