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黑化”能使自己变强大吗?| 自由谈
▲ (视觉中国 / 图)
当一个人释放出善良的气场,周围的人都会感受到,就像每个人都能闻到玫瑰的芬芳一样。周围的人也会回应以善意,就像一朵绽放的玫瑰唤醒了更多的蓓蕾打开自己、释放香薰之气。
她告诉女儿:所有最好的都是你应该得到的,没必要用让给别人来换取夸奖。继而在小作文中大发感慨: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从来都鼓励女孩子要善良、要温柔,却没有给予女生不善良、不温柔的权利。儿子可以去善良,哪怕他成长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也没关系,“但是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
这是把女儿和围观群众一并教育了。只是不太买账的跟帖者太多了,这就尴尬了。
我也寻思过,这位妈妈怕不是在说反话吧?可看来看去,她说的都是“正话”。
人们无从检验,假如她有儿子,她会不会鼓励儿子去做人间天使,但显然,对男孩女孩实施截然相反的人性教育,让人错愕。把这种撕裂、扭曲的价值观强加给自己天性善良、宅心仁厚的女儿——这是在私事范畴,我们得为这个女孩捏把汗。但一股脑希望天下所有的“女儿”都狼性一些、自私自利、冷漠无情,那就忒不善良了。明明不善良,却作态诚恳地掏起心窝子,不免可笑。
实事求是说,“不要善良”在民间确有一定的市场。我深知有些为人父母者教育儿女把“不善良”作为防身武器,目的是避免被欺负、被利用。人们惧怕善良的孩子易受伤害,这种心理很好理解,但善良不等于软弱,展示人性的美好不等于不要抵御人性的丑陋。
善良本身没有错,更没有“原罪”,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善良而不软弱的人。选择不善良也不等于让自己变得强大,只会变成一个黑化的“弱者”。
有的人希望儿女在不善良的基础上,更要有一种“我想要的就得给我”的霸道甚至攻击性,美其名曰这样更强大、更快乐,这其实是主动跳入“黑化”泥沼。
“黑化”=强大,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殊不知,“黑化”的弱鸡,大概率只会变成不善良的弱鸡,你与人锱铢必较、处处表现得咄咄逼人、富于攻击性,同事与朋友感受到这种不愉快的气场,会纷纷远离你,你的生活之路将越走越窄。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善良才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基本的依凭和盾牌。当一个人释放出善良的气场,周围的人都会感受到,就像每个人都能闻到玫瑰的芬芳一样。周围的人也会回应以善意,就像一朵绽放的玫瑰唤醒了更多的蓓蕾打开自己、释放香薰之气。
可见,善良是打开“外面的世界”、触碰心灵的密码。善意是相互的,也是彼此可以清晰感觉到的,你给予别人善意,别人也多能报以柔肠。反之,恶意很可能换来被人孤立,甚至引发恶意反弹。一个不善良的人,当他遇到困难之时,周围知根知底的人未必愿意伸出援手,在这个意义上,善良也是一个人积累的社会资本。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不善良”获得更多的“寿司”,但没想过,这样一来,孩子恰恰失去了更多的机会,甚至面临险境时别人也会冷眼旁观。
有人提醒女儿不要“遇人不淑”,但“不淑”者除了天性不纯良者之外,多少是这样教出来的?有些人一边教育儿女“不善良”,一边愤慨于一些恶性事件中路人的冷漠,丝毫不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何其双标!
说到底,一个绝大多数人不善良的世界,是无法运行的。在人人都不善良的“丛林”中,每个人只会越来越孤立无援、举步维艰。
但凡我们能承认,足够的善良组成了一个社会坚实的“地基”、是文明生长的“土壤”,就能够意识到,选择“不善良”有多么不明智。
明智的强者,定会站在善良一边,行事仁慈、礼让,透着这样的哲学意义:因强大而自信,因自信而强大。当然,善良也可能会被辜负,此时你可以制裁不善良者,但“被辜负”之后你会“黑化”吗?只伤害有伤害过你的人,可以理解;伤害没伤害过你的人,不可理喻。
(作者系媒体人)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