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渡十娘|“好兵帅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渡十娘|“好兵帅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公众号新闻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王黎明

编辑|渡十娘 


             

作 者 简 介


王黎明


欧洲华文笔会会员。毕业于大连外语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2000年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2003年移居法国斯特拉斯堡从事国际旅游,研究和探讨跨文化交流和旅游文化写作等。作品发表于《大连日报》《新商报》《海燕》《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以及多个专栏写作。曾发表书评、影评、文化杂谈、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连载等几十万字。著有散文集《从凯旋门出发》《CIAO!阳光下的意大利》和历史文化特写集《探寻意大利》。


                        

帅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20世纪初,捷克有两个文学天才,第一个是佛兰茨·卡夫卡,第二个是《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这两个人都在布拉格,卡夫卡是个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哈谢克是用捷克语写作的流浪汉,两人生卒年龄差不多(注1),却从来没有交集,这也算是咄咄怪事。

作为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的人,我从来没对卡夫卡特别热心过,虽然跟风读过他的一些著作,尤其《变形记》给了我强烈印象,后来试着读《审判》和《城堡》,都开了头就收手了,原因是读不下去。

对我来说,他的小说缺乏阅读的乐趣。在文学越来越变成私人体验、荒诞、解构、精神分析、异化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大杂烩时,对某些人来说,卡夫卡越来越重要。而我必须坦诚地说:卡夫卡对我而言,依然是变成大甲虫、永远走不到一个城堡的故事的编纂者。

另外,我想借此机会提问:除了那些外在手法以外,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卡夫卡?也许米兰·昆德拉和伊凡·克里玛理解他,但他们可都是捷克人。

为了深入了解捷克文化,我最近读了一遍马克斯·布罗德的《卡夫卡传》,读后的感想连我自己都异常吃惊。卡夫卡说:“写作是祈祷的一种形式。”他还说:“人应该相信一种不可摧毁的东西。”

“卡夫卡式的”到底什么意思?

由此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喜欢他,因为我是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我们的文学关注,无非是难忘的人物和复杂人物关系的组合。我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语言带来的快感,情不自禁地被人物命运“移情”,乃至触摸到一些模糊的所谓思想的东西,再往大了说,还有被演绎得面目全非的历史。

我从来没被教导过“要向内挖掘”,因此我也没有认真思考过“祈祷”的意义,这样,我就无法相信卡夫卡所说的“不可摧毁的东西”,因为我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相信”便无从谈起。

反过来说卡夫卡,他的作品基本上忽略了我心仪的所谓文学因素,我怎么可能喜欢他呢?读《卡夫卡传》使我产生如下想法:当文学不再是学衔和品位虚饰,不再是上面提到的让人头晕目眩的技术堆砌的时候,它可能演变成跟自我的对话。

在这一对话中,我知道了我们的文学向来缺少向内的建立,我们个人的存在必须以跟别人的关系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我们简直什么都不是。我们的社会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

基于上述判断,我似乎感觉到了卡夫卡的独特,但是,我一时无法认同他,这就像我可以进教堂做出祈祷的姿态,但我内心不会因此发生了不起的变化。我必须承认这一点,就像我承认自己不是犹太人一样。

这不是审美,而是精神往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当然,认识到这个和能做出改变又是两码事。有了这些想法,当我听人随便说什么“卡夫卡式的”,就像听他(或她)用汉字标音来唱外语歌,因为不懂意思而唱不到板眼上,让我不由得觉得好玩而失笑。

读《卡夫卡传》后,我被震慑了。但本文要说的不是卡夫卡,而是《好兵帅克》。跟卡夫卡截然不同,哈谢克的小说很好看,充满恶作剧的乐趣,它改编成的动画片,可以博得随便什么人展颜一乐。

卡夫卡动态雕塑--布拉格

说到意义,按照反动—进步这种通行的文学史观点,这个漫长的故事(注2)所描述的,是一个反对奥匈帝国愚蠢战争的反英雄人物。好像帅克所有的言行都符合这个主题。但事情没那么简单,人们可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即:什么是帅克的动机?这个问题我想不比卡夫卡容易解释,也许更难,因为它看上去是那么简单,以至于把人迷惑住而轻易下结论。

让我们回顾一下《好兵帅克历险记》(注3)的大致情节。

“他们就这样把我们的费迪南(注4)给杀了。”这是女佣人对帅克说的,也是小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给整部小说定了历史基调:“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而帅克是个患有风湿病的狗贩子,退伍老兵,退伍的原因是被军医审查委员会定为白痴。帅克跟女佣人侃了一阵子后觉得不过瘾,随后去到“杯杯满”酒吧跟老板和一个密探神聊,他讲话的基本路数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能联想起他自己的一些经历或道听途说,于是就有了:“想当初……”

他有一张满月般的圆脸,一双无辜的蓝眼睛,对人态度和气,有些胖,显得傻乎乎的。随后他被密探抓进监狱,审讯过后又被送进精神病院。

在医院里,他被当做拒服兵役的装病者处理,喝泻药、灌肠,不断遭到辱骂,他对这些都安之若素,或者可以说兴致勃勃。后来他被放回家,让女佣人借个轮椅推着去报名参军,在路上挥着拐杖大喊:“打到贝尔格莱德去!”

他见着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画像就喊万岁。他又被抓,在随军神父为逃兵举行的弥撒上痛哭流涕,后来被神父雇为助手。神父是个醉猪式的人物,与帅克颇为合拍,因为他的酒量也好。再后来,他稀里糊涂成了卢卡什上尉的勤务兵,他找地下贩子把将军的狗偷了送给上尉,上尉遛狗时被将军发现,上尉就被发配前线,帅克同行。

在火车上,帅克嘲弄同包厢里的一个老者头发稀少,那老头是另一个将军,上尉不得不替他顶包。帅克拉了火车的制动闸,惹下另一个祸,他被迫要到车站跟站长解释,结果火车开走了。这时,上尉为了能摆脱他而松了一口气。但帅克执意要步行追赶队伍,朝相反方向走了很久,最终又回到上尉身边。他为上尉给一个有夫之妇送情书,结果途中遇到一个故旧,一个憎恶匈牙利人的工兵,他们在途中大喝一通,两人跟恰好是匈牙利人的那个妇人的丈夫打了一架,不少人卷入战团,弄成一个丑闻……

再让我们看看帅克周边那些人:一个志愿兵,满肚子货水,跟帅克很能谈得来;军需上士万尼克,一个老兵油子;一个愚不可及的中尉;一个总偷上司东西吃的勤务兵等等等等。

虽然战争做背景,但这个故事到最后也一枪没放,前面是愚蠢的各国混战,后面是草台班子式的兵营,几乎所有人都灰心丧气,而只有帅克显得总是那么精神饱满,无辜,勤快,善解人意,热心替人办事,但经他办的事情肯定变糟。

著名长篇小说《好兵帅克》

60多万字的故事读完,我对帅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仍然一头雾水,因为除了喜欢喝酒和抖落市井那些五花八门的轶事之外,我不知道他做事的动机、由动机而产生的欲望和价值取向是什么。

如果他真是一个白痴,一个因病而虚无的人,这小说根本就成立不了。我想在此最好的办法是拿帅克横着跟另一个文学人物比较一下,比如阿Q。谁能说明白阿Q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我说不明白,但我能体会到,阿Q就是许多中国人身上品性的集合,他在这个人或那个人身上都有那么一鳞半爪在闪烁。

这样比起来,帅克就是捷克的阿Q。我们在此把正统文学史的主题先行等等概念先放一边,在我看来,帅克嘲弄的不仅仅是奥匈帝国,或者某个他不喜欢的权威,而是嘲弄来自外部的、他认为比他强势的一切,他在这种嘲弄中获得的乐趣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这是捷克式的“精神胜利法”。

这种东西今天依然能在某些捷克人身上体会到,就像阿Q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品性当中一样。下面我讲个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一点。

去年秋天我跟朋友开车去东欧,在布拉格的第一天晚上,我们要到一家著名的夜总会消遣一下。因为不认路,我们在老城广场附近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跟帅克年龄差不多。他看上去很无辜、和善、健谈,英语说得不错。

去往夜总会的路上,他嘱咐我们到了之后,点啤酒一定说要“喜力(Heineken)”,是最便宜的。他说如果我们光说要啤酒,而不提品牌,服务人员说不定会把最贵的啤酒,比如比利时的工艺啤酒给我们送上来,最后结账就会多出好多钱。他还嘱咐了我们一些避免受骗上当的话,让我们感觉很贴心。

不诚实的布拉格出租车

这期间,他肯定绕路了,但我们都被他的话吸引,所以也没大在意。到了地方,按照计程表,车费是380克朗,按照1欧元=26克朗换算,也就十几欧元,我给了他1000克朗一张的钞票,告诉他就找600给我即可。他一再表示感谢,递还给我一张500的和一张100的钞票。

我们还带着他友善的感觉进了夜总会的门,服务员告诉我们要收门票。一人300克朗,我把刚才司机找给我的两张钞票递给服务员,他看了看,立刻把那张500的递还给我,说:“这不是捷克的钱。”

我问:“那这是什么钱?”

服务员回答:“白俄罗斯的钱,很毛。”

“值多少?”

“不知道,很少。”

从夜总会回酒店后,我上网查了一下,500白俄罗斯卢布,相当于0.05欧元,或者人民币3角8分(注5)。再想想那个司机一路上友好体贴的态度,我跟朋友不由得又发笑,又感慨和困惑。我们一直弄不懂,这个司机费了那么大的劲最后骗我们20欧元不到,所为何来?

但我想想帅克把那些杂种狗当纯种的卖给奥匈帝国的探子,我似乎又懂了。他说的那些话也确实管用,我们不恨他,反而觉得他给我们实实在在上了一课,我们得由此感谢他。


后来在读伊凡·克里玛的《布拉格精神》时,我才知道这种欺骗在布拉格出租车司机当中非常流行。我如果拿他跟帅克比较一下,这个司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不诚信,而是帅克的“精神胜利法”的延续。我想,他在这个小小骗局当中所获得的嘲弄外来人的乐趣,要远远超出20欧元给他带来的满足感。


《好兵帅克》的天才作者哈谢克


到此,我想我多少读懂了哈谢克,体会到了他的伟大。今天的帅克们,在嘲弄了别人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卑琐。哈谢克的未完结性也许在于,被欺负不一定就是应该被同情的理由。


帅克嘲弄一切,而如果我有权利对哈谢克误读的话,我觉得他在小说中同时也暗示出帅克尊严的缺失,以及帅克们之所以不断被欺负的内在原因。


注:

1.两人都仅活了40岁

2.小说没写完。

3.星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这是根据捷克语翻译的最全译本。

4.奥匈帝国皇帝的王储,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是“一战”的导火索。

5.500旧白俄罗斯卢布已经退出流通,分文不值了。

(图片由作者选自网路)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王黎明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email protected]
国内:[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渡十娘|触摸美国:送我两颗金牙的南希医生渡十娘|夏日,探访《小妇人》故居让我嗅到当年的美国气息七夕渡十娘|遗产到底留给谁?——那要看《谁先爱上他的?》女儿女婿为中餐馆义务打工渡十娘|关于美国职场的几句口水话川味回锅肉,减肥的秘密渡十娘|小说:神枪手 (下)渡十娘|幽默过日子:已读不回的故事钱学森的传闻渡十娘|亲近广玉兰渡十娘|寻找自己的桃花源渡十娘|丈夫的另一个女人渡十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渡十娘|警惕这类让熟女显老的时尚陷阱(下)渡十娘|一旦中阿铁路的设想开始生根,中吉乌铁路20年的折腾就会变得无聊渡十娘|警惕这类让熟女显老的时尚陷阱(上)渡十娘|从香港到阿根廷,关于姜花和海盗的故事渡十娘|知知和兰芝——跨越六十年的生死之恋渡十娘|出门旅行,家被女儿的同学拆了【一路有你】《最好的模样》2022 BY 碧蓝天渡十娘|《权力的堡垒》——《纸牌屋》后最好看的政治剧渡十娘|Dave Grohl和他的《音乐人生》渡十娘|签证官说:等一等,他们是洪堡学者渡十娘|虐得心跳——攀登Franconia 环线渡十娘|《我是一个婊子》之八:你是一个婊子——致敬那一代的留学生们渡十娘|触摸西班牙:再见了,米盖尔渡十娘|触摸西班牙:和A,又是一年渡十娘|华盛顿郊外的“现实主义”花果园渡十娘|幽默过日子:天生段子手渡十娘|刘本良——谁炒作出来的年薪过亿旅美科学家?渡十娘|小说:水边的舞鞋渡十娘|“非必要不旅行”的长假,但愿是最后一个渡十娘|民选官员只有赢得选举才有施政机会渡十娘|那时红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