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3a:近期看到好多国内中产想要移民,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千渔千寻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期看到好多国内中产想要移民,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刚刚看到这个帖子,正好前一段一个互联网大厂的朋友吃饭时也聊到这个话题,我给他分析了好久,所以把我们聊的内容整理一下发出来。
什么人适合移民?
其实,在我看来,国内只有“底层”适合移民,只要是进入中产的,都不适合移民,收入越高越不适合。
还有人会说,有钱人也适合移民啊。其实有钱人那就不叫移民,人家那叫分散投资,就像你在一个行业里赚了钱,肯定也得分散投资一下,比如买点商铺,买点股票,投资点其他行业的公司,这叫风险分散。所以有钱人的移民行为,本质是一种分散投资的方式,他们多拿个身份,也都是为了方便而已,很多人会两头跑,哪里需要就住哪,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是真的“移出去”了。其实生活中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很少,这里不做讨论。 这里主要说说现在特别容易出现“移民冲动”的中产人群。.--
我一直觉得中产是个伪概念,因为中产本质还是无产。
中产是“拥有了更多消费品的无产阶级(即有了更高生活水平的无产阶级)”,而这个阶层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化大分工持续细化的结果。
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都是需要靠出卖劳动来换取收入的人,收入水平跟工作时长和技能水平挂钩。只不过一般无产阶级的劳动更加简单,也更容易被替代,比如保洁,保安,搬运工之类的。但是中产阶级一般会掌握一些较高水平的劳动技能,所以收入水平会高一些。但是归根到底,中产阶级还没有脱离“出卖时间换钱”的状态。
在初级的社会化大分工中,大部分人只能做工人或农民,因为竞争激烈,缺乏壁垒,所以收入水平不会很高。
但是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细化,每个人做的事情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提高,参与社会化大分工的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都在快速上升(外在表现为收入水平的上升,实质上是生活水平的上升)。这其实就是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能让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一个中产阶级,要获得相应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依赖所在社会的分工情况的。比如前面的帖子里提到的这对夫妇,他们的收入,完全是参与特定的社会化大分工才能拿到的,他们一旦离开这个社会环境,就很难拿到相似的工资水平。先别说离开中国了,就算是在国内换个城市,都不一定能找到类似收入水平的工作。他们实质上是处在一个优质的社会化分工链条上,所以能拿到相对较好的收入。如果他们主动退出这个分工链条,去其他国家、其他城市、其他行业去找新的分工链条,很难保证可以进入其中。因为另一个社会环境,对参与分工的劳动者的要求会发生变化,这些人不一定能够“挤”进去当地的优质分工链。很多中国的中产到了国外,迫不得已成了蓝领工人,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的高级劳动技能,在当地并不被需要,所以只能用更低级的劳动技能,比如搬砖,刷墙,送外卖,来参与社会化大分工。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阶级滑落。(其实,这些人的阶级属性并没有真的改变,改变的是参与社会化分工的技能水平降低了,无法参与高价值的社会化分工了)
现在中产之所以很多想要移民,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的技能变得“专有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此时,再加上有些无良中介的“虚假宣传”,直击这些中产的“焦虑之处”,而他们比底层又有更多的支付能力,让他们成为移民产业的最佳目标。
为什么技能“专有性”越强,不安全感也会越强呢?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华为的某个高级工程师,搞的技术只有华为自己内部在用,离开华为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这就是典型的“专有性”,他的技能只有华为需要,华为的相关工作只有他能做。这种超强的“专有性”,既是能获得高收入的原因,也是中产阶级焦虑的根源。因为“专有性”越来越强,使得这些人极度依赖分工链条中的位置,所以使其失去了跟“分工链条的所有者”,即公司的谈判优势。一旦公司决定放弃这个链条(砍掉业务线),或是要替换链条中的某个人(裁旧招新),这些中产是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
我为什么认为中产不适合移民?因为中产移民者还必须靠“出卖劳动来换取报酬”,这就必然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你在中国培养出的专业化技能,是否能在新的地方被接受?能否能够被当地的高价值社会分工链所接纳?如果不能,就必然得降低劳动技能水平,提供更加容易被接纳的劳动类型,比如开卡车,刷盘子,做美甲。越低水平的劳动技能,越容易参与到各地的社会化大分工,因为这些基础劳动,哪里都需要。但是对中产而言,这样“自降身份”是否值得?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富人(资产阶级)的移民,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他们也不会参与当地的社会化大分工,他们的收入来自已有的资产,比如公司收入,房产租金等。而那些劳动技能水平比较低的人,移民到人均GDP高的国家,就算以同样的技能水平参与社会化大分工,却能更高的薪水(主要跟人口供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关)。所以,富人和穷人,是适合移民的,前者出国是投资和消费行为,后者出国是去更发达的地方“打工”。
我希望那些遇到职业发展瓶颈,开始把“移民”当成解决方案的中产朋友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首先别被中介给骗了,他们赚的就是让你出去的钱,你出去后活成什么样子,并不是他们关心的。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先找到工作(确定可以被当地分工体系接纳),再移民。至于选择读书重新找工作这条路,有点赌命的意思,如果30岁以内,可以赌一把,赌输了回国还能继续找工作,如果岁数太大了,我建议还需慎重,因为35岁以上赌输了的话,回国也很难再进入高价值的分工链了。国内职场有一点确实非常不好,就是人多,优秀的人也很多,你一旦离开了一个价值链,你的位置一定会被别人取代,等你回去的时候,想再挤进去原先的价值链,难上加难啊。现在的中美脱钩,其实是在摧毁一些价值链,重塑一些价值链,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些中产所“寄生”的价值链消失了,但是也会新产生一些高价值的分工链条。但是很可惜,这两拨人大概率是不相关的,比如做外贸的和做芯片的,现在就是一个分工链条在崩塌,一个在形成中。
啰啰嗦嗦,发现写了这么多,不多说了,希望帮到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