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金行业风险预警丨第56期
监管动态
异常交易
✤2022年5月27日,5月份上交所异常交易监管共189起,深交所异常交易监管共240起,本年共发生2580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
监管处罚
✤截至2022年5月27日,本月各地证监局对证券基金行业经营机构及个人违规事件发出16张罚单,其中证券经营机构8张。
重大事件
某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收到监管罚单
【点评】该经营机构在2020年3月6日曾因通过互联网投顾平台运营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部分投顾账号与外部机构合作,相关投顾账号在平台公示的情况介绍与平台公示的该账号运营投顾人员的实际情况不符被证监会派出机构出具监管罚单。此次罚单同样出现违规推介问题,证实了该机构未及时进行全面的合规风控体系整改。近年来,监管对于投资咨询公司虚假营销宣传、违规承诺收益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这也是监管部门从严打击咨询领域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各经营机构需要对业务推广、营销宣传内控机制进行全面自查,排除潜在风险,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从根本上化解风险。
某证券公司IT人员内幕交易被罚没633万
【点评】此次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该IT人员从事交易系统的维护工作过程中,可以实时获取经营机构自营账户交易指令、交易股票名称、交易时点、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未公开信息,并将未公开信息传递给他人进行证券交易活动。老鼠仓常见于投资经理、交易员,此次证券经营机构IT人员内幕交易较为少见。这意味着,经营机构在信息技术方面,不仅要提升App宕机、网络安全事件等系统维护能力,还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防止IT人员内幕交易风险的发生。经营机构在提高信息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维护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证券行业从业规则的培养,设置业务隔离机制,细化信息系统人员管理内控制度。
近40家公司遭立案调查 超七成信披违规
【点评】这一方面体现出监管层对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态度,从严监管将持续加码;另一方面也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仍有待改进。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是证券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小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和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证券经营机构需要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慎评估和持续督导,这既是监管层面对投行保荐业务的要求,也是经营机构履行投资者保护的义务。
两地证监会同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
【点评】ETF纳入互联互通将丰富投资品种,有利于多元化资产配置,良好的资产配置也有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提升投资回报率。对经营机构而言,会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公告在系统调整中明确“ETF纳入互联互通基于股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连接,主要制度安排参照股票互联互通,遵循两地现行的基金运作、交易结算法律法规和运行模式。”各经营机构需要积极推进技术系统开发及测试、投资者教育等各项准备工作,监管相关业务规则发布后,经营机构需要严格按照业务规则对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测试,提升创新业务的合规风控能力,避免合规问题发生。
重点法规政策
证监会:修订《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
【政策影响】《办法》颁布当日,中证登发布《结算规则》《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2022年5月修订版)》配套政策,均自2022年6月20日起生效。《办法》主要增加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与新《证券法》做好衔接,将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的登记结算纳入适用范围、细化明确中央对手方职责等;二是落实DVP改革关于制定修改配套规则的安排,规定结算参与人足额交付资金前证券打标识相关安排,明确交收违约处理程序等;三是对近年来沪深港通、沪伦通、存托凭证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涉及证券登记结算业务的内容进行适应性调整。此次《办法》的修订是我国加深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举,将增强境外投资者对于国内证券登记结算效率和资金安全的信心,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意愿,促进市场的活跃度与中长期价值投资。对于经营机构而言,境外投资者数量的增长有助于经营机构海外业务的拓展,经营机构需要同步提升对于境外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完善登记结算业务的内控制度,落实《办法》对境外投资者保护和证券登记结算体系安全性的要求。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
【政策影响】《管理人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从“准入-内控-经营-治理-退出-监管”全链条完善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要求。修订后的《管理人办法》共8章78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强化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管理机制;二是适度放宽公募牌照数量限制;三是提升机构主体合规风控能力;四是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机制,突出长期考核激励;五是支持差异化发展;六是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在合规风控方面,《管理人办法》要求基金经营机构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严格证券出入库管理,合理设定投资经理权限,建立交易指令事前管控、事中监测及事后分析与审查机制。同时,放宽公募牌照数量限制要求经营机构建立全覆盖的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和稽核审计体系,强化对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管理;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压实股东、实际控制人与独立董事责任。
证监会:进一步规范强化投行内控现场检查
【政策影响】《工作指引》以强化现场检查为着力点,主要规定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五种应当开展检查的情形;二是明确三方面重点检查内容;三是明确四类应当予以处罚的主体。《工作指引》的颁布明确了监管部门对投行业务内控的重点检查方向,为证券经营机构全面排查、优化完善内控制度提供参考依据。2022年投行业务处罚多与IPO业务相关,包括对发行人核查不充分、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未勤勉尽责督促发行人等,相关投行业务人员被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说明证券经营机构在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下,对于IPO业务的合规制度尚不完善,责任主体义务落实存在短板。此外,投行违规下发的罚单中除了保荐人,还包括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如分管高管、业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内核负责人等。由此不难看出,监管层对于投行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加大。经营机构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指引》对投行业务全业务条线进行梳理,加强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投行从业人员的专业提升,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将董监高及从业人员的薪酬与合规率挂钩,避免投行业务合规问题的发生。
证监会:针对保荐业务重新修订2项政策
【政策影响】《尽调准则》主要明确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保荐人合理信赖的标准,保荐人应评估证券服务机构及参与人员的相关工作是否具有充分、可靠的基础,不得将法定职责予以外包;二是对于行业业态或发行人业务新颖、抽象、复杂、稀缺的或一些特定的业务模式提出了核查的要求;三是对现行《尽调准则》中未涉及的一些尽职调查事项进行补充。《底稿指引》则要求证券经营机构一是在底稿范围中明确复核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过程的文件资料;二是要求保荐工作底稿应收集内核阶段底稿;三是要求在工作底稿中记录对尽调证据的分析与验证过程。2项政策的颁布对投行保荐业务中尽职调查和工作底稿两项重点工作进行规范,说明监管层对此的重视程度在进一步加深。而工作底稿作为监管层发现业务问题的重要抓手,对经营机构履职尽责和风控合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营机构需要提升相关业务水平,加强工作底稿的留痕管理能力,对中介机构出具材料进行严格复核并出具合理依据。
国际动态
美国证监会延长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规则提案的意见征询期
【主要内容】2022年5月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将针对加强和规范投资者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拟议规则制定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延长至2022年6月17日,此次发布的范围和意见流程仍与2022年4月11日的原始联邦公报通知中所述相同。
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安全云业务应用程序指导文件
【主要内容】2022年5月17日,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发布了两份指导文件草案,《安全云业务应用程序技术参考框架(TRA)》和《可扩展可视性参考框架(eVRF)》,并征集相关评论,作为安全云业务应用程序(SCuBA) 项目的一部分。为了提升美联邦政府网络安全性,该项目旨在开发一致、有效、现代和可管理的联邦政府网络安全配置,而这将有助于保护存储在云环境中的机构信息资产。发布《安全云业务应用程序技术参考框架》的目的主要是提供项目的背景资料、标准化观点和术语,以此整合和协调项目的工作内容。该框架指导机构如何采用云技术进行云部署、制定适应性解决方案、完成安全架构、敏捷软件开发和零信任架构。《可扩展可视性参考框架》旨在为组织提供框架,帮助其识别可视性数据,用于消除威胁性,了解特定产品和服务提供可视性数据的程度,并确定潜在的可视性差距。
SEC提议加强某些投资顾问和投资公司对ESG投资行为的披露
【政策影响】2022年5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议对规则和报告格式进行修订,以促进向投资者提供一致、可比和可靠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基金和顾问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整合。建议的修订将适用于若干注册投资顾问、获豁免注册的顾问、注册投资公司及业务发展公司。本次提议将在《联邦公报》上发表,意见征询期将持续60天。
深入分析详见内参版,如需订阅,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声 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