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除了考公,还想去寺庙” | 写社会
不久前,一名大厂员工选择从996机制中退出,加入无KPI考核的寺庙。入职一年多的他不但身心健康了许多,还瘦了二十多斤,一时间让很多人眼热。
在这时,寺庙的清规戒律仿佛不再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五指山,他们像是《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主动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
“减肥”“远离工作压力”“工资高”都是亮眼的标签,寺庙变成一个远离烦恼的清净地,那么喊着“真香”的年轻人们,是真的就想青灯古佛、木鱼《心经》么?
这届年轻人真的想尽办法往庙里挤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代人惜发如命,996的间隙也要钻研无硅油洗发水和植发广告,所以出家是不可能出家的,一辈子都舍不下这一头秀发,更舍不下这红尘万千了。
好在随着寺庙业务增加,许多寺庙开始面向社会招聘会计、宣传等岗位。寺庙职员们不用像出家人一样不沾荤腥,不为色动,早晚念经,打拳扫地。但对于社会关系稳定的人而言,虽然免去了部分劳役,他们依旧很难抛去已有的人生积累去入职寺庙。
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既然无法一心向佛,那就“时有时无”向佛!
寺庙旅馆就是其中一种选择,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高品质居住条件的同时感受寺庙生活,这种形式部分借鉴了日本寺庙的“生意经”:
在日本,寺庙主持的僧侣身份及寺庙管理权是可以继承的,而早在明治年间,为了淡化宗教色彩,僧侣的许多禁忌(酒、肉、色等)都被放开,于是许多继承人为了维系寺庙运营开始搞寺庙音乐会、旅店甚至酒吧。
然而,很多人渴望拥有更沉浸式的体验,于是寺庙义工一时成为热门。
寺庙义工时间一般是两周时间以上,但内容却是千差万别,可以说人生的参差不但体现在人生起跑线上还体现在寺庙生活里。有的寺庙把技能点在了体力上:义工日常是做饭打扫和抬水;有的则点在社交上:日常是布施和配合师傅讲课;还有极少数发展艺术,日常是茶艺、插花等,把学习佛法融入生活。
一番下来,虽然不知道大家佛法修得如何,但看作息表报复性熬夜是肯定能治好的。
某寺庙生活作息表
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寺庙呢?
有人会说他受家里人熏陶,有人会说他向往寺庙宁静,有的人甚至就图寺庙斋饭好吃。但总的来说,寺庙生活具备吸引他们的特质:生活规律、饮食健康、远离俗事、守诚向善。而这种特质的日常,是帮助人们度过一段“次要的生活”(在疫情之中,很多人感觉自己的生活无足轻重,很多需求“退居次要”)的方式。
和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的正峰一样,
一位小红书er也冲着斋饭去寺庙
寺庙,一处心安地
生活停滞不前,世界动荡不安,对身边的人与事“热爱又厌烦,不舍又反感”,这是很多人的现状。“此心安处是何方?”,现实环境迫使现代人试图从寺庙生活中寻求答案。
1.一场重焕生机的“告解”
在话题更迭的互联网,“如何生活”成为冲浪人的必修课,在“DV计划”中,金婧就表达了这个疑惑,一开始她想成为一个独立高知女性,后来听说成为一个普通人也不错,接下来又努力承认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不长的一段人生里,她手忙脚乱的在一套套理论里一次次自我审视与自我定位,可如今回头看那些努力却似乎只是一场邯郸学步。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能轻易地接触到一个个普适但冰冷的“人生哲学”,却依旧对生活充满着疑惑与不安,无法游刃有余的生活。
而寺庙却能以一种人性的角度安抚在生活中兵荒马乱的人们。
“去寺庙生活,在温柔的午后喝一杯茶,和住持师傅聊聊人生的疑惑。”这是短视频创作者描述的她的寺庙生活。富有思辨性的长者充当了一个安全的倾听者,那些无法被身边人理解和共情的困惑及不安,都可以虔诚地向宗教求一场告解。在《伦敦生活》中就有这幕,生活糟糕的女主向神父倾诉她的迷茫与痛苦:“到底该怎么生活?”她期待有人能给她一个确定的答案。
而东方的佛教住持,在这时则和西方的牧师一般,用一种“人本主义疗法”的会谈抚慰当代人的灵魂。“人本主义疗法”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式,它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为求助者创造无限的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人深化自我认知、发现自我潜能从而回归本我,矫正不良心态及行为。
2.一次内在规则的修复
“原子化”的社会让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强,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却反而更加孤独、迷茫,吊诡之处即在于此:我们拼命挣脱的桎梏(中式传统关系)正是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东西。暂时未建立起新的安全归属之时,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无疑是难以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变化的,人们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高度文明的今天,邻国正在战争,隔壁小区的人在隔离,而自己已经开始丧失幻想未来的能力。
UP主@nya酱的一生在回顾自己之前拍摄的视频就突然崩溃,“你做了很多计划与规划,但基本都是没办法实行的,脑子里构想的生活,也是分崩离析的。”稳定自由的环境能够包容个人所有的发展,但如今“不确定的生活”却摧毁了所有的个人发展的欲望与信心。
相对外界的动荡不安,寺庙是一处安静、稳定的地方,于是现代人开始向这样一个“能量”稳固恒久的地方寻求心理支援,“师傅们日复一日的砍柴、做饭、念经,贫瘠但坚定的生活了数十年,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寺庙里,就算不是信徒也能感受到那种自我坚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能够反馈滋养到现代人的生活,修复在数字化媒体和纷乱世界中不断被打破的内在规则。
3.一次离经叛道的自我生长
寺庙生活还是少年人寻求“自我生长”的机缘的一种方式。某微博被注销用户曾说过:“在青春期要见识一些真正宏伟壮丽的东西,在未来许多幽暗逼仄的时刻,这些事物是我们逃脱的绳索。”于是有人选择去海岛追湛蓝的浪花,有人选择去山区支教看世界上最明亮的星星,自然也有人想去寺庙俯瞰群山与森林,听暮鼓晨钟,求一场也许没有答案的解。在展开讲讲里就有一位“数字游民”,她攒下钱就去做各种无用之事,其中就包括寺庙义工,这种尝试虽然没有经济价值,却滋养了她的心灵,让她重获快乐。
有人从寺庙生活感受快乐,也有年轻人从中感悟人生。知乎一位普通大学生选择暑假去终南山短暂的住了一周,跟着一位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百衲衣的师父念经,层峦起伏的山脉完全接纳了一个少年人的胡思乱想,有一天深夜他突然想到“无常”这个概念,“居然有些害怕起来了,身边的一切终会永远消失,一切都是虚假的,这个真相是多么的恐怖呀,以至于让我不敢面对”。
处处皆红尘,闹市亦可修心
《空虚社会》中提及,“我们社会中的矛盾不仅源自文化和经济的背离,也源自个性化进程本身,源自系统、自恋型的个体化及微型化进程。因此,社会越是人性化,失落感也就越常见;宽容及忍让越多,对自己也就越发不信任。”
这种社会化的“空心病”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克服的问题,无论是求慰藉,求安心,还是求自我成长,寺庙的生活都不是唯一的答案。正如很多年轻人也选择了去做动物保护志愿者,参加养老院志愿活动等,这种通过投入社会公益活动来获得内心力量的方式的具体形式十分多样。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就称:“修行,是一个向内求的过程,无论你是介入红尘,还是居于寺庙,只要做到真心实意修炼自己的内心,其实并无差别。”
作者:顾堪
作者介绍:对世界有着无穷好奇心的
非典型快乐女孩
编辑:世佳
你可能还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