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习能做到主动积极,我总结的“秘诀”在这里
很多老朋友的孩子也到了入学的年纪,就更加关心孩子学习了。
有人说:我知道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特别重要,平常也很注意尊重孩子、给了很多自由,但是效果并不好,孩子在学习上,还是没有表现出很大热情。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理清内驱力的底层逻辑。
这么多年来已经写过非常多方法论👇🏻:
内驱力的运作逻辑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自发想成长、变好的,这是一种本能。不信,你们看看,他们就是靠着这种本能完成了走路、说话等基本任务。
而要持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去帮助积累更多这样的正面体验。
怎么积累?增强脑回路。
什么是“脑回路”?
我经常会把大脑想象成一块硬盘。我们每一次的经历就是在上面刻下一些印记,这些印记就是脑回路,慢慢地,大家的硬盘就越来越不一样了,差别就显现了。
那怎么增强“脑回路”?让某个行为被刻画的印记更加深,更明显。
记得有一次,朋友和我分享,他孩子5个月会叫“ba ba ba ba”,他开心地跟我说孩子认识他了,叫爸爸了。
我“打击”了他一下,说他想多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发音是无意识的。因为你儿子对着你说这个的时候,你表现得非常开心,这就是给了他一个正向反馈,那么他自然就会对你多做这件事。
得到正面反馈的时候,大脑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开心,会自豪,会身心愉悦。
于是,在不断的重复模仿中,孩子会说了、会走了、会跑了,而且做得越来越好。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戒不掉可乐,工作压力很大、脾气暴躁的时候,一罐冰可乐下去,身心愉悦。
感官刺激带来的愉悦,回馈到大脑的感受是:脾气也好了,压力也小了,从此这个脑回路就建立了。
那到操作层面,具体怎么做呢?我来拆解一下。
从第一次开始
就积累愉快的体验
既然,孩子的“刻盘”是从外界得到反馈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去考虑,我们每一次评价、互动、语言,是在增强还是削弱他们的脑回路。
初次体验好很关键,而且,对我们和孩子双方都很重要。
这也很好理解,“刻盘”上面留下的印记除非格式化,一般很难消除,陪孩子做任何事,开始得越愉快,我们也就更容易进入心流体验,越容易坚持。
因此,对于小D的每一个第一次接触的经历,我都不怎么关注结果本身,我更加关注的就是对于她脑回路的影响。
比如,小D刚开始有课后作业时,我陪写作业的第一条规则就是:陪伴但不监督。
小D有做得不够好,也有做得很好的时候。
在她做得好的时候,我会多强调感受,除了夸“你真棒”,我通常会追加一句:你的感觉是怎样啊?写了这么多字,你是不是特别为自己骄傲,因为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啊!
(偷偷透露,小D写字到现在还是很“放飞”,但她还是非常愿意写的,她和我说:能把想说的记录下来,分享别人这样的感觉很好。而我也愿意相信,多写,就能写好)
我们总怕孩子不推不催,他们就原地“摸鱼”了。
但我是坚定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动力希望变得更好的,只要他们可以感受到被爱、感觉好了,就会认为自己值得更好。
那表现不好时呢?
我就会去多肯定那些很小的进步和成功,小D刚开始学跳绳很烂,我们家买了个蛋糕来庆祝她坚持了多少天。
我一直坚信,让孩子保持“我做得挺好,我还想做更多”的心态比总是痛苦地做到“完美/正确”要重要。
心态稳了,孩子不仅现在好,未来也可以好,没有我监督下也能好,这一点一定是从增强她的脑回路开始的。
有些表面的结果放在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其实真的没什么。但是脑回路的刻画,每个当下都重要。
持续正向强化
说完了第一步,也不是说:孩子明明表现就是不好,还昧着良心去夸,更加不鼓励大家“套路化”地去鼓励孩子。
而是真正的去做孩子的赏识者,怎么做呢?
1、真正能去理解孩子的“不容易
让他们形成“学习难的,也是会得到体谅和支持的”,而不是“学习难的,就要被骂,不如只做我会的”;
生活中也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是万能的,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可以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
2、欣赏孩子的努力
让他们形成“过程是会被看到的”,而不是“爸妈只看结果,那如果结果不够好,我就不做了”;
孩子某个字写得好了就指出来,他会知道:知道原来妈妈是在意我的努力的,原来只是写好了一个字,也是有用的,这样的正向感受会持续留存,以后也会用心写好其他的字。
3、适时提供帮助
不要一说培养自驱力,家长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孤军奋战”,而是让他们形成“我是有支持系统,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提问请求帮助的”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会对小D讲:小D,你该看书了。
我会自己找一本书在旁边看,或者写一点东西,然后告诉她,现在开始是我和小D的学习时间了,妈妈在旁边,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和我说。妈妈一直在的。
这些形成的脑内印记,也是增强的脑回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事件都会有强化作用。
小D居家网课这段“非正常”学习状态,我知道对她来说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即使顶着被老师找的压力,我也会帮女儿挡掉一些作业“减负”,而不是“加码”。
应付了事地做“所有事”,和努力做好“几件事”,这个经历也会对脑回路产生影响。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关注“所有事”这个结果,而忽略了做的过程。
认认真真做,哪怕能力有限,今天只完成这一件事,但这样的体验会发挥到今后生活学习的其他方面,鼓舞孩子去挑战难关,或者通过兴趣来带动其他事情。
最终这就形成了孩子的自我认知:我可以,我能够,我做得到!随着能力变强,自然可以多做几件事,也许慢慢就能完成“所有的事”。
即时反馈
那肯定又有人要问啦,道理很美好,但是结果不等人啊,我可以一两次做到“赏识”,但总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怎么办啊?几次以后,不仅是我,孩子自己也不信了啊。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即时反馈。这是让人进入心流状态的核心条件。
消消乐大家都玩过吧,虽然游戏设计得很傻瓜,却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走2步就给你各种星星钻石爆炸特效,这种“个人成就感”就是因为我们获得了即时反馈。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无法长期拥有内驱力,就是这个反馈周期过长。
所以我们需要帮孩子把大目标拆分成可以完成的小目标,多给孩子阶段性的正反馈。
比如:
不想骑自行车了,可以和孩子说,骑到前面红绿灯就不骑了;
学习难的时候,允许孩子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容易一些的;
在孩子完成得出色的事情上,就可以得到小红花或者积分,换取他们最想得到的激励;
同时记住别贪多,利用孩子有限的内驱力每次主攻一件事,其他时间多让孩子自由玩耍。
这背后也是有脑科学依据的:每次想放弃前,哪怕努力再坚持一点点,这也能激发大脑释放内啡肽。
这也是在增强脑回路,大脑的“刻盘”机制里也学会了怎么看待自己。一个人自发地想变好,一定就是从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开始的。
成长型思维
肯定有人会问:这样一味“鼓励式教育”,孩子不会今后一点挫折都经不起,变得输不起吗?
这里就引出了最后一点:参照系转换。
夸孩子当然可以,但也得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最棒”是有前提的。
孩子输了,做得不好了,就是要引入这样的参照系。告诉孩子,这次输了很正常,在家里是你做得最好,但是到了幼儿园有了更多小朋友,同样的水平就可能不是第一名了,想要获得第一名就需要再努力一点试试。
这就是拓宽孩子的参照系,让孩子认识到,一切只是对照物的区别。
同时,更加关键的是,让孩子明白,其它孩子也是通过努力做到的,比如练习更多,练习更早。
让孩子从小建立“成长型思维”。
内驱力,就是人的成长加速度。
马拉松的起跑速度跟百米赛跑的完全不一样,我不会说起跑完全不重要,但我更看重的却是接下来的发展后劲。
小D是个特别普通的孩子,有很多地方她甚至可以说是“慢”。
与其我推着赶着逼她去赶超“别人家孩子”的加速度,我反而更希望让她看到,保持努力,保持成长,哪怕一开始慢,原来我也可以“越来越厉害”。
一个人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自我认知,那么自发变好,越来越好就是他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外界的推力。
在我的价值观里,成功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不断超越别人,而是让孩子先成为自己喜欢的人,然后愿意不断超越自己。
正在团
大J叨叨叨
小D现在大了,自己也会有一些自我认知了。昨天网课结束,她就和我说,我理解科学概念比较慢,不像XXX一听就懂。我还没插话,她倒是安慰起了我来,不过没关系的,听不懂就多问,慢慢我也能懂了。
那一刻还是很感动的,她因为早产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追赶”道路,什么都“落后”,什么都要“学习/练习”。
但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很注意保护她的自驱力,和自我评价体系,我就是希望她未来人生的每一次“落后”,都能像此刻这样的心态,坚定说出这段话。
在这一点上,我的女儿是我的榜样,我要向她学习。
对了,很多朋友都在等的温感泥,昨天开团了,但因为放在了二条,导致很多人没看到,还一个劲在问,啥时候开团啊?
这个产品用几年都不干,小学生妈妈回头看,真的太值了,从小玩到上小学,小学的手工课还是需要捏橡皮泥。别错过啦👉好物返场|不会干、玩不腻的神奇温感泥回来啦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