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北京“秘境”(四)——历代帝王庙,中国古代政治的“诸神殿”

北京“秘境”(四)——历代帝王庙,中国古代政治的“诸神殿”

社会


兔主席 20220514


1.太庙(北京市劳动工人文化宫)
2.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3.西黄寺(西黄寺博物馆)
4.明长城遗址公园(含东南角楼)
5.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
6.真觉寺/五塔寺(北京石刻博物馆)
7.天宁寺塔
8.妙应寺(白塔寺)白塔

9.历代帝王庙


在北京众多的皇家庙宇里,历代帝王庙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地方:这里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及名臣的地方。在这里,既能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史,又能近距离地欣赏古代建筑与庭院。并且,由于不是主流景点,不会遇到大批喧闹的游客,可以静心观赏。

中国的封建历史里,自古就有祭祀三皇五帝等古代贤君的传统,这个实践,也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及至清代时期,发展至“巅峰”,集大成于这所历代帝王庙。


1)明代,朱元璋版本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就在南京修建了历代帝王庙,首以“历代”冠名(此庙今已无存),祭祀古代的贤明君王。最初,供奉着三皇五帝和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17位开国帝王。之后,又把隋文帝给剔除出去。

在这一“版本”的祭祀里,朱元璋供奉的:

——都是统一天下的正统王朝的开国君主(守业的不算)。
——把元世祖忽必烈也加进来了。本来元朝是非华夏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这一来,就相当于承认元朝是中华正统。这对于推动民族政治融合、和解是有帮助的。
——几位传统上被认为政治德行上有“问题”的君主——秦始皇、晋武帝和隋文帝,没有被纳入。隋文帝是一开始有,后来被踢出去
——当时,帝王们都塑成衮冕坐像,祭祀是三皇在中间,五帝与历代开国帝王分列左右。
——朱元璋还选了一批历代名臣,合共37人,其中也包括元朝的名臣,放在东西配殿。

朱元璋规定,对历代帝王庙要春秋祭祀,成为国家祭祀的一部分。这个传统也就延续下来,直到清朝。

后来历代帝王庙的发展演变,基本都是对朱元璋设立传统做的“加法”。

再仔细想想,这个安排是非常有意思的。进到历代帝王庙里面,就好像进了一个“政治大家庭”的“祖庙”一样,来朝拜列代祖先。想想,明朝(及后来的清朝),只是一个后来的某一个朝代而已,却努力把过去那些已经覆灭了的、被取代了的、和自己没有血缘、亲族甚至民族关系的朝代君主都给祭祀一遍。

这其实认为,中华的政治正统就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君主只是在表面上看代表着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血缘、宗族、民族,但最终行的都是天道,是天下意志的体现。天道,才是维系他们历史传承关系的根本。

这其实是一种形而上的政治宗教。

如果从外邦、外国文明的角度去理解,会发现这种安排非常独特,极具中华文明特色。所以,要理解传统的中国政治,必须来历代帝王庙看看。


2)明代,嘉靖皇帝版本    ——剔除忽必烈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历代帝王庙还一直留在南京,自此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直到第十二任的嘉靖皇帝,才在北京改建历代帝王庙,并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建成。与南京不同的是,北京的历代帝王庙祭祀的都是神位,不是塑像。

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建成后,不断有文官上书要把元世祖忽必烈给剔除出去。

嘉靖十年(1531年)建庙时,翰林官姚涞上奏《论元世祖不当与古帝王同祀疏》,“请罢元世祖祀”,称元朝“为中国之大仇耻”,“太祖高皇帝,声罪而扫之,廓中国之妖氛,雪中国之仇耻”,“而今若在胡元故都崇祀元世祖,尤为不可”。

这次申请,礼部没有同意。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又有人(礼科右给事中陈棐)上书要求剔除忽必烈。这些文官认为,在元朝(“胡元”)的故都北京还要再祭祀忽必烈,是奇耻大辱。这肯定是当时很多人的看法。就这次上书,嘉靖皇帝同意了,结果把元世祖及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伯颜等五人的神位从历代帝王庙剔除。南京的历代帝王庙里,也把忽必烈像撤出。

这个安排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

在当时,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蒙古鞑靼和明朝在北方冲突不断,五年后(1550年),发生了“庚戌之变”,因嘉靖皇帝拒绝与蒙古进行贸易,结果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发动战争,越过长城,一路打到北京城下。这个时候,明朝首都还在供奉忽必烈及其功臣,视其为中华正统,在许多人看来不成体统,自然要把忽必烈从历代帝王庙里剔除以泄愤。


3)清代,顺治皇帝,多尔衮摄政期间版本       ——将明入祀,并纳入辽金元帝王


与蒙元一样,满清也是外来民族,因此,在获得统治地位后,比中原民族帝王要更加关注自己能否在政治上被认可、能否获得统治的合法性。要获得合法性,就必须将自己纳入中华政治的正统。而要纳入中华政治正统,就要善待历代帝王。

祭祀就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影响祭祀,就可以掌握和影响政治话语,塑造政治认同。可见历代帝王庙的重要性。

顺治拟定历代帝王庙祭祀名单时,是多尔衮摄政。多尔衮做的几件事:

——厚葬明崇祯皇帝,将其神位放入历代帝王庙,让老百姓哭三天;      
——把明朝的太庙用来祭祀大清先祖,然后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从太庙迁入历代帝王庙(朱元璋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恢复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
——增加对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和元太祖的祭祀。辽是契丹,金是女真(与清同族)、元是蒙古。这些其实是不同的北方民族,但都是与中原汉民族常年冲突的民族,不被视为正统。多尔衮将北方少数民族君主纳入祭祀,就是为了增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帝制体系里的合法性。

但当时满清刚刚入关,还在武力征服中原汉民族,征战明朝领土、“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实施“剃发令”、追剿南明政权的阶段。将辽、金、元加入历代帝王庙,武力上自然可以办到,但等到汉人民心归顺,认可满清在中华政治统治秩序里的位置,还需更长时间。

最后,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名单为: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世祖、唐太宗、辽太祖、宋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合共21位。


 4)清代,康熙皇帝期间版本——只要不是“失德”或“污点”帝王,原则都可入祀


康熙在晚年时期,开始关注历代帝王祭祀问题,并重新拟定了祭祀的标准底线。在人生的最后两年康熙六十年、六十一年(1721-22年),他两次颁布谕旨,要求重新确定祭祀的规则标准,并指出,“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即只要不是因无道、失德而被杀,或者亡国的帝王,都应该入庙享祀。

康熙他是个守业帝王,不是开国帝王,而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深知守业艰难。其实这和现代社会里说的办企业也一样,创始人很重要,但历任的接班人也很重要。所以,他认为,历代帝王庙里光祭祀开国君主不合理,在位后代,只要没有特别的原因,都应该入祀。对于从祀的大臣也一样,不能仅祭祀开国元勋,对治国能臣也要祭祀。

此外,康熙还认为,对帝王也要具体人具体分析,譬如明朝亡国,不能算是崇祯之过,问题出在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因此,崇祯可以祭祀,但是不能祭祀万历、泰昌、天启三位帝王。

最终,礼部大臣据康熙帝的意见确定了入祀名单,正殿在原来21位帝王的基础上增祀了夏、商、周、汉、唐、宋、金、元、明历代帝王143位:

——夏启、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扄、厪、孔甲、皋、发
——商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
——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
——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桓帝、灵帝、昭烈帝(蜀汉刘备)
——唐高祖、高宗、睿宗、元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
——辽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
——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
——金太宗、章宗、宣宗、元太宗、定宗、宪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皇帝、文宗、宁宗
——明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景皇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皇帝

配殿增祀了在原39人的基础上又增祀40位。名单不赘述。

这样,在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历代帝王就共有164位,名臣79位,人数大大增加。

名单出来后,康熙帝已经驾崩,雍正按照康熙的遗愿,具体落地完成,并重修了历代帝王庙。

不过,按照康熙拟定的原则,所谓德行有亏、荒淫失德、昏庸无道、亡国之君的帝王不能被祭祀,同时,分裂时期的偏安帝王也未入祀。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秦始皇、秦二世、汉献帝、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帝王们均未入祀。同时明代的建文帝、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也入祀。


5)清代,乾隆皇帝期间的版本——“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进一步新增祭祀帝王


乾隆在历代帝王庙也花了大量心力。他也是应该在位时间很长,当皇帝有了很多的心得之后,才开始关心祭祀的标准和名单。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时候,乾隆翻看康熙的谕旨,觉得大臣们理解有误,除了对个别帝王历史功名地位的理解外,主要是针对分裂时期的偏安帝王——在中国历史里,并不只有辽金帝王——这还是局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狭隘视角。

为此,乾隆专门发了一道谕旨,用八个字概括其精神——“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意思就是中华的政治序列与传承,就像一条延绵不绝的线一样,没有中断。这是一个极有高度的概括,其实给了“中国”一个政治身份与定位——何为中国?这是一个跨越时空、地域、族群、具体朝代的政治共同体、文明体,用天道联系在一起,其具象化身,就是历代帝王庙。

乾隆五十年春,乾隆皇帝第六次亲祭历代帝王庙,并照此精神:

——撤掉了汉桓帝、灵帝神位(认为其对汉朝亡国负有责任)
——增祀了唐宪宗与金哀宗,认为两朝亡国非因他们失德所致,应予正名,准予入祀
——增东、西晋、北魏、前后五代等共21位帝王神位入祀,使得入祀帝王达到了188位
——从祀名臣没有增加,但在西跨院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增加了一位从祀名臣关羽,加上原本东西配殿从祀的79位名臣,总共刚好80位名臣

这188位帝王,80位名臣(含关羽),就是今天历代帝王庙的格局。

乾隆在位期间,共六次亲祭、五次赋诗、四次撰写碑文,十余次颁布谕旨。他在耗资重修历代帝王庙,将其进一步升级,将大殿殿顶换为纯黄色琉璃瓦,配上金龙合玺彩画,并将规格提高到“乾清宫”“奉先殿”级别。

为什么如此极为重视这个皇家庙宇呢?因为这个庙宇与中华政治统序相关,是一个大历史的浓缩、凝结点。我们可以想象,他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诸代帝王,评说的是他们的功与过,得与失,并为自己的治国理政寻找精神启发与依托。


6)历代帝王庙:诸神殿、名人堂、“历史审判”


经过明清两代帝王之后的不断发展,历代帝王庙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这座庙宇所祭祀的帝王名臣神位,书写着中华传统政治价值观:

——创业与守业同等重要:有开国帝王,也有守业帝王;
——正统与偏安同等重要:各朝各代都不落下——无论是“统一天下”的正统,还是偏安一方的国家;
——跨民族的政治共同体:有华夏/汉民族的帝王,也有北方少数民族(北魏鲜卑、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的帝王,还有更多汉人与少数民族“混血”的帝王;
——有君也有臣。同时,大臣里遵循统一的原则:有开国元勋,也有守业贤臣;
——建立在历史功名与德行标准上的祭祀。无道、失德、葬送国家/朝代的人不得入祀。

这最后一条特别核心,就是对君主的历史评价问题。中国的统治者都特别在意后人对自己历史功绩的评说,史书上会怎么写自己,能不能以一个好的方式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如果只有开国帝王才能入祀,那对守业的帝王来说,“干好干坏”似乎都一个样了,没有什么可激励的。康熙做的是,所有帝王,只要不是失德或污点,原则上都要入祀,那历史上哪位君主不入历代帝王庙的,就是他的耻辱。这类似于一种死后的道德审判。而且,这个审判甚至都不是本朝所给的,而是后代的评说。我想,清代的帝王看了这么多中国历史,大概不相信有什么“千年帝国”了,君主治国不善,是会覆灭的,总会有继任者。这就是天道的安排。那时的君主们,可能已经有了这种历史感。所以一定要努力,否则对不起列祖列宗,而且要为后所唾弃。

这其实给了在位君主一种额外的道德约束。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治”,这,就是“德治”的一部分。

如何对西方人介绍历代帝王庙呢?我跟他们说,这好比是中国古代政治名人堂(Hall of Fame),里面供奉的,都是人们十分尊重的人。但名人堂可能还不足够——考虑到历代帝王庙传递的中国政治统序的神圣感,它更像一个中国古代政治的“诸神殿”(Pantheon,Πάνθειον)。而我们不仅要看谁被供奉在这里,还要看谁没有被供奉在这里,或者驱逐出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政治观的书写。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看看那些少数游牧民族的帝王。他们作为外族,统治了华夏/汉民族,但却又加入了中华政治统序,成为中国文明传统的一部分。这种不断地融合交汇,就是中华文化的底色与内核——它是一个构建文明基础上的跨民族的政治共同体,而不是西方狭隘定义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

年轻的父母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参观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吧。来这里学习与感受璀璨的中国文化。

图:历代帝王庙影壁。全长30多米,绿琉璃瓦顶,影壁正中有六朵琉璃团花,四角有黄底绿琉璃浮雕纹饰,也是京城一景。(摄于2010年)

图:历代帝王庙庙门,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

图:庙门戗脊细部。

图:庙门的下马碑,庙门左右各一座。其中,东下马碑正面用满文、汉文、蒙古文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背面用回文、藏文、托忒文镌刻该句)

图:西下马碑,正面用回文、藏文、托忒文镌刻该句(“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背面用满文、汉文、蒙古文镌刻。

图:进入历代帝王庙内。远处为景德崇圣门。

图: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门。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建在汉白玉台基上。


图:景德崇圣门。

图:从景德崇圣门往北看景德崇圣殿。

图:景德崇圣殿。

图:景德崇圣殿:历代帝王庙里最核心的建筑,十分宏伟。大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与太庙正殿形制相似。这也是乾隆年代大修时做的升级。殿亦建在汉白玉台基上。

图:景德崇圣殿匾额。

图:景德崇圣殿前,月台上。

图:景德崇圣殿内。上面的匾额为乾隆御题的“报功观德”;两侧柱子上悬有乾隆御题对联:“治统溯钦承法戒兼资洵哉古可为鉴,政经崇秩祀实枚式焕穆矣神其孔安”。

图:景德崇圣殿内。左手边为供奉的历代帝王神位。

图:景德崇圣殿内。中间三个神位是“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右手边五个神位为“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


图:夏、商代的帝王神位。


图:唐、后唐、后周、辽、宋的帝王神位。


图:金、元、明帝王的神位。


图:黄琉璃瓦。


图:院落内。碑亭、景德崇圣殿。


图:祭器库,历史上用于存放祭祀物品的场所。位于景德崇圣殿正北。


图:祭器库与景德崇圣殿之间。


图:在景德崇圣殿西侧看到一个牌子,上写:“景德崇圣殿旧彩画保留说明:此处旧彩画是在2002年大修时特意保留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次彩画大修是依据清乾隆年间的彩画做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复的。通过修缮前后的对比,向人们展示了“现状”(未修之前)和“原状”(修复之后)的区别,说明了文物古建筑修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历代帝王庙管理处”。


图:顺着抬头看,发现确有不同。


图:站在远处看,照了一张照片。这就是景德崇圣殿彩画修缮前后的对比。中间褪色的是“现状”(修复之前),左右两边颜色鲜艳的是“原状”(修复之后)。


图:石护栏上,还有文化革命时期涂上去的标语(“工人阶级”)未被去除。


图:碑亭。历代帝王庙共有四座碑亭,东西各二,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建成,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此其一。


图:碑亭细部。

图:碑亭的正面,可见御碑是下有龟趺,上有碑额,整座碑高7~8米。

图:碑亭内之御碑。

图:由碑亭内望景德崇圣殿。

图:由碑亭内望景德崇圣门。


图:另一碑亭内之御碑。

图:龟趺细部。


图:东南碑亭,碑阴,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御制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文。


图:碑亭内,御碑阴面,可见龟趺下面的海水江崖石雕地面。


图:另一个角度看龟趺下的海水江崖石雕地面。


图:碑亭提供了很好的建筑欣赏角度。


图:东西配殿供奉有历代名臣。上图为入祀名臣的全表。




(未完待续)



话题连载:


北京“秘境”(一)

北京“秘境”(二)

北京“秘境”(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游记|世界的尽头堪察加半岛(四)北京“秘境”(三)你应该知道的死亡教育:与光同尘 我心安宁(四)妈妈的故事(6):猪油,姨婆,小阿爸北京“120延迟救援致死”事件,我想为被开除的医生喊个冤!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襄阳为何如此受兵家瞩目?中国视角看俄罗斯的政治理念(四)——要留意的“中俄差异”北京“秘境”(一)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常用的盘盘碟碟 - Farmhouse Touch (多图)没想到吧!LV老花、卡地亚小猎豹,我国古代全都有麦尔旦逆袭的启示(下)——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十五)中国最牛农村:遍地是“宫殿”,一人住10层,围墙就要200万...竟鲜有人知中国视角看俄罗斯的政治理念(五)——中国要注意的问题房地产经纪人遇到的那些奇葩事(四)一个成人ADHD的自述:我和世界不一样(2)——我的初中时代趣谈我国古代的天然气中国古代诗人为何普遍高寿?星座与诸神的交织情诗|520血染剧本特别推荐天啊!40%上座率限制,美航司接下来再踢近百人!北京“10+7”,LA回国隔离政策!孩子——希特勒最后也最残忍的“秘密武器”疫情凶猛,砥砺前行——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十)我在北京“临管区”卖蔬菜圣帕特里克节染绿芝加哥河 绝美!又把医生开除了?北京“120延迟救援致死”处罚公布《与艺术沾边885》神殿涂鸦洋河,再度崛起(四)其实五十来年前, 应该叫陈永贵当外交部长, 陈阿大做国防部长,顾阿桃做教育部长总统之死:美国政治的神奇隐喻打进广超总决赛,跻身中冠——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十六)他被称为“时尚圈末代帝王”,一条裙子可以换一间银行:没有谁比我更懂女人!做题家们的悲歌(四):毛主席会怎么办?追梦的女孩男孩:看电影【健听女孩】和【倒数时刻】北京“秘境”(二)要为横琴特区做贡献——足球追梦人孔兵(四十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