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最近一段时间回家,没有大块的时间用来打磨稿子,今天终于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城市,明天终于可以正常继续工作了,只不过今天在高速公路上开了一整天,依然没有时间写长稿子,在休息区时看到昨天写的《李佳琦翻车,是他自己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必然》一文,有不少朋友留言评论,有一点感想,随口说两句吧:昨天我凑了个热闹,写了李佳琦翻车的事情,结尾处定论说,这人凉了其实也是活该,情绪虽然是这么个情绪,但话可能说的稍微重了一点。有读者就不太乐意,留言问我说:“不涨工资难道是李佳琦造成的吗?大家现在这样对他破鼓万人捶,是不是有点过了?这何尝不是一场庸众的狂欢?”这个留言很有一番道理,正好今天看到几个我平素很喜欢的朋友也发文表达了类似的反思。我觉得这种反思的确是有价值的,但我本人并不是很认同,在此说说我的观点。我的想法是,在探讨李佳琦值不值得我们可怜之前,首先应该问的其实是我们配不配可怜他,因为人家在此次翻车之前,几十个小目标已经实现了,一线城市的豪宅不知买了多少套,此次翻车虽然掉了几十万至上百粉丝吧,但相比人家上千万的粉丝量来说也不过就是九牛一毛,你说要我在他确实说错话的情况下可怜这样的人,大体上相当于要我同情恒大搞房地产加杠杆失误爆雷了,或者王思聪那句话说的不对,又跟他哪个女朋友分手了,先不谈理智上我是否认同,情感上我就没法接受——因为我够不着啊!那么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原本是“柜哥”的李佳琦,怎么就在短短几年之内,爆红网络,成为了一个让我们这些凡人都“够不着”的存在呢?我觉得这位朋友的留言有个词用的精准——“庸众的狂欢”。是的,李佳琦给化妆品带货的才能,是该赚些钱,但从正常道理上来讲,绝不应该赚那么多钱,我是个看过他直播的人,我是真没觉得他的直播横向对比其他一些同类带货网红的直播有更多很明显的出彩之处,尤其是他在早期直播中经常喊的那句“买它!”让我听的尴尬癌都犯了。他的爆火我只能解释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碰巧提供了一个意外传播开来的产品。说白了,就是运气使然。前两年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有一批社会中层手中有些闲钱却没时间,李佳琦的这个产品刚好精准投喂了这些人当时的消费情绪,他在直播中带货的同时传达的那种浓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买它!”口号下产生的羊群效应,又能强化这批粉丝的固有认知。打消她们“这样算不算乱花钱”的顾虑。所以他就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火了。现在你说李佳琦的翻车是一场“庸众的狂欢”,但别忘了,当年李佳琦的爆火,也是一场“庸众的狂欢”。引导“庸众”狂欢并冲动消费,这本来就是李佳琦老板自己选择的道路,就像恒大非要加高杠杆炒房地产一样。既然你要当那只“风口上起飞的猪”,就没有人规定这个风一定只是会朝上刮的么!所谓飞得越高,跌的越惨,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所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古往今来这些典故,说的不都是这个道理么?当然,很多人现在批判李佳琦确实是带着他不应该承受的怒气,比如我就看到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说真后悔在李那里买了那么多用不上的化妆品,李佳琦还我冲动消费!我猜想这位消费者一定是之前日子宽裕时在直播里乱花了很多钱,最近日子过的紧了,李又说了这样“哪李贵了”的无情发言。干脆一股脑把自己对往日冲动消费的懊悔都发泄在李身上了。我想有此想法的人在批评者当中肯定不算少数。他们确实把李当成了可以安全发泄情绪的靶子。当初冲动消费,如今冲动批评,都很无厘头。但我们真的能对这些“庸众”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什么其实都说不了、做不了。因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的。李在风生水起时从没有要求他的粉丝冷静一点、别冲动,给自己的未来留点准备金,因为他就要靠着这帮人的冲动赚钱的。所以如今他翻车了,在道歉之外,也就无权再提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李佳琦此次的翻车,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曾经引发热议的另一件事——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后,在火灾中失去妻子儿女的林某曾经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情,后来他开始使用这些同情和关注直播卖货、带自己的品牌,结果意外引来了舆论的反噬,有人扒出他和亡妻亲属的对话,质疑他的深情人设是伪装的,甚至有一些更毛骨悚然的猜想。当时网上也有一批作者呼吁:不要“网暴”这位林某,给他的隐私留下空间。可是当有朋友问我对这件事怎么看时,我就说我对这位林某同情不起来了——他当初利用社会舆论打赢官司,尚可解释为妻子儿女洗冤,可是后来官司已了,又利用这种关注度直播带货,这就超出了一个丧妻丧子的可怜人设应该做的事情,他这个时候再追求曝光,公布自己的若干隐私,引发舆论的反噬甚至过度解读,就不是我们能同情起来的事情了——因为他是自愿站到风口上去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你当初聚拢起了什么样的受众,利用了他们什么样的情绪,之后就要送佛送上西的为这份情绪负责到底。诚然,李佳琦就是一个带货的主播,经济形势不好,工资不涨,甚至很多人没工作,这个锅确实不该由他来背,他的部分粉丝如今粉转黑,逮住他一顿狂怼,的确是一种“无能狂怒”,是柿子捡软的捏。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当年同样是这批人,用同样不理智的情绪成就了李佳琦,让他爆火爆富……一言以蔽之,李佳琦和他的粉丝相爱相杀,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互动逻辑,你说是“庸众的狂欢”也好,你说“流量密码”也罢。总之,我们除了“尊重、祝福”,嫉妒够不着,心疼就更犯不上了。李佳琦是卖化妆品起家的,说起化妆品,法国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前半生穷奢极欲、号称“赤字夫人”,巴黎整个时尚圈的风向标都是她,也算是那时候的顶流带货王。可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被狂怒的民众冠以很多其实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其实当时狂怒的法国人处死安托瓦内特,从纯程序正义的角度讲也非常无厘头。甚至还有人给她附会了“穷人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蛋糕”这样比“哪李贵了”翻车一百倍的发言——与李不同,人玛丽皇后真没说过这种话。这确实有点柿子捡软的捏,把她当情绪发泄标靶的意思——穷人没有面包吃,当然吃不了蛋糕,但砍一个皇后,就能解决面包的问题了吗?可是茨威格后来给她写那名为《断头皇后》小传,茨威格说了什么呢?他说:“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看,茨威格写文水平就很高,在这里,他其实既没有谴责玛丽皇后的穷奢极欲,也不同情她最终落得了那样一个下场是不公平的。他只是描绘了那样一个时代里的那样一个人,说这个人还太年轻、“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无法像个长者一般,理解在一个激变的时代,“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复杂关系。我觉得我们看李佳琦的翻车,以及很多类似的事件,也不妨用类似的角度就好:莎士比亚说“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生于狂欢,自当死于狂欢)。而与莎翁同时代的东方戏剧大师孔尚任也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佛度有缘人,寻真理要进窄门,理性的烛光只照亮一小段路、一小批人。公众永远是乐于参与各种非理性狂欢的,无论是购物还是政治思潮,都如此。而每个时代都有弄潮儿试图在这种狂欢中得利,也免不了在狂欢中迎来狂暴的结局。就让他们去吧。我们想好“命运的礼物标好的价格”,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其中就好。至于同情,真的犯不上。你同情李佳琦们,他们同情过你么?他们只会觉得你工作不够努力……全文完文末再推荐一下自己出的第一本书,也是一部分作品的结集。如果您想买一本留念的话,可扫下方二维码购买:本文3000字,随笔一篇,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