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隐入尘烟最大的隐喻

隐入尘烟最大的隐喻

文化
周末去看了《隐入尘烟》,自来水一波吧,大家都可以去电影院看看,花一下钱,让这类片子挣到钱,确实值得。
其实倒不是说这部片拍得有多好,而是我觉得这种类型的片能够上映,那么应该让它挣到钱,理由是太稀缺了,我们有那么多的农民,但有几个是单纯讲农民故事的商业电影,应该让这种电影挣到钱。
说说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这是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电影,你说它是文艺片?看过的人都会觉得这是纪录片,因为太真实了,而且男主也是真实的农民,可是一部这么现实主义的电影,结局却非常童话。
马有铁喝了农药,辛辛苦苦砌起来的房子被推倒了,然后最后电影结束,出现了一行字:
在当地相关部门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马有铁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童话就童话在这里,我不怀疑当地相关部门会扶持,因为国家有扶贫的政策在,但热心村民肯定是不存在的,这才是现实,甚至说是常识。
既然在马有铁平凡得像尘埃一样的人生里,之前没有热心村民站出来帮助,之后也不会有,原因也很简单:人性,不会那么轻易改变,对一个人的恶意,不会那么轻易消失。
尤其是在这种小型聚居村落组织里,非常彻底的熟人社会,偏见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你问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就在农村长大,当然,不同地方的农村观念不同,在这种人际生态里,只要人还是那波人,观念还是那拨观念,这个村落针对马有铁和曹桂英的偏见就不会消失。
我最初觉得电影设置这样的结局,真是太童话了。
当然有时候你必须设置这样的童话,因为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就是这么一点,只能看童话,看不得真相,看到了就崩,所以我觉得导演也是没办法,毕竟要上映。
现在我觉得这是电影最大的隐喻,拍了两个多小时的现实,那种真实的闷得人发慌但又觉得是啊这才是现实啊的感觉,持续了两个多少消失,最后一秒,突然童话了。
这么明显的突兀,理解成隐喻就是:电影终究是电影,故事是可以被修改的,两个多小时的写实是可以一秒童话结局的,但生活却并不是可以被修改结局的故事。
其实《隐入尘烟》的故事设定,是有点奇怪。
比如马有铁这个人,明明勤劳朴实,踏实肯干,又什么活儿都会,能种地能平地起楼房,却在整个村子里都活得有点不入流的感觉,而且非常穷,穷到种子都要赊账。
这样的故事很显然带着编剧和导演的「偏见」在其中,可能导演曾经遭遇过和马有铁类似的经历,明明自己好到近乎圣人,能力也很强,但承受着苦难,以及环境充满偏见的恶意。
但我很难说这是假的,即使脱离整个电影农民的故事背景,放到你我的日常生活,那些能力强、品质好的人都会被这个世界善待吗?大抵可能不会这样,老实人是很容易受欺负的,在很多环境下都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一辈人总说,做人不要太老实,吃过亏的。
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人畜无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值是绝对正面的,他们非常老实,他们不善于沟通,这类人往往最容易被算计,尤其是在那种资源本身就非常匮乏的环境里,一分一厘都要抢的时代。
那么这类人就不是人,是某些人的耗材。
马有铁就是他哥的耗材,也是全村人的耗材,所以马有铁在遇到曹桂英之前一直免费给他哥当长工,活了半辈子了,没有自己的积蓄;同样的原因,马有铁自己也不想给张永福献血,但架了一个全村人的地租和工钱的名头,不去也得去了。
人当耗材当久了,偏见就极容易滋生,或许一开始还把你当人看,后来就单纯当耗材看。
马有铁给他哥免费拉家具,去晚了还得被骂;他哥用马有铁当免费劳动力干了大半辈子了,没给一分钱,心态上总觉得是自己养活了这个弟弟,给了他一口饭吃;他哥家办喜事儿了,扒拉了一些剩饭剩菜给他,就算是请他吃过席了;自己造砖建房,那天晚上那么大的风雨,全村人愣是没有一个人来帮忙的……
如果你站在人的角度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整个环境都对这个人充满偏见时,一切就都是合理的。当然,在一开始,这种偏见不会成为主流,它一定是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口口传播散开来的,被讲成故事反反复复给大家洗脑洗出来的。
站在观众的角度看,这种偏见带着极大恶意。
曹桂英坐在路边和村里的孩子玩,迅速被奶奶拉走,说脏东西,离远一点,真不真实?太真实了,都不用说在农村,在小县城这种熟人社会就可以感受到了。
但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他们不会认为是偏见,因为大家都这么叫,这是某种环境共识,一开始只是一个人不把你当人看,后来大家都不太把你当人看,最后是大家的确认为你不是人。
大家都接受了马有铁他哥最开始的叙述,既然不是人,只是耗材,那只能用看耗材的眼光看待你了,在他们眼里,这种眼光是正常的,说曹桂英是脏东西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这么看,都这么说,弄不好马有铁自己也这么看,曹桂英也觉得自己脏。
隐入尘烟讲的不仅仅是贫穷,穷可以改观,马有铁和曹桂英从一无所有到他们嘴里的日子过得这么好,但偏见根深蒂固,极难改变,它们像鞭子一样打在人身上,深深的恶意也极难散去。
正是因为偏见极大,恶意极重,当马有铁和曹桂英两个人相遇,都把彼此当成了「人」看待,他们才觉得这世界上有了光,心生微妙的希望。
后来曹桂英去世,光破灭了,马有铁重归于沉寂之中,他不愿意回去,选择了消逝。观念不变,人群不变,人际关系不变,结局怎么改变呢?改变不了的。
你走出洞穴,看到了漫天光明,你还愿意回到黑暗之中吗?这才是现实的生活。
有人质疑,都21世纪了,怎么还有这么离谱的故事设定,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啥都能干,又讲信誉,怎么会被周遭人用这样的眼光看呢?
贴一个图吧,据说是近期某建筑工程公司放在工地上给农民工看的宣传语,也是21世纪的,你能相信这是21世纪的宣传语?
对了,很多人说想加一下我个人微信,那我把二维码放在下面吧,我们准备搞线下活动,做副业路子,感兴趣的来加我吧
-END-2022年09月6日-
推荐阅读

1、我就只是小市民的立场



*本文封面图来自《北平无战事》
*另外我们的微博:@爱新觉挪威@许天TALK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一个会写骚话的高级备胎
这是我的小号
也欢迎关注
隐入尘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逆袭!《隐入尘烟》票房破亿:尘归尘、土归土,唯爱永恒。隐入尘烟,高一丝丝《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像我这样平凡的“失败者”戴锦华|《隐入尘烟》让我们看见不可见之人《隐入尘烟》电影里的河西走廊,也是我所拍摄的家乡《隐入尘烟》,真的隐入尘烟了《隐入尘烟》:创造了暑期档属于文艺片的“票房奇迹”《隐入尘烟》揭示的这两个命题值得深思《隐入尘烟》“逆袭”预期票房破亿,抖音“带货”文艺片新顶流?《隐入尘烟》这下真的隐入尘烟了《隐入尘烟》,还是失了现实眼看票房破亿,《隐入尘烟》究竟是怎么爆火的?《隐入尘烟》李睿珺: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导演|垂直入戏《隐入尘烟》被下架,我们对三大命题的追问不能“隐入尘烟”《隐入尘烟》,绝不会“隐入尘烟”他是华语电影的“拾穗者”丨专访《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隐入尘烟》,乡土中国的暮歌,躺平一代的社会寓言 | 二湘空间说三道四(114)一个“玩”字,更了不得年少英俊倜傥的军医,落魄孤零地隐入尘烟 | 天空之城《隐入尘烟》:供中产“观看”的农民电影《隐入尘烟》逆袭过亿,是今年最大的惊喜「隐入尘烟」的失语底层汉人,唐人,华人,中国人的正确定义隐入尘烟的,是人的主体性在美国161,无食、自买遭解雇第一批“中国制造”被扣平局 |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封狼居胥,而不是隐入尘烟~这是战争,要战鼓而不要退堂鼓!《隐入尘烟》,失语者的爱情《隐入尘烟》,隐入尘烟精读丨《隐入尘烟》如何讲述了一种行将消逝的西北乡村生活我的消费观《隐入尘烟》,无常人间。《隐入尘烟》火了,但那对卖艺谋生的山东夫妻却不为人知...李健一生中都在度蜜月,马有铁一生只爱了四季就隐入尘烟《隐入尘烟》之后,又一部深入西北故土的诚意之作来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