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与黑暗时代中悲剧的使命 | 经济学人文化
1
人的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与你短暂相交,然后渐行渐远。只有极少数能与你走在同一轨道。我们寻找的是这个极少数同频同轨的小伙伴。
长期招募
catti一笔的校对
(此贴永久有效,翻译组内现在有catti一笔20+,博士8人)
具体要求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下推文 我们招人啦!(超链,点击进入) 满足条件再加小编微信foxwulihua4,设置严格的条件,只是希望能保证译文质量,对55w+读者负责!
2
英文部分选自经济学人20231104期文化板块
电视上播报着凶杀案,广播里诉说着苦难;互联网充斥着谎言与仇恨,有的视频点开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错,居然是虐杀片。地球是一口滚滚沸腾的大锅,而你则是锅中那只自鸣得意的青蛙。既然现实世界感觉就像是藏尸所,为什么还要花上一大笔钱和一整晚的时间去看舞台上尸体成堆呢?
3
观点|评论|思考
本期感想
Very,男,电气民工,经济学人资浅爱好者
非常喜欢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剧,莎士比亚的,福尔摩斯的(这大概是最出圈的吧),勃朗特姐妹的。如果细心一点不难发现,很多改变剧可能会沿用经典的名字,但背景却换成了现代甚至是当代。若是更细心一些,则会发现,所有改编剧对于原著内核的传承却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是充满自信的。且不同编剧在改编时都将自己对于原著内核的理解放入新剧中,并透过现代的场景和现代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这个内核。至少在我们这一层面或者所处文化环境来看,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倘若孙悟空是个在汽车厂里打螺丝的普通工人,或者贾宝玉是个霸道总裁,拍出来的戏大概是褒贬不一,当然是否允许拍都是两说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戴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如此环境的原因说穿了仍然是一种骨子里的不自信,我们害怕老祖宗的东西被夺走,被剥夺解释权,被剥夺定义权。殊不知只有在诠释百花齐放的环境下,经典著作才可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尊旧守故只会让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光泽,最终落得消亡陨落的结局。
4
愿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