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宏观经济】流动性拐点出现了吗?

【宏观经济】流动性拐点出现了吗?

公众号新闻
作者:何帆、郭于玮、鲁政委


10月最后一周,银行间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流动性紧张。10月25日,据媒体报道,货币基金的久期和杠杆监管要求强化,这令市场回想起2016年末的情景。那么,流动性的拐点出现了吗?

税期推迟、政府债券发行和月末因素叠加,是本次资金面紧张的背景;不过,上述因素都可以预期,之所以出现了超预期的资金面紧张,一方面是因为高杠杆下市场结构更加脆弱。越是持续宽松的市场,机构预期高度一致,将杠杆打到最满,越容易遭遇意外的资金供给不足引发的流动性“踩踏”。

由于流动性持续宽松,套息交易盛行,债市杠杆率抬升。2022年7月到10月,隔夜交易规模多次突破6万亿的高位,约38%的交易日里隔夜回购占比均高于90%。随着10月最后一周流动性的收紧,10月26日至28日隔夜回购的日成交额下降至3.8万亿以下。

另一方面,货币基金控杠杆、控久期,上周内集中卖出NCD。10月24日至28日,货币基金在二级市场净卖出NCD 381亿元,接近此前2周的总和。

不过,流动性拐点的出现需要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一是财政因素的转向。预计11月至12月,广义财政净支出将继续对流动性形成补充。对于2023年而言,央行通过MLF缩量续作回笼流动性的操作空间较为有限,流动性的回笼节奏将更多受到政府债融资节奏、财政收支改善情况的被动影响。

二是融资需求的持续好转。4月以来,虽然流动性宽松,但由于融资需求不强,NCD净融资多数时候为负。10月票据利率仍然持续下行,这可能表明,10月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三是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好转。财政收支和融资需求的改善也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历史上商品房销售明显回升之后,Shibor 3M才会迎来上行的拐点。

综上,第四季度资金面虽然存在季节性的跨年因素,资金利率中枢可能较第三季度小幅上升,但当前流动性还不具备持续收紧的基础。

10月最后一周,银行间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流动性紧张。10月25日,据媒体报道,货币基金的久期和杠杆监管要求强化[1],这令市场回想起2016年末的情景。那么,流动性为何突然紧张,流动性的拐点出现了吗?

一、为何近期流动性突然紧张?

税期推迟、政府债券发行和月末因素叠加,资金面遭遇久违的紧张局面。10月为缴税大月,且10月税期推迟至10月25日,对流动性形成回笼。同时,10月最后一周政府债券发行量较高:10月24日至10月25日,国债和地方债的合计发行规模均在800亿元以上;10月28日,二者的发行规模达到1600亿元。为了对冲上述因素,央行在上周连续投放大额逆回购,上周合计净投放8400亿元逆回购。尽管如此,DR001跳升至1.7%-1.8%,DR007回到了2%附近,令市场大感意外。


不过,如果仅仅是上述因素,似乎平平无奇,都是可以预期的因素,为何流动性会如此紧张?

一方面,资金面的波动加大,和高杠杆下脆弱的市场结构有关。我们曾在2021年7月发布的报告《资金面的反身性》[2]中指出,越是持续宽松的市场,机构预期高度一致,将杠杆打到最满,越容易遭遇意外的资金供给不足引发的流动性“踩踏”。

由于流动性持续宽松,套息交易盛行,债市杠杆率中枢抬升。从债市杠杆率来看,2022年9月末,银行间债市杠杆率为104%。2022年10月末,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约为108%,较2月债市调整时期有所提升。不过,与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流动性宽松时期110%以上的杠杆率相比,当前债市杠杆率的水平仍明显更低。从隔夜回购来看,2022年7月到10月,隔夜交易规模多次突破6万亿的高位,约38%的交易日里隔夜回购占比均高于90%。随着10月最后一周流动性的收紧,10月26日至28日隔夜回购的日成交额下降至3.8万亿以下,较前一周的均值6.1万亿出现了显著的回落。


那么,哪些机构在加杠杆?从9月末至10月的正回购余额的变动来看,由于9月末流动性稳中略紧,仅有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小幅加杠杆,其他机构降杠杆;进入10月以后,随着流动性的转松,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公募基金均转为加杠杆,而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持续降杠杆。


另一方面,货币基金控杠杆、控久期,上周内集中卖出NCD。10月24日至28日,货币基金在二级市场净卖出NCD 381亿元,接近此前2周的总和;同时,从正回购余额来看,10月28日,货币基金的正回购余额3748亿元,较上周五下降332亿元。按照全市场货币基金的合计净值106471亿元计算,货币基金的平均杠杆率在103%左右,较9月末明显下降。


二、流动性持续收紧的先决条件

流动性宽松已久,但8月、9月MLF均缩量续作,9月末、10月末流动性一度紧张,加之近期货币基金监管加强,这些是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吗?市场担忧流动性的收紧的那一天正越来越近。

不过,流动性的收紧并非无迹可寻。历史经验表明,流动性明显收紧,需要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而这几个条件又是环环相扣的:

一是财政因素的转向。2022年以来,流动性的持续宽松,并不完全来自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流动性,财政因素对流动性的正向补充加大。

一方面是留抵退税对流动性的补充。2022年1-8月,留抵退税的规模合计1.75万亿元;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留抵退税体现为央行“其他负债”科目的下降,企业收到退税之后,转化为企业存款。

另一方面,在扣除留抵退税之后,广义财政净支出较往年偏高。2022年财政支出的节奏较快,而疫情对税收形成一定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导致广义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对流动性的补充效应高于往年。

前三季度整体来看,2022年1-9月,广义财政收支的缺口为71,634亿元,政府债净融资为59,568亿元,广义财政对流动性的补充大于政府债发行的回笼。


从现在起到2023年,财政收支仍是流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022年10月末,动用存量的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已经基本发行完毕。由于12月国债到期规模较高,预计11月至12月,国债的净融资规模合计不足1000亿元,政府债净融资合计规模较低,广义财政净支出将继续对流动性形成补充。

对于2023年而言,央行通过MLF缩量续作回笼流动性的操作空间较为有限,流动性的回笼节奏将更多受到政府债融资节奏、财政收支改善情况的被动影响。由于央行已经在2022年通过降准置换MLF,将各月续作的MLF规模保持在较为均匀的水平,2023年MLF的单月到期规模仅有1月略高,为7000亿元,其他月份的到期规模均不超过5000亿元。


二是融资需求的持续好转。贷款需求不强,影响了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部分流动性淤积在银行间市场。2022年9月末的银行家调查问卷表明,基建融资需求环比改善,但房地产和制造业的融资需求继续下行。10月票据利率仍然持续下行,10月28日足年国股银票转贴收益率在1.3%附近,和NCD利率的倒挂幅度加大,这可能表明,尽管推出了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10月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贷款需求偏弱,也对应着银行NCD发行的需求下降,因而NCD利率的上行动力不足。在贷款需求旺盛的时期,为了弥补负债缺口,银行NCD发行需求上升;同时,过去几年银行中长期贷款持续上升,为了改善NSFR指标,大型银行的NCD发行量上升,同时为了拉长NCD的发行久期,1年期NCD的发行占比上升(见我们此前发布的报告《NCD发行背后的无形之手》[3])。而2022年3月以来,大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开始下降,由高点的78%回落至75%,对应NCD的发行需求转弱。因此,4月以来,虽然流动性宽松,但大多数月份NCD的净融资规模为负。9月末受到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的提振,信贷投放好转,带动NCD净融资短暂转正,但10月NCD净融资规模再度转负。


三是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好转。商品房销售和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投放直接相关,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相关。因而,财政收支和融资需求的改善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历史上商品房销售回升之后,Shibor 3M才会迎来上行的拐点。


综上,第四季度资金面虽然存在季节性的跨年因素,资金利率中枢可能较第三季度小幅上升,但当前流动性还不具备持续收紧的基础。截至10月28日(周五),DR007已经再度回落至2%以下,为1.97%。

注:
[1] 资料来源:智信财经,《货币基金传增流动性 防机构大户巨额赎回》,2022/10/26[2022/10/29],https://mp.weixin.qq.com/s/-6Y7Yme4Mnd7GiJGsKhcXw
[2] 何帆,鲁政委,《资金面的反身性》,2021/7/5[2022/10/29],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795b91d4017a71c388af6433
[3] 何帆,顾怀宇,鲁政委,2022/3/6[2022/10/29],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7efc9752017f5e1fcf336d0e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宏观经济】楼市逻辑的两个新变化—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经济】RCEP推动中国与东盟科研合作—全球贸易动态追踪2022年第36期【宏观经济】工业复苏之源:汽车与基建—评2022年9月增长数据菜园子里的风波伦敦的 “乌龟壳”,不亲民的狄更斯 1986伦敦穷游记(8)【宏观经济】欧美坚持紧缩,日本维持宽松—全球贸易动态追踪2022年第33期【宏观经济】贷款改善可能只是开始—评2022年9月金融数据【宏观经济】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地理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宏观经济】进入增长动能切换的关键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经济】从市场份额看我国出口前景【宏观经济】专项债动用结存额度,国债发行留有余地—2022年第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展望【宏观经济】进入政策密集发力期—9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10月政策前瞻有錢就往嘴裏擱(完)【宏观市场】防疫优化与新一轮疫情如何影响2023年经济预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经济】下行斜率将放缓—评2022年10月进、出口数据【宏观经济】结构分化—评2022年9月进、出口数据【宏观经济】降准或至—10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11月政策前瞻【宏观经济】全球贸易新格局:“三个世界”和“两个体系”【宏观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涵与战略部署—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急救科普:ABCDE的原则与方法详解【宏观经济】财政两本账收入分化—评2022年9月财政数据【宏观经济】宏观一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下行【宏观经济】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国际经验与我国镜鉴【宏观经济】宏观一周:猪价涨幅回升【宏观经济】跨境电商:现状及其金融服务【宏观经济】如何用高频指标预测出口—基于量价的视角【宏观经济】猪油价格分化加剧—评2022年9月物价数据【宏观经济】宏观一周:汽车销量增长显著【宏观经济】2023年年度物价展望【宏观经济】宏观一周:黄金周出行表现如何?【宏观经济】宏观一周:节后生产持续改善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法国之路+世界尽头:D42~最后的依依不舍【宏观经济】复苏仍有扰动—评2022年10月PMI数据【宏观经济】向难而行,改革创新—2023年政府债务及风险展望【宏观经济】宏观一周:消费回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