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奔赴一场文学世界的“精神富有”
主编温静导读:《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以一种匠心精神抵达文化承传、生存之思、艺术理想的审美世界。其中所呈现出的精神气象和艺术探索勇气,即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和实践向度,也打开了电视荧屏的新的内涵。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朝明
尽管当下的各种网络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娱乐形态应接不暇,挤压了文学的生存空间,但若静心感受,我们依然会发现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工作中,除了物质追求之外,支撑并充盈着个体生命张力感的还是文学的精神和思想力量。
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就有这样的“精神感召力”,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考量,还是从人文节目的观感,《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以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化繁为简的质感提供了一份具有多重意味的探索范本,值得更多的观众品读其中的用心与写意。
那么,这一季的“文学的日常”到底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是热气腾腾的“身边人身边事”,是一幅幅呈现复杂世相的现实生活百态写实画卷;也是当下一曲曲文化、人性与时代共筑的人间交响。刘亮程&洪启、于坚&虎良灿、李修文&韩松落、双雪涛&史航、李洱&张清华、陈彦&陈小朵,六位文学家和他们的同行朋友,在走访、体验、观察、回顾中交心碰撞,为观众呈现出具有烟火气息的作家形象,而六期节目无一例外都沉淀着作家们对于时代、生活、人生、文学的广阔、丰富、深刻的见解以及坚定的文学信仰。
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节目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文学世界的“精神富有”,因为作家不能只是简单地将素材带入文本,而是深入生活、扎根现实、保持足够耐心与定力才写出了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人类思潮把握的精确度,以及作品细节的鲜活度、柔软度,从而提升读者阅读审美的愉悦度。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更看重作家介入现实生活沃土的能力,因为身处伟大新时代,作家最重要的就是真诚面对生活,创作最考验作家才华,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现实,是摆在作家面前的一道功课,需要作家对故事、人物、环境、自然风光进行准确地把握与精湛地描写。
那么,在写作中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怎样呈现出真实的生活逻辑和人的复杂性?书写新现实不能停留在当代中国表层,又如何深入现实的本质,以新经验、新观念观照人性和存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节目中,刘亮程带着民谣歌手洪启行走于丰美的草场和苍茫的戈壁,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生灵,牧羊犬、野骆驼、驴子、蜥蜴等等,刘亮程都要停下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当我们看到刘亮程在新疆的木垒书院打理庭院,生吃野果,不禁会想起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与大自然的亲近,才有了刘亮程的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洪启
乌鞘岭,消失于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地名,它是河西走廊的咽喉,霍去病征战过,张骞出西域时经过,唐玄奘取经时走过。在这样一个蕴藏着无数戏剧张力的传奇之地,李修文和韩松落谈起了“虚构的无力”与“虚构无力”。在李修文看来,作家就是声音神殿的吹鼓手。
李修文&韩松落
“我一再写人民,这就是人民啊。”李修文与“人民”相逢于萍水,他用手中的笔为一个个被生活拘役的他们画像,替他们发声。对于河西走廊的敦煌,李修文曾经多次地说过,敦煌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当然这个上流社会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上流社会,而是精神世界里的上流社会。
“我们现在是站在一个神灵的身上,建水人通过艺术创造的一个神灵。美是它的第一位,这个桥多美,美是无用的嘛;如果你实用,现代主义的桥在那里,那个奇丑无比的桥,就仅仅只是汽车开过去、人走过去,完全实用,但毫无诗意。”在雕梁画栋的古城建水,诗人于坚和文化策划人虎良灿,他们一起自由出入喧嚣的渣精街、精致的天缘桥、古朴的文庙,在悠悠钟声中,感受建水的文化。
而在北京胡同里,双雪涛、史航和下岗工人尹新生聊了半天,回顾年岁正好时的风光,讲下岗之后的失落。大多时候,史航都是在聆听,这一次聊天他对于好哥们双雪涛也有了新发现:“我觉得,在我见过的作家里,双雪涛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他创作世界的一个基石叫平等。因为这是一种温存,这种温存骨子里是一种亲切,是一种平等,就咱们说点走心的东西。”
双雪涛&史航
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女高音陈小朵千里来到西安,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带她逛的第一站不是什么高雅之地,而是西八里村,一个城中村。陈彦对陈小朵说:“文学艺术应该为这些人的生命尊严鼓与呼。”陈彦所说的“这些人”,是生民,是社会的“底座”, 在他看来,这些底层劳动者有着精神的高光。“文学艺术要扛起关心弱势群体的责任,起码说,一个写作者要有良知去点亮他们身上那种人性的光亮,让他们的生命焕发出一种光彩。”陈彦说。
陈彦&陈小朵
如果说,这些都是宏观上的人生日常所感,那么具体到文学层面,则更为接近灵魂的触摸,探及文学创作的动因,深入人文精神的“腹地”。《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将作家们的情意与信仰、人生与经历充分溶于真实日常点滴中,润物无声地表现并探讨了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在一定层面反映出现代人对于文化、伦理、德行回归的多重期盼。片中用空镜多次出现的当地景象,作为地域特色、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的标识,不仅是主人公的活动地点和交往空间,更是主人公的“情感归宿”和“心灵驿站”。
全面拓展文化内涵,深入开掘人文精神,《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体现了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六期节目的思想文化内涵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主要表现为对作品的人文精神的深入开掘方面,涵盖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引领审美等多方面内容,影片的思想性也因而有了较大提升。
“一个作家和一个时代的相遇,一个作家和另外一种文化的相遇,几乎可以看成是一场艳遇。”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到作家李洱工作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拜访,在文学的圣殿里,两人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也谈世界文学,谈文学创造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
李洱&张清华
“写作于我是一种幸运。跟自己的创伤、喜悦、困惑,通过写作这个载体能够一起聊,这是一大幸运。”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中,作家双雪涛如是说。
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喜欢开着车在鸡鸣的村庄里走,看七月的麦子从地头连到天边,一片金黄,躺在草地上与羊群问答……刘亮程说:“文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日常陪伴,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爱劳作甚于写作,作家可能就是一种状态中的人。”
“没有什么东西比爱更能证明生命力,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死亡更能证明生命力的局限。这两部小说看起来像是爱情小说,实际上是我借这个故事来探讨生命力的问题。”在谈到享誉文坛《滴泪痣》《捆绑上天堂》两部小说,李修文这样概括其中的写作真谛。
“我们现在是站在一个神灵的身上,这不是一座桥,这是一个神灵。”作为“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于坚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向云南建水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天缘桥时,呼吸都变轻了。诗人看世界,心思纤纤。于坚说,美的东西才能得到时间的珍惜、神灵的庇佑。而在建水文庙,于坚说:“以孔子为代表,中国文化它是一种以文来引导生命的文明。”
于坚&虎良灿
从人文节目质感而言,《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深化了此前的风格,以一种匠心精神抵达文化承传、生存之思、艺术理想的审美世界。其中所呈现出的精神气象和艺术探索勇气,即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和实践向度,也打开了电视荧屏的新的内涵。
正如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主任、东南卫视总监、《文学的日常》总策划洪雷所言:“《文学的日常》并不只是谈文学,而是聚焦在作家消化生活的能力,以作家的角度帮助观众理解生活、提炼生活,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帮助观众更好地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疫情之下尤为可贵。我们保持节目生产的内容定力,闹中取静,不迎合,不唯流量。”
《文学的日常》基于对优秀作家、优质文学审美意象的整体观照,既凝聚了观众的文化价值认同,同时也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年生产纪录片稳定在200集左右,其中不乏《早餐中国》《文学的日常》《下饭菜》《中国这么美》《瑰宝—文化遗产在福建》等拿的出、叫得响、传得开的爆款纪录片,这些作品致力于挖掘自身的价值内核与审美内涵,汇聚传递更多能量,涵养滋润更多心灵,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也得到更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下半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将推出《早餐中国》第四季、反映乡村振兴的6集纪录片《田野之上》、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等高质量精品力作,深切照拂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与现实生活,让人文精神高地永不落幕,让真正的“思想顶流”发光发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