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故事大家说|南方周末2000期
全文共5100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迎来第2000期。14012个日夜里,我们笔耕不辍,从纸上相见到指尖相约,一篇篇报道记录的是时代,连接的是你我。从正义、良知、爱心、理性的新闻理想出发,与我们一路相伴的人,又有怎样的记忆与期许?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彭伊娜
彭湃孙女、参与创办《南方周末》,曾任深圳报业集团纪委书记
张向春
退休员工,参与创办南方周末
1983年夏季的一个上午,我正在南方日报资料室机械地夹着报纸,不远处的左方突然走过来把我拉到门后,兴奋地对我说:“走,我们去办一张新的报纸!”
就这样,我有幸和南方报的前辈们一起,共同经历了那样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是的,跌跌撞撞地走过了一张名报的筹备、起名、出品、成长和壮大的全过程。
一起创办南方周末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聊起过去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叹:《南方周末》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他长大了,成熟了,有出息了。
他成功时,我们为他欢欣鼓舞;他遇到挫折时,我们为他忧心煎熬……但无论如何,我都坚信:南方周末的明天会更好。
南香红
前记者
赵凌
前记者,报道聂树斌案主要记者
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有一个栏目,让所有记者写一段年度感言或寄语。那一年我正在京西一家报社,每个星期四早晨从宿舍跑向八宝山地铁报摊。跑了四年。曾经想过,如果有一天我能进入南周,特刊感言只会写一句话: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2022年我等来了这个机会,在离开南周八年后。现在我可以写:我终于来过这里。大笑过,痛哭过,后来都化为幸福。如今我和伙伴邓瑾在给孩子们讲新闻,因为我们是永远的南周人。
李玉楼&黄思卓
记者
2019年7月初,同样是一个闷热潮湿的雨季,那时候还没有新冠疫情,离《南方周末》2000期还有约莫三年,我们只是校招名单上挨在一起的两个名字。在以289大院为起点的新闻道路上,我们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更加珍惜一颗真诚而炽热的心。
《南方周末》就是用无数颗真心点亮的报纸,用铅字和镜头观照社会每个角落。感谢每个为此付出的前辈和同仁,也祝福这份见证我们爱情与婚礼的报纸,永远长青。
谭畅
责任编辑
是在高中校门口的报刊亭里,第一次邂逅《南方周末》。从此一期一会,她成全了我大学时最长的一份实习,和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度过七年之痒,看着自己的名字曾印在副刊以外的每一个版面上。这份沉淀2000期的报纸,我陪伴她的岁月还很短,她给予我的已是陈香。
张玥
责任编辑
“正义,良知,爱心,理性”是南周的办报理念,秉持着这一理念,很多年里它都是大学报刊亭的C位读物,好报纸的代名词。很荣幸,走出大学校园就为它工作至今,时移势易,也不能丢了本心。
李慕琰
责任编辑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特地去买有自己名字的那期《南方周末》。报刊亭老板极力推荐其他报纸,“那个太贵了,要五块。”“我就是要贵的!”进了这家比较贵的报社之后,大部分时候怕自己配不上它的声名,偶尔也抱怨它埋没了我的才华。一路走来,不过五年,聚散无常,知交零落。扛过了很多泄气的时刻,总算走到今天,也还愿意相信,来日方长吧。
毛淑杰
记者
南方南方,心之所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对媒体记者这个工作,一直心存敬畏。从业五年,一直告诫自己抱有“空杯”心态。希望在南方这片热土,秉承初心,做好观察、倾听和记录。祝贺南周2000期,愿你越来越好。
唐敏
接线员
李佩佩
经营公司员工
我刚来南周时是2011年,做策划,没想到报到完没多久,就因项目被派往乡村,独自在不同县村的小学穿梭……那年暑假,带三峡库区的孩子们走出家门去看重庆、游三峡,瞅着他们小猴子般嗖一下消失在白帝城长长的阶梯上,羡慕小孩拥有每天太阳也晒不化的蓬勃体力;秋天,结束支教后的陕西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揣着家里苹果树上摘的果子拼命塞给我们这些远方来客……除了小学,那年剩下的时间基本就在几所不同大学里筹备公益讲座活动,办公室成为偶尔回去的地方,边做边渐明白,这是南周的另一面,在新闻报道之外,还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在持续发生,讲述着南周人与读者的别样故事。
周景亮
发行公司员工
在南周这么多年,接听过数不清的读者来电,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19年8月16日上午接到一通让我代向记者致敬的电话,经过深入交流,致电者是商丘师范学院的老师,也是南周多年的老读者。看了当期南周“黑白武僧释永旭”的报道,赞扬南周坚持客观报道,多角度剖析、还原了事实真相,向忙碌在采编一线的记者致敬!
当天电话里沟通比较愉快,就互留了联系方式并加了微信。当年9月份开学后,他成了南周的义务“宣传员”,并发动学生会干部自费订阅了80份《南方周末》。
周凡妮
新媒体员工
2021年搬家时,收拾出了很多《南方周末》旧报。父亲指着1990年代某期封面对我说,这是当时还是记者的他,给南周记者朋友口述出的稿子。我细细读了那份泛黄的报纸,熟悉的版头旁,是许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现在成为了我的前辈和同事们。
最后,我俩心照不宣地把这份旧报收进了文件夹,带往了新家。
孙孝文
研究员
我是从南方周末的合作伙伴开始,到后来被南方周末独特的理念和文化所吸引,决定加入南方周末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在入职之前,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写一份南方周末报社的“社会责任报告”。入职后,我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我发现南方周末的社会责任已经写在了发行的每一页报纸上。愿未来依然可以有幸与南方周末同行,祝愿南方周末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华章。
阚珂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我同《南方周末》初次打交道是在2002年。那年的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监督法草案。为解读这一会议议程,我于当月27日发表了《监督法草案:17年风雨历程》。南方周末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就监督法草案中的一些争议问题采访了我,于2002年9月5日刊出稿件《监督法:民主政治生长点》。
同《南方周末》的深度接触,是我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之后。2007年我们首次邀请南方周末记者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报道。我们还同意南方周末记者随团采访报道一个来访的外国议会代表团。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回忆起同《南方周末》的交往,是很愉快的。
吕日周
曾任长治市委书记、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三谢《南方周末》:一谢你们给读者提供了2000份(期)好的精神食粮,为了改革鼓与呼!二谢你们在我2000年到长治工作后,关注了我们的创新方法。三谢你们在我三年后的2月20日辞别长治时的报道,使我终身难忘人民的深情,觉得再努力,也欠人民的情。我不能安度晚年,学习在无权无钱无势后如何发挥有智有苦有舍优势,再做些事情。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许多往事飘零,因为白纸黑字,它留在了世界上——不仅有理有据,而且有棱有角。多年来,南方周末一直是我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因为正义感。
吴革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发起人
2005年-2019年,我作为中国影响性诉讼工作团队组织参与了15届“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2007年,《南方周末》成为该评选的媒体主办方。此后多年,《南方周末》始终支持年度“中国影响性诉讼”评选,相关报道收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认为“影响性诉讼”离不开媒体的力量,甚至也只有在网络时代,“影响性诉讼”才完全具备发生深刻影响的物理条件,但是在我心中,是每一位南周人的音容笑貌。影响性诉讼,是通过个案来激活写在纸上的法律。司法公正,是点亮人类前行的一盏灯。
李思德
湖北监利读者
蓝松涛
广东中山读者
当面聆听南方日报老社长范以锦说过,一代接一代的南周报人,都有那么一种情怀的。接着下来,猜想但凡南周的老读者,应该也是有一种情怀的人。阅读南周报纸三十有八了,不离不弃的相生相伴,胜似良师益友,时间长了自然地潜移默化了人生观。翻翻剪报簿,近十年仅就政务服务提升话题,即在南周投稿见报有二十多篇短评。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过往南周总说,在这里读懂中国。未来南周要说,在这里完美中国。缘于,南周报人的家国情怀,南周读者的家国情怀,我坚信我期盼!
孔泽仁
上海读者
2009年2月11日,南周25周年庆。之前的6期,南周每期有一个字,集齐了就是“中国梦践行者”。我用海报纸做了一个拼图,准备了一张贺卡,下班以后赶到当时还在黄浦区的南周上海记者站,和十几位读者、南周记者一起交流,当时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后来记者站搬到浦东张江去了,感觉活动少点了,希望疫情过后还能举行类似的读者交流活动。
何京岚
研究员,最新入职员工
有一种缘分,虽迟但到。2008年我从新闻学院毕业,几经过关斩将加入心仪的南方报社,那正是传媒行业的高光时刻,后来随着大批媒体人的转型,我也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媒体到企业工作。如今因为《南方周末》重回289大院,不禁想起了20年前第一次相见,我还是湖北某小城的一名高中生,一次课上语文老师有点激动地说,“中国有一份很牛的报纸,叫《南方周末》,你们应该读一读。”前几天,我经过同学辗转联系上那位老师,告诉他,我现在《南方周末》工作,这还是一份很牛的报纸,并邀请他加入“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