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O-HCM试验发布,HCM患者进行长程心电图监测或可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 EHRA 2023
近日,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拉巴斯大学医院的Juan Caro Codon博士在2023年欧洲心律协会年会(EHRA 2023)最新科学研究(Late Breaking Science,LBS)2专场中,公布了TEMPO-HCM试验的结果。研究显示,对非选择性、非高危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而言,进行30天长程心电图监测比标准24-48h心电图监测可检测到更多的心律失常发生。
高达20%的HCM患者会发生房颤,且卒中风险较高。因此,指南不建议此类患者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计算卒中风险,但建议所有诊断为房颤的HCM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此外,约20%-30%的HCM患者合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
NSVT可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其已被纳入决策算法,以评估患者是否需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治疗,如ESC指南推荐的HCM Risk-SCD算法。
目前,建议使用24-48h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检测HCM患者的房颤和NSVT发生情况。既往研究已证实,在隐匿性卒中或肺静脉隔离后患者中,进行扩展心电图监测可提高房颤的检出率。那么,在HCM患者中,扩展心电图监测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TEMPO-HCM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
检查了使用连续记录系统对HCM患者进行的延长心电图监测是否会发现与较短的测量相比明显更多的临床相关心律失常。
TEMPO-HCM前瞻性、观察性试验,在5家医院纳入了连续被诊断为HCM并有临床指征的患者。患者需进行常规动态心电图监测,以筛查房颤或心源性猝死风险。除外有HCM表型或植入ICD的患者。纳入患者使用专用设备进行为期30天的长程心电图监测。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最初24h和整个30天监测期间的临床相关心律失常检出率(房颤、房扑和NSVT)。
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岁,女性占22%。
与24h心电图监测相比,延长心电图监测出的临床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11% vs. 65%,p<0.001)。
30天长程心电图显示,大部分(62%)的患者患有NSVT,而最初24h心电图监测到的NSVT仅为8%。
与在24h-30天期间出现NSVT的患者相比,最初24h内出现NSVT的患者的心率更快(152次 vs. 174次,p=0.001)、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更长(8 vs. 14;p=0.029)和发生次数更频繁(2次 vs. 11次;p<0.001)。
Codon博士表示,在HCM患者中,检测到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在非选择性和非高危HCM患者中,检测到的NSVT患病率惊人的升高。大多数使用传统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研究显示的患病率为20%-30%。
在使用24h心电图监测数据时,HCM Risk-SCD模型计算出的中位5年SCD风险为1.74%,而使用长程心电图监测数据显示的中位5年SCD风险为2.92%,P<0.001。
长程心电图监测使22.2%的患者被重新分类为高风险患者,使13例患者(14.4%)考虑进行ICD治疗,7例患者(7.8%)应进行ICD治疗。
在长程心电图监测期间,应特别注意NSVT发作。如果某种风险因素在某一人群中非常普遍,则利用其可能无法充分区分心源性猝死的真实风险。由于大量患者会因为自己的设备监测到的异常结果进行咨询,因此这在可穿戴设备时代尤为重要。事实上,前24h的NSVT(常规心电图可检测到)可能更具侵袭性。
未来,对特定患者心律失常特征进行更完整的表型分析或有助于风险分层。扩展心电图监测可能有所帮助,但在进入临床实践前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房颤检测方面,延长心电图监测较24h心电图监测,额外检出4例患者,其中3例之前并未诊断为心律失常。
Caro博士表示,尽管这两个研究阶段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如果增大样本量,便可能会达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才是可以使房颤获益的诊断有益信号,该研究提示,开展房颤患者长程心电图监测的进一步监测是合理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