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爱喊累,你怎么说?
你的孩子常常因为念书对你喊累吗?这时候你会怎么回答他呢?
很多人会直觉回覆:“只有你累吗?”在韩国十分受欢迎的小学老师尹智映(不倒翁老师),在她的新书《妈妈的说话练习》,写了一篇文章。她提到:“不要对念书很累的孩子,说刚刚那样有比较意味的话。”以下是她的文章:
“你在家都做了什么?连毛巾都不洗吗?”
“我像是洗毛巾工人吗?那你又做了什么?”
丈夫质问我在家里都在做什么,我听了很难过,于是也冷言冷语的回应他。为了家人辛苦工作的丈夫,和在家中做家务、养育孩子、哄孩子睡觉的妈妈,两者的辛苦是无法放在一起衡量的,然而却用刺耳的话互相伤害着。
孩子也是这样的。负面的批评、比较、评价,涌向哭着说数学练习题好难、作文好难的孩子,刺耳又伤人。
让孩子气馁的负面评价
“才写完一张就喊累,到底有什么好累的?”(小看意义)
“才写了五分钟,怎么就喊累呢?”(责难)
“我看你是不会写才耍赖说很难。”(扭曲)
“这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抱怨什么啊?”(驳斥)
向遇到困难的孩子追问理由,以孩子有限的词汇能力一定很难解释。加上父母不把孩子的痛苦当一回事,甚至还认为孩子只是不想写、不会写,所以借题发挥,抱怨耍赖。
孩子被视为只会抱怨的孩子,在父母认为没什么难、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面前,感到气馁。
让孩子隐藏情感的指责
“整天玩都不会累,一念书就累!”(挖苦)
“我有叫你煮饭、打扫、洗衣服吗?你有什么好累的?”(斥责)
孩子渴望安慰却反而受到指责,等于是在伤口上撒盐。孩子会认为,自己把感觉说出来却被责备,那么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说出来好了,免得又被骂,就这样在父母面前也隐藏自己的情感,真是令人难过。
让孩子心灵受伤的比较
“非洲有多少孩子比你更辛苦,你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向下比较)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辛苦,爸爸赚钱很辛苦,妈妈照顾你也很辛苦。”(负面比较)
痛苦不该拿来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痛苦、辛苦的时候,这是无法比拟的,即使知道别人的辛苦,也不会减少自己的辛苦。
向下比较是假借安慰之名,看似教导,但实际上是责骂。但辛苦、疲惫是值得挨骂的事吗?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辛苦来压制孩子的辛苦,“不是只有你辛苦”这句话,即使是成年人听了也会受到伤害,更何况是孩子呢?在他们还未长大的心灵会留下多大的伤痕啊!
听到孩子们说觉得辛苦、觉得累,大人通常难以理解,才会抛出批评和比较的话语。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标准加诸在孩子身上,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或许就可以理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
即使真的很难产生“如果我是你也会觉得很累”的共鸣,但应该可以认同“站在你的立场来看可能会很累”,至少可以做到不要说“你有什么辛苦的”这种否定一切的话。当孩子向你吐露心声时,不要用判断、指责、比较让孩子哑口无言,先说句充满温情的话吧。
你可以这样说
“很辛苦吧。”(认同)
“你一定很累了。”(认同)
“看起来有点难。”(认同)
“这么多的确会觉得累。”(理解)
“辛苦你了。”(理解)
“很累吧?现在只剩最后一章了,要有始有终好好做到最后。累的话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听取意见)
“真是辛苦你了,先吃个点心休息一下再做吧。”(指示替代方案)
最好听听孩子的说法,了解孩子为什么觉得学习很累。透过对话找出客观的理由,帮助他自行寻找答案。如果是学习量太大可以协调,如果作业练习题难度太高,可以帮忙解答。重要的是父母必须倾听孩子觉得累的具体理由。
“你觉得哪个部分最累?是分量太多?还是太难?”(分辨原因)
“是全部都没办法,还是可以试一下?”(明确化)
“你觉得自己可以写多少?试着说出你可以自己完成的,其他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协商)
父母担心如果认同了孩子的辛苦困难,孩子会变得懦弱、担心会宠坏孩子、担心孩子会成为轻易放弃的人。这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辛苦的时候,如果有人可以认同、有人知道我的辛苦,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丈夫回家不是抱怨我没洗毛巾,而是说些慰劳的话会怎么样呢?
“因为洗完澡出来才发现没有毛巾了,所以有点不知所措。你辛苦一天也很累了吧?谢谢你,以后我会尽量帮忙的。”
辛苦得到认同,人并不会因此就变得懦弱、懒惰。如果觉得学习很难、很累的孩子,也能得到认同和安慰,反而会萌生今后要更加努力的欲望和决心,产生学习的自发性动机。父母的尊重是孩子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