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届年轻人最无法明说的隐痛,它排第一

这届年轻人最无法明说的隐痛,它排第一

健康

2013年以前,我的人生似乎都在顺利地向前推进着:

成了家,生了娃,事业有成,还在这座城市里扎下了根。

谁能想到,接下来竟全是厄运。

就在那一年,养我长大的姥姥姥爷相继去世。

接着,是妈妈患癌的噩耗。

往后的8年,我就像一个马拉松选手:

不停地在办公室、家和各个医院之间辗转、奔跑。

迟迟看不到终点。

疲惫和挫败感,就像缠在身上的幽灵,一点点地啃食着我。

一开始我还想试着扛一下。

后来发现,那些“忍”下来的痛苦,并没有消失,而是都被我不自知地宣泄到了孩子、爱人身上。

我才意识到,痛苦、创伤从不会自行消失。

只有直面它们,稳、准、狠地挖出心里的腐肉,才能真正地愈合。

如果你现在也在承受着压力,并且超出了精神与身体的负荷,那么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光亮与力量。




像前面提到的,我的痛苦是从9年前开始的。

突然又漫长。

那一年,养我长大的姥姥姥爷相继去世。

还没来得及从失去他们的痛苦中走出,妈妈又被确诊患了癌。

我至今仍记得,当那个可怕的名词从医生嘴里说出来时,整个人一下子瘫软的无力感。
 
而且,我爸爸早在19年前就中风偏瘫,身体行动不便。

陪妈妈治疗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我和姐姐身上。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斗”。
 
为了保证往后的生活质量,妈妈拒绝切除器官,选择了微创手术。

然而,术后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

药成了不能停的必需品,还要定期去做化疗。

可即便这样一直照顾着,妈妈的身体也没有恢复回来。

到后期,她连化疗都做不下去,后遗症也频频发作,身体没几天好受的。

我和姐姐经常轮流请假陪妈妈辗转多个医院,却始终没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妈妈承受着巨大的生理上的痛苦,我也陷入巨大的心理煎熬中。

不止一次,看到病床上做着治疗的妈妈,我都有想逃跑的冲动。

那几年,我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
 
一头,是人到中年,在社会、职场的挣扎;

一头,是父母无可挽回的衰老与病弱。

我有娃要带,有工作要做,已然忙得喘不过气。

可每每妈妈出现状况,我还得放下手上所有的活,投入到对她的看护中。

日积月累的疲劳中,我的身心逐渐被侵蚀。

无数个日日夜夜,我都感到暗无天日,这份痛苦好像看不到尽头。

早些时候,想哭还能哭出来。

后来眼泪都流完了,心里再堵,也哭不出来,排解不了。

我试过找朋友倾诉,哪怕我可以卸下一切防备,诉说痛苦,收获的也只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的安慰。

可这些安慰,对我没有实质的帮助。


再后来,这份痛苦开始“升级”为“利刃”,一刀刀刺向我的至亲。

儿子与老公,时常都要忍受我突然爆发的控诉与怒火。

疫情时期被迫居家,更是让我成了行走的弹药包,动不动就开火。

居家结束后,丈夫借着工作之由远离“战场”,儿子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我意识到,再这么硬扛下去,问题不但都没法解决,还会越来越糟。

抱着“试一试,也许有用呢”的心态,我预约了心理咨询。




我的咨询师是一个非常专业且温柔的人。

第一次咨询时,我跟她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痛苦:

想做个好女儿,可在日复一日的陪护中,我一边害怕着妈妈的离去,一边又多次产生逃避的冲动;


想做个好妈妈,可在重重压力下,我一边尽力分出精力来照顾儿子,一边又一次次因为他的小错误失智怒吼;


想做个好妻子,可在无力负荷的痛苦中,我一边感激他经济上给予的支撑,一边又愤怒他忙于工作对整个家的疏忽。

诉说完自己的痛苦与矛盾后,我问她,“妈妈都那么难受了,我还想逃;儿子和丈夫明明没错,我却把他们当成宣泄情绪的垃圾桶,我是不是很差劲?”

她摇了摇头,坚定地告诉我:“你不是差劲,你只是很需要帮助。病魔带来的伤害,不止折磨着病患,还会连看护者的身心一并吞并。”

这些话,就像暴雨冲击时递来的一把伞,把那些渗人的“雨点”都挡在了伞外。

我的痛苦,终于被人,完整地看见了。
 
像是终于找到一块救命的浮木,我前倾身子,急切地问她,“那我该怎么办?妈妈的病一直都没办法好全,如果痛苦始终没有终点,我该怎么办?”

她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没有给我回答。

而是问我,“你这段时间感觉自己怎么样?情绪和身体有什么不适吗?”
 
我愣了愣,说:“我不清楚,一直都感觉压力很大很焦虑吧。”

咨询师告诉我,作为妈妈的主要照料者之一,我同样要给自己足够的关心。

及时察觉自我情绪的变化和生理不适,我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以后的状况。

现在的我,在种种恐慌的掩盖下,分不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做什么、该怎么行动。

所以,她带着我一起去挖掘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

在她层层问题的引导下,我逐渐清晰地发现:自己最害怕的,是失去。
 
我已经失去了很爱的姥姥姥爷了,真的无法再承受失去妈妈的痛苦。

在看清了自己的恐惧后,我才有了真正行动起来的力量。


这次咨询过后,我不再“事来了再解决”,而是“主动出击”。

我跟老板请了一个月的陪护假,带着妈妈去医院,终于做了彻底的根除治疗。

手术结束后,也没有花钱找护工,完全由自己照顾。

很幸运,这次手术过后,妈妈的状况一点点变好,病情逐渐稳定,去医院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就像在咨询里探索过的,与其在这也想做好那也想做好,最后在恐慌、焦虑中寸步难行。

不如找到那个最重要的问题,直面并尽力解决它。

现在看来,正是这个决定,让我守住了妈妈。




那一次的咨询,在我迷茫的前路上,点亮了一盏灯。

我无法跟你描述它到底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力量。

但在那次之后,我回味了很久与咨询师的对话。

然后,在妈妈的事情告一段落后,继续约了她。

我太想跟她再往深里探索自己了。

继续咨询的过程中,她的真诚、无条件的信任与接纳打动了我。

我从一开始有所隐瞒的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内心的阴暗,到逐渐开始坦露并接纳全部的自己。

我们每次对话的议题也在逐渐深入。

咨询师奉行自然的原则,她不会刻意去触发一个话题,也不会回避。

每次的讨论,更多是以我为主导,而她则专注倾听、陪伴与支撑。

在倾听的时候,又像一张绵密的网,不落下我说过的任何一点碎片。
 
然后像神探夏洛克一样,将我忽略的细节拼凑、组合出来。

最终,陪着我一起找到藏在我身体里,影响着我行为处事的“幽灵”。

比如,她让我开始看清了,藏在我身上的“代际遗传”。

咨询的最初,我是跟她聊教育儿子的难题。

儿子3岁开始,就是我自己带的。

一开始母子关系还好。

后来他上小学后,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作业,我常常会因为这个对孩子吼。

特别是妈妈重病那段时间,我自知没有过多的精力注意他的学习,便会在能管的时候极其严厉,期望他能懂事点,不要再给我添堵。

但很显然,这样的方法,并不会让儿子变得更好,反而让他变得越发叛逆。

有一次,我们爆发了很大的冲突。

儿子在该做作业的时间还在看书,我喊了几遍都不应。

我急了,直接抢过书,一把把它扔到墙角,吼孩子:“说了几百遍,写作业!”
 
他恨恨地盯着我,握紧拳头,不说一句话。


理智回炉后,我无法面对儿子的眼神,也没有勇气道歉,转过头走了。

那天起,儿子做作业似乎自觉多了,但他,也不跟我说话了。

当时聊到这里时,咨询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闭上眼睛,再回想下这场跟儿子的冲突,脑海里还有没有什么画面?”

我闭上眼睛,细细回想,突然就出现了在我还是小女孩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我很喜欢扮演医生。

有一次摔了膝盖去熟悉的医生那里,打完针后,医生伯伯给了我一个针筒玩。

我带回家玩得忘乎所以,连饭都不记得吃。

气得我妈直接一把抢过去给摔碎了。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不敢在妈妈面前贪玩了。

这次与儿子冲突的我,像极了当年的妈妈。
 
不止是亲子关系。

“代际遗传”在我的亲密关系里,同样“如影随形”。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我开始观察父母亲的相处模式。

他们俩之间的沟通,常常都是互相责备,翻旧账。

我对丈夫,也是如此。

理智上知道他是工作太多,没有那么多经历顾及家里。

但情绪一上来,就会指责他根本不顾家里,把每一次他的“缺席”翻出来攻击。

万幸,现在的我看见了这个问题。

我还有机会,也还有时间去治愈它。尽可能地减少给孩子、给丈夫的伤害。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我一点点地愈合自己的创伤,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当一个人开始看见自己,重新与自己的身体和喜怒哀乐链接起来,有意识地分辨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变化也会随之发生:

我找到一次机会,跟儿子真诚地道歉,许下了我们的“承诺协议”。

儿子不仅真的变得懂事了起来,跟我的关系也有所亲近,成了“阳光小伙”。

我与老公的关系,也逐渐破冰。

我们约定好,遇到问题,我可以先私下给他发信息描述情况,然后在大家情绪稳定的时候,再推心置腹地讲道理。

这些改变,都是心理咨询带给我的。
 
我想,我与咨询师的故事,会一直存续。

在她那,我能长久地“解锁”本就存在于我身上,但我却不曾发觉、无法使用的力量。

如果你问我,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
 
我会告诉你:

它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度过人生困惑、卡点和低谷的一种方式。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也能把它纳入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的解决方法中。

因为,我扪心自问过:重回当初,我还会选择心理咨询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更早。
 
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也许还没有那么快走出来,可能还在超出负荷的精神、身体的双重压力下伤害自己、伤害至亲,把事情变得更糟。

那我宁愿,更快地走出来,过上现在的生活。

最后,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故事的你,都能在荆棘丛生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那抹光。

作者:来访者蝴蝶兰 
编辑:小西
图源:Unsplash

正如咨询师所说,很多时候,病魔带来的伤害,不止折磨着病患,还会连看护者的身心一并吞并。

你可能会在日积月累的疲惫中感到痛苦,也会对未来感到无望的悲观。

日复一日地看着亲人的生命以一种脆弱、痛苦的方式慢慢凋零,无异于在“凌迟”自己。

即使是最为坚强的人,恐怕也难以长期承受。

如果你也有长久地经受着亲人患病的迷茫失控与无助绝望,或也在承受着超出精神与身体负荷的压力。

那不妨试试,像蝴蝶兰一样,勇敢地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打开内心的黑匣子,驱散阴影,锻造出真实而灵活的强大力量,走上心灵的康庄大道。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下面这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咨询师——金俐延(金艳芬)


金俐延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指导师,拥有充分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且从业时长超过12年,积累个案时长7400小时+。

她擅长用经典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人本主义取向、认知行为疗法等进行咨询,以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心理情结所在,修通匮乏、创伤的部分。

擅长领域重大丧失/转变、家庭冲突、创伤修复及伴侣沟通等议题。如果你有这几个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找金老师聊聊。

为了鼓励求助意愿,金老师特意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让你的求助第一步,迈得更轻松一些。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00元。

点击即省300元
立即预约↓



如果,你也存在压力过大、抑郁焦虑、兴趣减退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老师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届年轻人的口味:越老越妙这届年轻人,躲不过被“割韭菜”的命?最容易被拉黑的聊天方式,它排第一中国人最不能失去的食物,它排第一伴侣之间必须坦诚的秘密,它排第一中国最被低估的蔬菜,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中国最快乐的省份,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妈妈偷走女儿大学录取通知书:家庭中最伤感情的行为,它排第一暑假伤娃视力的习惯,它排第一!真正有效的应对方法,很多妈妈都没试过中国早餐之王,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这届年轻人痛恨父母的原因,它排第一最容易让妈妈们抑郁的夸奖,它排第一最魔性的包子大省,它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第一次吃汉堡” 上热搜,揭开372万人点赞背后的隐痛最糟蹋乳房的习惯,它排第一!中招的妈妈太多了最让人讨厌的说话方式,它排第一外卖盒都不舍得扔,这届年轻人最烦断舍离养废孩子的最好方法,它排第一,看完我就慌了面对健康管理,这届年轻人有何解题思路?中国最该被封神的食物,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喜欢五月天的理由,它排第一这届年轻人,为什么都把刮刮乐当赌场?喜欢在乡下生活“颜宁之问”道出一代知识人的隐痛,她还是荒原上那只眼放绿光的独狼糕妈:二胎家庭利用率超高的大件,它排第一!孩子健康老人省心,每天省出2小时5077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黄广战役 9山东人最想骂“滚出去”的东西,它排第一《那就是我》这届年轻人的心灵按摩,刮彩票月潜,愿意聊聊吗?提前20年退休!裸辞回家做“全职儿女”,这届年轻人在打一种很新的工这届年轻人,在彩票站“回血”“嫌麻烦” 的北京人绝对不能交给孩子爸的事,它排第一!网友:看完爸爸们的表现只想哈哈哈哈哈哈哈被中国年轻人群嘲的“全网最土网红”,炸出了某个特殊群体的隐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